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新闻
>
国画
李洪海、马万国“昆仑颂”书画联展亮相燕京书画社
6月28日,燕京有约系列主题展之“昆仑颂•李洪海、马万国书画艺术邀请展”于燕京书画社美术馆盛大启幕。此次展览共展出李洪海、马万国的书画新作近60幅。围绕昆仑山的创作主题,两位艺术家分别以书法、绘画展现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苍劲有力的书法线条,厚重拙朴的笔墨渲染,将昆仑的雄浑气魄与文化内涵进行了神韵再现。本次展览由燕京书画社、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中国西部画院联合主办,山西华煤集团、牛栏山酒厂、山西阳泉山东商会、北京华利文化有限公司、雁栖桐里休闲度假山庄、陈今酒业(成都)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水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开幕式由
[详细+]
2025/06/29 11:10: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李宝林:大山大海的雄浑交响
大会师(国画) 276.5×470厘米 2008年 李宝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当代山水画大家中,李宝林无疑是卓有成就的一位。从学校到部队,再到中国画研究院;从人物画到山水画,他以坚韧的毅力,攀登一座又一座艺术的高山险峰,创作出浑厚壮伟的山水画卷。 李宝林1936年生于吉林省四平市。1958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直接受教于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萧淑芳等诸位画坛大家。这段受教育经历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毕业之后,他从北国辗转至南疆,开启了长达28年的军旅生涯,后又进入
[详细+]
2025/06/29 08:54:04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诗画同源 墨韵生香——品读王雪涛《诗意花卉册》三开
在中国文人画的传统中,诗画相生始终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命题。花卉也是写意花鸟画的主要题材。在创作中画者不仅以富有质感的笔墨描绘它们的姿态,更承载着文人的情感与诗意。雪涛先生的《诗意花卉册》便是这样一部将花卉与诗意完美融合的佳作。此册创作于1932年,正是他赓续文人画意趣的时期。这套册页恰如一方浓缩的文人精神园林,遂承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王雪涛绘画艺术的第一个高峰的余绪。册页共十六开,每帧皆现题跋与丹青的精妙互动,通过他与王梦白、齐白石师友间的翰墨酬答,尽显文人画含蓄隽永的雅致韵味,延续着诗书画“三绝”文脉。展现了民国时期文人画家在传统艺术与现代思潮
[详细+]
2025/06/29 08:47:36
来源:
美术报
编辑:
静愚
“戏墨人生”贺惊涛水墨作品展:传统与现代的绚丽交响
贺惊涛 作品 墨佛“戏墨人生”贺惊涛水墨作品展,6月21日在南京德兰大厦开幕。 贺惊涛,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幼承家学,受到父亲贺远征及诸名家指导,后师李津先生。现为北京美协会员,职业画家。 据画家、策展人相磊介绍,此次展览共展出贺惊涛精心创作的40幅水墨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巧妙地将戏曲、民间元素与现代绘画技巧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在他的笔下,戏曲人物仿佛穿越了时空,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现代感。观众在参观
[详细+]
2025/06/28 10:18:37
来源:
美术报
编辑:
静愚
于晓君丨游心之所——山水画的言外之意
写生·1 35cm×23cm║纸本设色║2025年 神之所畅,灵之所托,使作画者情感宣之,更使鉴者,心绪体之。使草木树石、溪水村舍这些纷繁的小物有情意生出,而脱离它们自身的概念。即言外之意,畅心之所在。 山水画在表现这一特质层面上达意颇深。中国传统上有“境生于象外”之说,无论是绘画、诗词、戏曲乃至人生处事都有此民族特色美学范畴之含盖。意境是玄机彰现深层次的表现,中国美学常以意境之有无作为艺术品成败、高低的衡量准绳。晚清王国维在托名“樊志厚”所写的《人间词话·序》中说“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
[详细+]
2025/06/27 08:42:57
来源:
网络
编辑:
静愚
惟有绿荷红菡萏——荷花文化漫谈
宋吴炳《出水芙蓉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谈文绎史】 自古以来,荷花因其美丽姿态和象征意义,深受人们喜爱。文人喜欢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风,老百姓爱其“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宗教中的荷花则凸显圣洁、清净的特征。 早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莲鹤方壶就融入荷花造型元素,壶盖由间距相同的荷瓣组成,双层花瓣由内往外延展,作开放之态。荷瓣造型被高度概括为几何形状,
[详细+]
2025/06/27 08:18:09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安玉民:美术创作中采风实践的多维建构与精神溯源
《彩云间》180cm×97cm 安玉民 作 在当代艺术生态中,采风写生已超越单纯的素材收集行为,演变为连接艺术本体与现实场域的重要桥梁。这一实践不仅承载着记录时代、反映生活的社会责任,更蕴含着艺术家对艺术本真性的永恒追寻。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采风实为艺术创作者对自然、社会、人文的深度解码过程;在美学维度上,则体现为艺术家通过身体在场与精神沉浸,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审美转化与艺术重构。 一、时空维度下的采风语境建构 采风时间的选择本质上
[详细+]
2025/06/25 08:43:47
来源:
扬州市美术家协会
编辑:
静愚
张正民水墨艺术丨构建了一个充满隐喻与张力的艺术世界
正在黄牛埔美术馆举办的《墨分九色——当代水墨九人展》,汇集了国内九位在当代水墨画界较有影响力的画家。刘庆和、张正民、吴非、杜小同、党震、朱小坤、王亚崴、王宏州和靳骐沣,分别任职于中央美院、南京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江苏省国画院、洛阳博物馆等单位,均在当代水墨画领域深耕多年,成就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源自传统水墨美学,既有对传统笔墨程式的突破,又有对东方哲学意蕴的延续。艺术家们通过实验性技法,将水墨从固有范式解放,以宣纸为媒介,书写全球化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个体感知。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之旅,更是一次文化思辨的邀请。黄牛埔美术馆以开
[详细+]
2025/06/25 08:39:46
来源:
黄江文联
编辑:
静愚
吴建军水墨山水画实践丨力图超越传统山水画的形式与图像
《春消息》 吴建军作品能够带来的思考首先来自“水墨”与“山水”两个概念。以吴建军的学习及创作经历,他最终选择以水墨宣纸为媒,做山水题材的创作,似乎就已经把自己及作品“框定”在了“水墨山水画”的范畴中,时人也都以“水墨山水”来界定和赏鉴其作品。 但是,吴建军及其水墨山水画更大的意义恰恰在于:他一边“框定”,一边“破除框定”;一边致力于发挥水、墨、山水这几个形式要素,一边重构传统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力图超越传统山水画的形式与图像,最终建构起一种既“莫可楷模”又“莫可记述”的当代水墨山水画图像样式。
[详细+]
2025/06/25 08:34:22
来源:
致公济南书画院
编辑:
静愚
胡硕堂|评论:三鱼三境: 庄子哲学的当代美学映照
秋水时至,鱼游从容。庄子以三鱼为镜,照见生命的三重玄机:濠梁之辩,涸辙之鲋,江湖相忘,阐释了庄子逍遥深层的心境。这三尾灵鱼,游弋于秋水长天之间,划出了中国哲学最美的生命弧线——从审美超越到现实智慧,最终抵达精神自由。 一、鱼水之喻:古典哲学的三种生命境界 庄子以三鱼为喻,构筑了中国哲学史上最为精妙的生命美学体系。濠梁观鱼,见“出游从容”之乐,实乃“心斋坐忘”之境;涸辙之鲋,显“相呴以湿”之困,却是“安时处顺”之智;江湖相忘,得“独游无待”之真,方为“逍遥游”之极。此三境层
[详细+]
2025/06/24 13:00:10
来源:
网络
编辑:
静愚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艺术新闻
/导航
全部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收藏资讯
拍卖新闻
教育出版
展会活动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