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吴湖帆的湖与帆

        作者:陈新波2024-09-11 08:42:44 来源:大河美术报

            吴湖帆 《云表奇峰》

            “海上奇峰——吴湖帆诞辰130周年艺术展”近期正于中华艺术宫展出。今年是吴湖帆诞辰130周年,也是他迁居上海100周年。此次展览是中华艺术宫“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展的首展,也是近10年规模最大的吴湖帆作品展。

            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是晚清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吴大澂嗣孙。生于书香门第,他自幼便浸润在诗书画的海洋中,这为他日后在文人画领域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与溥儒并称“南吴北溥”,与赵叔孺、吴待秋、冯超然并称“海上四大家”,又或是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合称“三吴一冯”,都足见其传奇色彩。

            不知为何,光是从吴湖帆这一名字本身,就让我浮想联翩。从他早年“湖面清风、扬帆而行”的顺意,到晚年“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的失意,湖和帆,仿如一幅不断展开而变化的山水画卷。那湖面上的顺风与逆风,那帆来帆往的进与退,又何尝不是这位艺术家人生的映照呢?所幸,后来“孤帆一片日边来”,即便水过无痕,帆也没有了他的主人。

            吴湖帆的艺术人生,其实也可说做湖与帆的关系——谈论那片湖与帆就要轻松多了。从小受到家庭熏陶,他终成集画家、书法家、鉴藏家、词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大师,他在各个方面展现锋芒,于是湖是他,湖光山色;帆亦是他,千帆竞发。

            绘画,无疑是吴湖帆生命之湖中最重要的一帆。尤其是他开创的现代中国绘画古典与时尚相结合的崭新风貌,形成典型的雅俗共赏的海派新风格,这使他成为海上画坛当之无愧的一代领袖。他的画中,山水不再是简单的自然景象,亦不仅仅是笔墨与色彩的交织,更融入了其情感、思绪与哲思的意象世界,他以独特的文人气质与深厚的艺术造诣,照亮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又一片天空。

            这次展览全面呈现了吴湖帆早中晚期的绘画作品,从清“四王”入手临仿的作品,到以《云表奇峰》为转折点,融汇南北宗的画作均有展示,全面展示了他的绘画发展历程,体现了其在绘画方面的个性、思想与技法。

            《云表奇峰》是吴湖帆在上海创作的作品,也是其成名之作和个人风格转折的代表画作。20世纪初,吴湖帆正是从传统汲取创新的力量,摆脱了流派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的笔墨风格。

            名作《阿里山云海》便彰显着吴湖帆对于传统技法的精湛掌握与灵活运用,整幅画作气势雄浑,他将光影转换为笔墨,运用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营造出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阿里山云海的奇特景色中。《渔浦桃花》《石壁飞虹》《秋山晴霭》《群峰雪霁》等画作,无一不让观众沉浸到他笔下的超脱与宁静中去。

            荷花,是吴湖帆钟爱描绘的题材之一,其荷花粉笔带脂,自创新格,有“吴装荷花”的美誉。展览中的多幅荷花作品各具特色,既有略具抽象的没骨荷,亦有细巧工笔,无论哪种手法,荷花皆风姿绰约。其中创作于1964年病中的荷应该极少展出,大写意下的莲叶下,花之艳雅生动着实令人感触、感动。

            要说全场笔者最喜欢的作品,必须要提到《仿石涛苦呤入定图》。虽是仿石涛的画,但作品却不乏吴湖帆守正创新的理念展现。在颇具禅意的“苦吟入定”四字下,或许正承载着吴湖帆对中国传统文化连续性与创新性的具体思考。苦吟入定,寓意只有经历苦楚磨难,才得豁然开朗之境。吴湖帆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极大质疑与批判时,坚守文化根脉和中国传统绘画主体性,从而开辟了一条传统中国绘画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有效途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首次大规模呈现了吴湖帆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主题性作品,是其红色题材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现。尤其是《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用中国画的方式描绘了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云腾空而起的画面。吴湖帆在这幅画中采取竖长条构图,结合色彩和水墨相,创造了独特的写实表现方式,更展现了他作为文人贯彻的“学国画而欲做大画家者,必先爱吾家邦”的家国情怀。

            整个展览的展品80余件,汇聚中华艺术宫、上海中国画院、苏州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朵云轩的藏品及部分私人收藏,实属难得。就像策展中所说:这次展览集精品原作与学术文献于一体,全面呈现吴湖帆的成就,充分挖掘吴湖帆精神的当代价值,为公众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多元化的吴湖帆形象。

            我想,这也正是对吴湖帆“五光十色之湖、千帆竞发之势”最生动的诠释吧。 (转载自“瓷海新波”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18(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