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农牧民用绘画创造“指尖财富”

        作者:王慧2024-03-21 22:02: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画家村”村民们在野外写生     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乌兰布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这里的森林和草原有机结合,既有南方的优雅秀丽,又有北方的粗犷雄浑。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赤峰市开始探索打造城区美术馆与农村牧区的“飞地联姻”,将艺术创作“外挂”在农村牧区。结合景观多元、交通便利、人员集中等特点,赤峰市将乌兰布统苏木小红山子嘎查列为首批“画家村”,让文化赋能乡村,走上致富路。

          乌兰布统苏木小红山子嘎查的村民听说要建设“画家村”,都感到新奇不已。如何让农牧民变成画家?村民议论纷纷。“画家村”工作主要负责人经冠一告诉记者,“画家村”的创作主体是当地的农牧民,所以在建设初期面临农牧民存在畏惧心理、参与度不高等现实问题。为此,他们特意聘请3位以“短平快”画法创作著称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确保更易上手;精心设计授课环节,建立“画家村”微信群,用通俗的语言、耐心的鼓励引导、常态化的实时互动和答疑解惑,想方设法培养农牧民的自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专业画家的指导,村民拿起画笔,绘制出了他们心中的美丽蓝图,画出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兴旺蓬勃。一张张带有泥土芳香的油画作品诞生了。为了能让这些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增强农牧民绘画者的文化自信,克什克腾旗财政局拨付专项资金20余万元在小红山子嘎查建设展厅和“画家村”艺术长廊,为农牧民绘画者提供固定的学习、交流、宣传和展示阵地,让“画家村”真正成为艺术创作基地和艺术品交流基地。截至目前,“画家村”已累计开展了12期公益油画培训班,300余人次参与,并在当地建立了2个油画工作室。通过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的形式,更多村民开始接触绘画,已累计创作作品450余幅。

          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贾晗介绍,乌兰布统旅游有极强的季节性,冬春两季为旅游淡季,农牧民有充裕的时间搞艺术创作。“忙时拿锄头,闲时执画笔”,“画家村”让农牧民绘画者创造了“指尖上的财富”。目前,乌兰布统“画家村”已经形成了集“创、展、售”于一体的运营模式,破解了农闲时节“手上空、钱包瘪”的现实困境,同时通过邀请专家指导、组织公益培训、提供展览平台、搭建售卖渠道等,让文化作品真正转化为文化商品。

          为了助力“画家村”打响品牌,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累计组织开展了15场线上、线下写生作品展,对接画廊、书画经纪人,加大作品营销力度,邀请40余家企业、商会及1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作品品鉴会及交流研讨会。农牧民创作的300余幅油画作品现场售罄,并产生预定订单40余个,净收益15万元。同时,引导鼓励企业家和农牧民绘画者“搞帮扶、结对子”,让农牧民受益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文化。乌兰布统“画家村”成为一个艺术创作与农村牧区结合的范例,一个让“诗和远方”融合的地方,一个以文化艺术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的探索之举。

          如今,当地更多农牧民、返乡农民工吃上了“画家饭”,拓展了增收致富渠道。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了当地旅游文化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绘画爱好者到当地开展采风写生以及研学活动。“画家村”除了富民,还富了脑袋,通过艺术创作对村民产生了正向影响,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对当地移风易俗发挥了积极作用,凸显了“艺术介入乡村”的精神价值。

          乌兰布统“画家村”的成功实践,展现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巨大内生动力。接下来,赤峰市将借鉴乌兰布统“画家村”建设的经验,因地制宜在宁城县紫蒙湖启动“山水宁城”国画画家村建设。同时,进一步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围绕主体创新开拓思路,与文联等部门联合梯次打造书法家村、作家村、摄影家村等一系列有差异性的品牌特色文化村镇,开创更多文旅乡村样态,逐步呈现“村村出彩”的发展态势,“让绿生金,以景换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7(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