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也越来越明晰。工笔花鸟画临摹是所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的必修课,也是实施思政建设的优秀课程。
设定课程目标
基于审美典范性、文脉赓续性、技法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目前本课程的主要临习对象是宋代花鸟小品。对于一门专业课,最基本的要求是设定合适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并在执行上述目标的同时,实现润物无声的思政建设,达成育人目标。
首先,在知识目标上,需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宋代花鸟小品的典范作品和基本审美特征,并知晓工笔花鸟画的基本发展趋势。其次,在能力目标上,需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工笔花鸟画的造型规律、用笔用色特点等技法语言,构建链式工笔花鸟画知识体系。最后,在素质目标上,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对传统绘画的认知和文化自信,并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发展思维。
梳理课程内容
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进度设计皆有自身特点。笔者在进行课程进度设计时,要求三周教学期内完成三幅宋代花鸟小品的临摹。为此,笔者将48课时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用16课时进行理论学习并让学生绘制线稿(三幅同时进行,下不赘述),使学生了解宋代花鸟小品的基本创作原理、构图程式和绘画技巧。第二阶段用12课时讲解画材知识并染墨稿,使学生知晓笔墨性能,便于他们快速完成三幅作品的分染。第三阶段用12课时讲解色彩理论并进行设色训练,结合实物和标本讲解中国传统色彩理论,丰富学生色彩知识的同时,构建他们初步的物理至画理的表现意识,完成三幅作品的设色。第四阶段用8课时讲解并示范作品技法,最终完成作品。
作为典型的实践课程,三周的课时对于教学内容而言较为紧凑,笔者在反复探索后,将理论放在每天最后20分钟的原理探究授课环节,这样不仅易于学生理解吸收,还利于将思政内容融入具体的案例中。
设计思政元素
作为经典作品的临习课程,最合适的思政内容即是进行文化自信建设。在课程第一阶段,笔者会从宋代花鸟小品入手讲解宋代审美,通过互动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美学成就。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理论叙事,而是要有机地融入具体的课程内容,才可能完成潜移默化的育人目标。在课程第二阶段,学生会学习物象的显形塑造步骤,笔者会借助宋代花鸟画题材广泛的特点,与学生探讨“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真谛,鼓励他们热爱并深入生活,表现新时代美好。合格的本科人才需要涉及一定的科研态度与科研精神培养,便于他们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论。在课程的第三阶段,则借助宋代花鸟画“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特点,培养学生格物致知的科研态度。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的发展和文脉的赓续都是建立在创新之上,优秀的艺术家不仅要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还要进行正确的审美导向创新。在作品深入刻画阶段,会讲授宋代画家在保持作品遵循典雅的时代画风之外,仍拥有个人审美和诸多绘画技巧上的个性探索,由此与学生探讨绘画的时代性和个性问题,进而为后续的写生、创作课程做好铺垫。
完成思政建设
在课程的四个阶段,笔者通过合适的课程设计,分别将文化自信、热爱生活、科研态度、创新精神等四个具体的思政内容进行融入。实践证明,课程效果良好,在高质量的授课过程中较好地完成了课程的思政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美术学院校级教研项目“花鸟画教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路径研究”成果(编号:JY202318)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