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持续推进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

        作者:李百灵2023-12-17 08:03: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三边的冬学(版画) 13.8×21.2厘米 1945年 王流秋 中国美术馆藏

          百日前,“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在成都启幕。本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持续推进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发挥美术理论及美术评论在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方面的作用,提升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研究水平,强化当代美术理论建设及对艺术创作的推动与指导,挖掘和培养美术理论、美术评论人才。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自2018年起已陆续举办五届。此次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协、画院以及全国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构建”“‘一带一路’主题美术研究”“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专家学者们通过主题演讲、专题研讨的形式,全面展现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美术理论要有新思维、新定位。美术理论工作者要争取新作为、新成果。为此,范迪安对美术理论工作者提出: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要努力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三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美术理论的话语体系。“我们要自觉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扎根中国大地,把握时代脉络,通感人民之心,让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建设相向并茂,为中国美术走向高峰作出更大贡献。”范迪安说。

          第14届全国美展是与会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美展,是我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目前许多优秀艺术家都在全力准备参加全国美展的精品之作。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以全国美展的部分参展作品为例表示,在新时代美术创作中值得反思“景观化”等现象。“对日常生活景观化,抽掉了思想人文内涵,不追求象征价值也缺乏价值判断,景观的在场遮蔽了情感的真诚性,令画面成为廉价的视觉消费品。”

          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有情怀的高质量作品?黄宗贤表示:“经典作品,总是蕴含着对生命价值与尊严的呵护,对人生悲苦与人生意义的表现,对人生理想与韧性光芒的讴歌,对诗意栖居人生境界的追求。”黄宗贤说,“以人为本是中国新时代艺术,也是人类一切伟大经典艺术的内在魅力。”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坤在题为《主题性创作的理解与实践》的发言中表示,从文化理念到思想情怀,再到语言本体,艺术绝非单纯的图示翻新,每一种视觉样式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表现出其情感体验、精神诉求和时代特征。“我通过《歌乐春晖》的创作深刻体会到,艺术与历史、现实文化和社会的内在联系,艺术创作的探索需要在时代生活中不断寻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庞茂琨说。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陈明在《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叙事模式与表现路径》的主旨发言中表示,在新媒体技术影响愈加明显的背景之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不得不对图式、语言乃至观念进行更新,以适应多元化语境下图像叙事手段的不断发展。在面对新媒体裹挟而来的视觉冲击时,一成不变的图像叙事方法显然落了下风,甚至被看作保守和贫乏的象征。然而,美术创作的图像叙事从来就不依靠图像的复制与再现,而是与精神形象紧密关联在一起。所以说,在新媒体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令人担忧的是一成不变的表现方法和面貌,而不是主题性美术创作本身。

          共建“一带一路”承载着各国人民对共同发展的追求,也为美术创作研究开掘新空间。近年来,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各文化机构纷纷启动美术创作项目,引领艺术家们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一带一路”的美术作品。如中国国家画院启动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广西文联、广西美协等启动的“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工程,西安中国画院的“古城菁英·长安新颜”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等,这些工程既生动展现“一带一路”建设图景、诠释丝路精神,也将中国美术置于国际视野之中,促进中外美术工作者交流互鉴,丰富“一带一路”主题美术研究内涵。

          与此同时,美术理论家的相关研究日渐丰硕,此次论坛上,“‘一带一路’主题美术研究”也成为主题之一。如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黄河清的《试论中国宋元绘画影响13-14世纪的意大利绘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鹏的《“一带一路”视野中多元共生美术交融与创作的逻辑探析——以洪水泉清真寺的美术资源为考察个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编审蒋文博的《“一带一路”主体美术创作的视觉性建构》,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凡的《16-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中国瓷器纹饰对墨西哥的影响》,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湸的《“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的学术理路与艺术特征——当代中国画海外传播研究》等主旨发言,以多元的视角、深入的思考,为“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望“一带一路”美术创作的下一个十年,张湸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走出去。“艺术家要力求让每一张主题美术创作的作品都饱含着强烈个性,又集体蕴含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表现出对西方文明的尊重与欣赏。还要以不同形式让欧洲友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绘画的多样性,进而展示特有的、双向的视觉文化价值。”

          艺术的地域性在地性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巴蜀地区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非常独特的地位,从中唐到五代,曾经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阵地之一。特别是20世纪中国艺术的许多精彩篇章都是在这块土地上演绎的。

          在此次论坛的“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上,七位专家的发言关涉到从历史传统到当下、20世纪巴蜀现象、从创作实践到当下艺术展览机制等诸多话题,勾画出更加立体的四川美术景观。论坛期间,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名家画四川作品展,也在成都广汇美术馆同步展出。本次展览汇聚了郭汝愚、秦天柱、李兵、梁时民、姚叶红、陈志才等一批国内知名美术家描绘四川、成都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城市发展的优秀美术作品,展示了四川、成都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表示,成都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明珠,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古往今来众多美术家来到这里,深受当地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催生出艺术创作发展的重要变化,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极其深远的影响。“入蜀方知画意浓”,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界、中国美术史的独特文化现象。同样也希望理论家到四川来,在这里进行学术争鸣、高端对话,探讨美术思潮、碰撞学术观点、启迪艺术思想,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话语体系作出贡献。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90(s)   1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