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新闻
代大权 | 溯源版画
金色的赛马场(版画) 31×54.8厘米 1981年 徐匡 中国美术馆藏 有版才成画,这是版画最简单的定义。版画借助物理与化学的作用形成表现特征,构成艺术语言。目前从材质属性或物理空间上,版画分为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综合版,从印制方式上分为凸版、凹版、平版、漏版与综合版。 版画通过艺术体现人性与物性的关系,达到相依互动、相辅相成的结果。版画的理念是通过痕迹、符号和节律的逻辑关联,达到艺术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创作诉求。版画家通过“版”这面物质之镜,反观和审视自我与他者,是以个性化的语言探索人性存在的艺
[详细+]
2025/09/01 09:05:0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透物见史:龙山玉器里的中华文明
静宁后柳沟村出土的玉璧和玉琮,出自《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玉成其美:龙山时代的用玉制度与工艺美学》(简称《玉成其美》)是近年来中国早期玉器研究领域的一部佳作。该书以考古学分期中的龙山时代为时空框架,通过考古学、历史学与工艺美学的三重维度,系统性构建了史前玉器从“器物本位”到“器物史料”的研究范式转型。全书以“用玉制度”为经,“工艺美学”为纬,让冷冰冰的出土玉器变成了“会说话的中华文明见证人”,在跨学科视野下完成了对龙山玉文化的全景式研究。 这本书最难得之处,在于它让陌生的玉器成为解读远古社会的密钥。
[详细+]
2025/09/01 09:03:26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海派山水画演绎现代精神
中国山水画自元代开始,创作者大多是以文人身份参与其间,表现方式从客观写真转为主观写意,画中的山水超越客观物象并借笔墨语言传达诗性意境及出世的理想,这样的追求成为山水画创作的主流。17世纪董其昌及追逐者完善、巩固、延续了文人画标准和正统地位,此状态一直至19世纪。董其昌倡导的南宗一脉的文人山水画,其绘画理念、风格、审美、笔墨经后世不断地演绎发展,皆成为海派山水画发端的重要源流。 海派绘画通常指晚清活动于上海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市民审美趣味的职业画家群体的中国画流派。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看,具体时间可大致分为:自开埠至1949年为老
[详细+]
2025/09/01 08:58:55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西泠之风从孤山吹到了广州
君子风骨 标领艺林 1904年,在水天含黛、古渡画桥的杭州西湖孤山一隅,丁仁、王禔、叶铭、吴隐等人有感于印学之不振,矢志存亡继绝,发起创立西泠印社。他们捐地出资,兴建楼阁,修启立约,擘画经营,极具心力,却都谦而不称社长。清隽沉潜的文人风骨,成就了“创社四君子”的美名。 1913年,西泠印社第一次社员大会公推海上金石书画巨擘吴昌硕为首任社长。一时间,天下印人云集景从,东瀛名家慕名前来,西泠印社的声名远播海内域外。在122年历程中,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 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七位艺坛泰斗
[详细+]
2025/09/01 08:54:4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以联铭人:郭沫若的《抗战人琴联》
抗战人琴联(行书) 1957年 郭沫若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结成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担负以文艺唤醒民众、实现民族救亡的历史使命。 1937年,郭沫若毅然回国,投身民族解放运动。在抗战期间,他担任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积极组织和领导抗战宣传,在武汉成立“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郭沫若曾说:“抗战建国,责在我辈。”充分体现了其在动员文艺界、凝聚宣传力量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盛家伦(191
[详细+]
2025/09/01 08:50:16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庾肩吾《书品》中的“天然”与“工夫”
庾肩吾的《书品》为后世搭建了系统论书的范本,使书法品评得以与《画品》《诗品》齐头并进,同时也为后世拈出了几对重要的审美范畴。 在庾肩吾《书品》之前,品评历代书家的书论有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王僧虔的《论书》、袁昂的《古今书评》、萧衍的《古今书人优劣评》等,这些品评往往是个人化、散论式的,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刘涛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提到:“南朝的批评家并不满足于单纯的评论,梁朝庾肩吾撰写了一部《书品》,借用选举制度的‘九品官人法’的方法来确定历代书家的等级,品藻人物的高下优劣。庾肩吾分品别流自有一定的标准,那就是‘天然’与‘工夫’的结合,尤以‘天然’为先。此前书法批评一类的著述,大多是散论式的点评,漫无系统,庾肩吾《书品》才是一部自成系统的批评著作。” ...
[详细+]
2025/09/01 08:48:2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我随潮流来—戴泽的跨世纪目光
颐和园后山的雪(油画) 36×49厘米 1979年 戴泽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戴泽是一位跨越时代的艺术家。他以扎实的写实功底、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兼容并蓄的艺术视野,在绘画领域耕耘80余载,既传承了欧洲古典绘画的精髓,又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其艺术实践不仅为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宝贵范式,更对美术教育、艺术史研究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桥梁。 作为徐悲鸿现实主义艺术观的传承者、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代表人物,戴泽的艺术生涯贯穿了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关键节点。近日,在深圳
[详细+]
2025/09/01 08:47:22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石朴“内观”的现代性启示
游太白山(国画) 40×28厘米 2015年 石朴 如何处理现代性的视觉“外观”与书画传统的“内观”,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书画艺术现代性特征探索的重要话题。近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石朴画展,让人们对这位深居简出的画家的艺术探索有了全新认识,而其山水画艺术成就也为中国画现代性转型提供了某种深刻借鉴。 石朴的艺术道路肇始于20世纪中叶,长期浸润中华医学的他从临习书画起步,游走于大山大川之间,让他对如何形成自然的笔墨产生了深刻感悟。这一自我临习和与自然相处的观照过程,使他与学院观看式的造型训练教育拉开了距离。从《
[详细+]
2025/09/01 08:45:56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莫朴:在现实主义中逐光前行
清算(油画) 90×116厘米 1948年 莫朴 中国美术馆藏 莫朴,1915年出生于江苏,祖籍南京,1996年因病逝于杭州,享年82岁。他的一生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虽然命运跌宕,却用朴实的艺术语言和朴素的教育思想,践行时代使命,传承文化薪火。作为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莫朴较好地衔接起国家美术在艺术叙事和美术教育等维度的新旧转换,在中国世纪历程的经纬中坚定地逐光前行。 2025年是莫朴诞辰110周年。近日,浙江美术馆举办“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通过
[详细+]
2025/09/01 08:44:38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用艺术谱写大地之歌——美丽中国建设的艺术实践
位于桐庐的第二届山水艺术季现场 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来,这一生态文明思想已融入生态保护、城乡发展、产业转型等多个维度,推动形成一条生机勃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艺术领域,一批坚持理想的艺术工作者践行这一思想,以艺术设计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创造性能量。 “大地之歌”系列展览即是对艺术助力城乡建设的系统呈现,自2022年“特写——美丽中国的一百个艺术实践”展览举办至今,该系列展览梳理出群体实践的叙
[详细+]
2025/09/01 08:43:1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上一页
1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艺术新闻
/导航
全部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收藏资讯
拍卖新闻
教育出版
展会活动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