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

        作者:田静2024-03-07 07:42: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

          学校美育是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教育发展整体质量,对青少年学生正确树立审美观念、提升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镌刻着独特的审美模式、彰显出民族的美学追求,是新时代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文化沃土。以美育教育为载体,拓宽非遗传承的有效渠道,不仅为非遗传承活化增添内生动力,也能持续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对此,我认为需要将非遗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

          明确教学任务。学校教学要充分落实国家要求,在不折不扣推进美育教育的基础上,将非遗纳入学校美育教学任务,并由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把非遗明确为重要的美育教育内容。

          完善课程设置。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研究,做好相关课程设计、设置。一是在中小学固定设置非遗相关课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由相关部门制订课程的实施标准,并以相关非遗项目及其保护传承为重点统一编写教材。二是各地区应结合当地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充分挖掘本土教学阵地,吸纳社会资源,开设校地课程或特色课程,丰富美育教育资源。

          加强活动开展。非遗教学更应强调实践教学和活动开展,要加强非遗与思想品德教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贯通教学,通过大力开展非遗通识教育、手工体验、文化鉴赏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与审美素养。

          形成教学合力。要进一步发挥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在“非遗进校园”中的作用,把参与青少年学生非遗教学作为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与当地非遗传习中心、非遗工坊等开展联合教学,为非遗融入美育、德育体系形成教学合力,推进非遗课程在学校的普及和持续发展。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89(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