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是储存墨汁的文房用品,一般由铜制成,内部装填丝绵,可以吸附多量的墨汁而不溢出。墨盒出现在清末,曾经风行一时,但随着铅笔、钢笔等硬笔的出现,很快淡出历史舞台。现在,它早已从一种大众使用的文具,转变为比较小众的收藏品了。
墨盒的出现是19世纪后半期技术发展的结果,当时市场上出现了使用方便的瓶装墨汁,用砚磨墨已无必要,再加上人们外出的机会增多,迫切需要一款便携的储墨和蘸墨、舔笔文具,墨盒便应运而生。据说,清代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阮元在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与新科举人同赴鹿鸣筵宴时,就携带着一枚以皇帝赏赐的旗匾银制作的圆形墨盒。
由于省去了磨墨之苦,而且方便携带,墨盒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清末民初,从刚入学的小学生到久负盛名的学者,每个人的案头几乎都有一方墨盒。
墨盒是当时学生的必备文具,有教材专门教学生如何使用墨盒。1934年出版的《复兴说话范本》初小第三册中,一篇课文《灌墨盒儿》写道:“我的墨盒儿太干了,我把它灌一灌。我把墨盒儿掀开,我用小刀儿把绵子掀起来。我把墨汁儿灌到墨盒儿里去。”课文还配了两幅插图。
人们日常办公、写作也离不开墨盒。鲁迅在短篇小说《弟兄》中写道:“月生也就不再去抢着办了。沛君便十分安心似的沉静地走到自己的桌前,看着呈文,一面伸手去揭开了绿锈斑斓的墨盒盖。”胡适在短篇小说《一个问题》中写道:“我有时做点文字卖给报馆,有时写到夜深才睡。她怕我身体过劳,每晚到了十二点钟,她把我的墨盒纸笔都收了去,吹灭了灯,不许我再写了。”
因为具有外观精美、价格适中、劝人向学等优点,墨盒还经常被当作奖品或者礼品。1929年的湖北全省秋季运动大会就特制大墨盒十方,作为优胜者的奖品;1947年出版的《普通新尺牍》介绍了如何书写各种信函,其中有《赠墨盒》一节,讲解了收到别人馈赠的墨盒后,应该如何写答谢函;当时的日记、新闻、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互赠墨盒的记录。
正因为应用面如此之广,商家也在墨盒的开发上动起了脑筋,墨盒的材质、形状等不断丰富。
材质上,墨盒一般为铜质,也有瓷质、银质甚至金质等。就铜质来说,又有白铜、黄铜、红铜之分。其中,以色泽典雅的红铜品质最佳、价格也最贵。高端的墨盒兼取白铜的坚硬和红铜的适墨,一得阁墨汁的创始人谢松岱曾说:“白铜面、红铜里,适用雅观,深合知圆行方、体用兼备之义。”市民百姓多选用价格低廉的黄铜墨盒,时盛麟在《民国故都剪影》中回忆:“白铜的我只在一户人家案头上见过,形制较大,外饰也漂亮……可能是价格较便宜,同学们用黄铜的最多,文具店货架上陈列的多半也是它。”
形状上,方形和圆形的墨盒最实用,也最常见。有商家为了美观和新奇,还制作了形状独特的墨盒:有蝉形的,双翅展开,取“一鸣惊人”之意;有葫芦形的,寓意“福禄双全”;有扇形的,整体呈三角状,边缘有圆润的弧状突起;有两个菱形相叠的,寓意“得胜”。此外还有心形、斧头形、八角形、椭圆形等,生活中的种种物件都可以抽象为墨盒的外形。
墨盒除了作为实用器外,还可加以雕琢,成为艺术品。铜墨盒的精美丝毫不输砚台。铜器雕刻称为刻铜,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技艺,春秋时就已出现,清末,它又被匠人应用于铜墨盒上。墨盒刻铜早期名匠有陈寅生,他秀才出身,会写会画,作品广受追捧,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写道:“陈寅生……以手镌铜墨盒著名于同光。凡入都门购文玩者,莫不以有寅生所刻为重。”后来又出现了张樾丞、张寿丞等工艺大师,还有齐白石、张大千等艺术家,他们传承阴文刻、阳文刻、双钩浅刻等造型手法,将墨盒雕刻艺术推向高峰。
墨盒的表面可以镌刻文字,少则数个,多则上百,多为激励墨盒主人发奋向上的词句;可以雕刻图案,以中国传统的松鹤、山水、钟鼎、人物故事等为主。书画结合,涌现出很多精品。
作为书写工具变革时期的过渡性产物,墨盒的存续时间不过百年。虽然它现在已无文具属性,但由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也被不少收藏家关注,如今,在博物馆和艺术品市场中还时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