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
艺术研究
关于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美学形式法则之探讨
胡琳: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寻求人—产品—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协调中把技术与艺术、科学与美学、实用与美观等诸方面有机统一于现代工业产品中,从而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设计创新性更具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形式美,形态要素,产品造型,美学法则 * * * 一件成功的工业产品,除必须符合“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外,还得有较好的宜人性和与使用环境的和谐性。现代产品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时,产品形态的创造不能只停留在物理体积和外观形态的创造上,还应使产品具有美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美是具体的,美的事物总是以千姿百态、形象迥异的具体形式表现出...
[详细+]
2009/08/24 11:16: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异质间性:当代设计审美价值透视
李平: 【内容提要】异质间性指系统中矛盾要素之间的互动与张力。异质间性的交融视域,构成了当代设计及其审美的核心价值,并折射出当代社会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理念和方法。从异质间性视角解析与透视审美价值,有助于把握人类造物、社会生活、审美文化等当代性特质。 【摘要题】应用美学 【英文摘要】Heterogeneous alienation refers to the interaction and tension between contradictory elements in a system. The blended vision field of the alienation constitutes the central value in the contemporary des...
[详细+]
2009/08/24 11:15: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试论极少主义园林
林磊: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现代主义园林中一个较有性格特点的流派——极少主义园林,它起源于对绘画和雕塑的理解,既客观又神秘,既现代又古典,既脱俗又谦逊,场面壮观,尺度宏伟,极具时代气息。同时它又以其表面的冷漠与刻板,走向了西方规则式园林的极端。 【关键词】极少主义/艺术/园林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西方现代主义园林的最后一个流派——极少主义园林时,常常会被它那忽而神秘、忽而壮观的外表所深深吸引。可以这样说,极少主义园林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尤其是美国)现代主义园林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现代主义园林的总结与发展。要想对国外的现代主义园林有个整体认识的话,首先可以从极少主义园林入手。 在整个西方世界的历史上,园林设计的...
[详细+]
2009/08/24 11:14: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园林,性与美学
方丈: 所有人的本能里面,都有对水草丰茂之景象的爱好。凡是有条件的人,比如历代皇帝,都选水草丰茂的地方居住。在北京就是沿着燕山脚下的流水居住,如北海和中南海,或上游的圆明园颐和园。共产党进城之后,也是一样。他们到了北京就选中了玉泉山和中南海。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也是一样。普鲁士国王的行宫,希特勒的别墅,如今的大财主的别墅。都建于柏林的万湖边上。那里的环境和气候,和中南北三海相似,只是更湿润温和。 因为全人类和动物都喜欢青山绿水花草树木,所以不论古今中外,所有人都喜欢在自己的庭院里面种植花草树木,有条件的还要挖池蓄水。就连沙漠地区的人民,也要在他们的院子里修建水池,种植丁香石榴。有水草树木的环境让人舒适,给人美感,我们可把这种美感,叫作“生存美感”,或“...
[详细+]
2009/08/24 11:13: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文心与禅心——中日古典园林审美意境之比较
刘婉华: 【内容提要】中日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审美意境既有相似性和继承性,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其审美意境分别体现为书香与禅意、乐感与物哀、中和与枯淡的不同特征。 【关键词】文心/禅心/古典园林/审美意境/比较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直是日本的主要文化外源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密切而频繁,延续了两千年。这使得中日两国的文化发展沿着极其相似的道路前进。中日文化的相似性、共通性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两国的古典园林也体现出相似性和继承性,日本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支。但是,日本园林并非中国园林的原型复制或机械再现,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此,虽然中日古典园林在园林历史、造园环境、园林类型、造园思想、造园手法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但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体现出各自的民族心理和...
[详细+]
2009/08/24 11:12: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浅论上海都市形象中的建筑审美
刘天华: 20世纪90年代是上海城市面貌发生剧烈变化的10年。上海变新,变高,变大,举世瞩目,其城市布局和功能定位已赶上或接近国际著名的特大型都市。21世纪已经来临,新世纪上海将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理论界在讨论都市形象与审美文化时,每每侧重于文化艺术方面,以及市民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培育上,对都市建筑形象的审美问题关注较少,认为这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们的事。笔者以为,这一看法是不全面的,新上海都市形象的建立和发展,是与建筑审美文化的提高分不开的。 一、建筑的文化内涵与都市形象 都市形象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都市形象往往是指城市面貌、广场花园、街景小巷等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可见形象,亦即是构成城市的建筑或构筑物组成的景观。广义的都市形象则...
[详细+]
2009/08/24 11:12: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蒂利希的神哲学与视觉艺术
提要: 蒂利希(Paul Tillich)是二十世纪神学家中将视觉艺术引入神学议题的第一人,他的许多哲学/神学基本范畴的形成均源自视觉艺术所提供的启发。本文试图将追溯视觉艺术对蒂利希思想形成的具体影响,梳理其视觉艺术分析诸范畴与其形而上学的逻辑关系,指出其中的对应和转化,在系统神学的框架中阐发蒂利希艺术风格类型理论背后的神学内涵,揭示他在艺术与神学之间逐步建立综合的三个递进层次,探究其艺术神学的若干重大理论缺陷及产生原因。 关键词:蒂利希 神哲学 美学 作者简介:沙湄 北京大学哲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博士生 蒂利希的神哲学与视觉艺术 引言: 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又译田立克,1886?...
[详细+]
2009/08/24 11:12: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
郝建 内容提要:“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在香港发展成熟。它是香港电影人对于世界电影语言系统和电影文化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形式体系,它提供给观众的是在道德教化以外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的形式展示中,各种导演的基调有较大差别,有的导演十分成功地在暴力美学的影片中展示温情的人道情感,有的则更钟情于血腥和黑色。这一电影形态在东西方之间的反馈、振荡式的发展、成熟给电影心理学、电影形式美学、电影社会学以及电影人类学提出了新的、颇为复杂的课题。暴力美学的创作和观赏显现的是人类共同的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暴力美学/原始意象/杂耍蒙太奇 一“暴力美学”的词语发生和文艺社会学问题 ...
[详细+]
2009/08/24 11:11: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
罗伯特·斯丹姆: 我希望在本文中对电影诞生百年以来的电影理论进行一次理性的综合性论述,这既是为了那些已经对此主题非常熟悉的人们,也是为了那些对此领域还不甚了解的人们。所 以,本书就像一种关于电影理论的“用户指南”。同时,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指南, 因为它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我的个人兴趣以及关注重心。但是,从个人的角度讲,我并不 特别偏袒自己建构的理论观念,因此,我希望对文章中所讨论的所有理论都保持某种“ 普遍的距离”(Ecumenical distance)。当然,我不想装出一副中立的姿态(显而易见地 ,我发现某些理论与我更加意气相投,而另一些理论则不,甚至相反),也不急于去为 自己的立场辩护,或者诋毁和自己意识形态相对立的理论。本书从头...
[详细+]
2009/08/24 11:10: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走近电影:后现代电影批评的几个关键词
黄文达: 【内容提要】桑塔格所提出的“反对阐释”和“新感受力”等概念与海德格尔关于“艺术”、“艺术的本质”的思考有内在的联系。他们所着眼的都是现象自身。对海德格尔来说,西方艺术本质的历史与真理本质的转换是相对应的,其获得的途径是从体验出发的;桑塔格认为,新感受力必须根植于人类历史上新出现的那些体验,以此同海德格尔关于从诗中寻找适宜于技术时代的人类的生存状态相呼应。在后现代所出现的新的文化形态面前,特别是今天面对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影现象,桑塔格开启了对后现代电影的新的进入方式。 【关键词】内容阐释/能指/新感受力 一 关于后现代电影批评所涉及的这几个关键词:内容...
[详细+]
2009/08/24 11:10: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4406.ST.NETOS.CN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