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李行:文心问禅

        作者:张志民2024-03-13 19:00:06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李行


          李行的水墨作品注重对物象的神似阐发,作品笔墨酣畅有致,意境清新隽永,形成优雅淡定,内敛从容的艺术风格。其作品透出简朴秀雅的艺术品质,来源于李行在写生中开启玄远幽冥的渠道,去除俗世的欲念和纠缠,于无心无念中呈现本真的想望,承载着自己的生命哲学与审美诉求。李行注重对文化意蕴的汲取,对无上境界的感知,对现实的不断超越,他关注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认识,摒斥感官世界中虚幻假,在全球艺术融通的当代社会,李行的花鸟画开启了中国花鸟画当代语境焠炼的个性化尝试和时代表达。



          宋人郭若虚说:“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自此,“画乃心印”成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共识。李行同样重视领悟和消化传统中经典文艺思想,继承古人自觉自信的文化品质,以及流淌在血液中的人格精神,他认为对古人文艺思想的学习与领悟的“第一口奶”异常重要,“取法乎上得之中,取法乎中得之下”,由此李行研学《论语》、《道德经》,他推崇来自故乡的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刘勰所云:“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李行推崇备至,奉为圭臬,他以文心转译成画理,以心承接与领悟“天人合一”,使心灵与天地相融,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之美,感怀于心,物象、心迹与人文素养碰撞产生意象、心象。在李行看来,单纯从作品的外在形式,以及技法技巧上加以揣摩、臆测,只能沦为随波逐流的画匠,惟有能经受孤独,独立思考的艺术家,才能以道悟艺,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天空。

          来自西方的当代艺术是以不断否定前行者的创新模式来加以推进的,而中国主流艺术仍主张在传承中加以继承发展。李行的绘画题材常常取材于折枝花鸟,撷取一枝梅、竹,或者描绘一条鱼,或者一块石头和几株兰花,勾勒出一个悠游自在、静谧和谐的空间,那里没有绷紧神经的生活节奏,也没有单调重复的日常细节,在李行的笔下,很容易让我们进入他营构的挣脱了物欲横流、超越了都市生活的一个空间,所有的绘画题材却是李行循着生命原来的面貌,顺着自己的觉知,沿着觉知与感受,从定义的惯性中解脱,在生活情境中寻找到的本然的生命。他常常在绘画中往内觉察,让人体会到一种宁静的力量在慢慢的扩展着,尝试着去掉所有的边界,没有观念、没有定义、没有区隔,回到这个最原初、最宽阔、最完美的一体意识,让生命也就顺着画笔自由流动,透过自己、透过画面完整的呈现物象的一角,在个体意识与全部意识的分离与融合中,他描绘花鸟鱼虫,让人完整地感受宁静与躁动、狂喜与冷漠-----,在繁琐与简单,疏离与回归中反反复复的游走着,李行的花鸟画题材更多呈现“天怀意境之合”,在静谧中所有的不确定似乎更接近那个真实,触动观者柔软的内心,唤醒记忆中曾经的温情与感动,他用绘画语言和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在重新诠释花鸟画在当代的呈现与拓展。



          李行的艺术创作在花鸟画与山水画之间切换,两种不同的题材同样注入他对艺术的深层思考。他的山水画作品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创作的激情,作品更趋融古化古之态,笔墨更加厚重沉稳,却流露出放逸浪漫的气质,李行的山水画与花鸟画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意蕴,他的早期为数不多的山水作品通幅崇山峻岭,颇类于北宋人设景,山水大气磅礴,意境深远,写大山之巅,岩峰高耸,峭壁如削,山势突兀,石质厚重坚实,以积墨为影调,强化质感和立体效果,尽量把山石表现得明暗强烈,表现厚重体积和分明层次,渲染粗犷质朴的空间距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龚贤积墨法的痕迹,多变的丘壑,顶峰上和山缝中间画了低矮的松树,尤其杂树穿插造型多用元人画法,其线细柔而内含,皴法皴中带擦,苍莽华滋,不失疏阔灵动,更能衬托出山峰的高大和险峻,既源于他的生活体验,也来自他对古人山水画图式的不断玩味、整合。画面下方的水的描绘流动洒脱,用笔随意,姿态奇特,飞流的泉溪作大块面的组合,使得本该繁稠的画面,狭小的天地出现满纸轻快之感,创造出构图繁而有序,多而不满的妙境,不落前人窠臼,别具苍劲质朴之趣,整体效果极佳。读者可远观、可近探,可栖息、可壮怀,于一纸山水中,感受天地悠远、生命渺小,以致物我两忘。松弛心灵的梦游,反衬出每个现代人内心深处挣脱束缚、挣脱庸常的渴望,李行所创造的的虚幻空间则是人类永恒向往的桃花源。

          李行的绘画似乎是在为他建造躲避俗世风浪的场域,在这所场域中,既容纳着诗意的梦幻,也蕴含有秋风的肃杀与澹泊。在他画的《心游》作品,整幅绘画是一条倒挂的鳜鱼,张着大嘴,好像散发着来自心灵深处的悲凉和惋惜,却让人感受到他们世事无常而徒生的感喟,这是一种毫无功利的真挚情感,他把特殊的人生过往、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所见所闻所感,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到了他的笔端、他对艺术的理解中,散发出动人的惆怅,与欲望无关。禅宗悟道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说,禅的传授不依托于文书经卷,而通过人人《心印》,彼此理解契合,传法授受。李行所描绘的鳜鱼并不囿于物象的实体存在,他借由物象来照见本心,于平凡处见不凡,可谓“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在人际关系被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当今社会,李行的花鸟画已经成为他心底的明镜,折射出他纯粹的美学追求和价值观念。



          在李行看来,美从来不曾脱离生活,而是与日常生活相连、与内心情感相连,从来没有一种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孤悬于生命欲求之外的美。他笔下的花鸟作品描绘的物象与物象之间,笔与笔之间、墨与墨之间、笔与墨之间也从来不是孤立的,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结,牵一发而动全身,他的作品呈现出的镜像都是他自己的的生命生发的更高秩序的一种展现。正如白居易所言:“前台花发后堂见,上界音声下界闻”。李行将有形有相与无色无形的叠加态,彼此互相推动、彼此相互纠缠,以此自然生发,他的画就是自己心性的外化和能量流动的迹态。

          李行在笔墨传统的法度中,寻找着个人感觉的自由与创造。他以书入画,深谙王羲之的《十七帖》笔法严谨、笔畅神融,结体稳健、笔断而意连,章法生动、疏密有致的特征,以及孙过庭豪放洒脱潇洒、别有韵致的书风,李行早前作品笔墨流畅有致,运笔节奏平稳,构图简朴严整,笔意天趣盎然,近年作品则汲取篆体、行草沉雄秀逸、纵横驰骋的潇洒,他的绘画作品线条富有骨力妙趣,线条浑厚老辣、力透纸背,并伴有枯笔飞白,笔势雄强苍健,内涵清馨隽永,富有阳刚大气之美,观者可从中领略到“写”意味十足,他会根据不同的物象和场景,根据彼时彼地的感受,变化着不同的笔墨情趣,有的寥寥数笔,枯润有度,若思绪入静,时空感觉消失,洁净而空灵;有的枝繁参差,乱中有序,绝无任何浮烟瘴墨之感,达到自然浑融,高雅疏朗的境界。



          李行潇洒苍劲的画面里,用墨用水则润湿氤氲,让我们明显感到了一种江南方气质,这得益于他在中国美院的学习,得到卢坤峰、田源等名家的亲炙,又负笈天津美院,深受霍春阳等名师指点,他的水墨一笔表现日月交辉,笔画中有浓有淡、有立有破、有始有终、有虚有实,具备动静相生、有无相继的特征,一笔圆相简之又简,细品来,却又蕴含的万古长空,禅意十足。

          无论外人対李行的笔墨如何服膺,李行内心却不假藉笔墨之功,他认定水墨艺术的自身“突围”早已不在笔端之下,他在宣纸上按动水和墨的瞬间,没有主观地想成形迹,而是在无形的运作当中,心与天合,迹与心合,他的花鸟作品真正发自于本真的心源,运笔之前,他的内心并没有定形的某种意念,在冥思之后的突破画之界限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他画的每幅作品背后都隐含自我,成为一种道法自然的当代创新方式,让李行的水墨绘画有了当下的探索意义。



          艺术史的发展逻辑,就是突破再复归,再突破再复归,特别是花鸟画这种始终需要报本返始的本土艺术更是如此。李行的绘画是极度忠实于内心、接近生理性表达的行为,发乎自然、不事矫饰,在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面前,李行不断地思索水墨艺术的本质语言,通过笔墨实现人与物质世界在精神层面的融合,反映时代的变迁,他以艺术的形式总结人生、实现价值、打通修炼的法门,以中和之气、士子之风来参禅悟道。如果我们对李行的花鸟画作思考,需要拓展到更广阔的艺术文化范围,梳理他对传统的传承与构建当代文脉的推动,我想更应该放到文化全球化的当代语境,在中西文化和新的文化的断层上关照李行的绘画,考察其绘画图式演变背后的文化动因,会清晰地感知李行的绘画以一法摄万法,而法无定法,既然随立随破、随破随立,不执着于内容或形式,却从未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感,他所描绘的都是他自己真正的悟境中的物象,“法”的彻底内在化,得益于彻底摒弃内心的欲望,用心承接自然创造力 ,这与他内心深处深切的大任意识、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李行所抒发的情感绝非小情小调,而是与民族传统文化所息息相关的一种情怀和品格,在传统的重量和自己对新意的追求间找到一种方式,对抗着当下的喧嚣与浮躁。





          【作者张志民先生艺术简介】

          张志民,号张大石头,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山东省政协第十一届常委、省政协教科文卫体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志民工作室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画院艺术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行先生艺术简介】

          李行,又名李刚,号复观。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县。1993年毕业于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同年6月份工作于山东临沂画院。2001年担任临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32(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