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研学大“美”,方能真得心源

        作者:屈菡2023-09-10 08:26: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研学如今成为一种青少年新的学习方式,背起行囊、走出教室,在广阔的天地间探索真知,无疑有利于孩子们开阔视野、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古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开放式的游学其实在古代早已有之,无论是战国时期“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的春申君,还是两汉时期游历天下、考察访古的司马迁,均是在实地考察、拜师访友中获得真知。

          美术创作更是注重游历山川、亲临湖海的过程。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就是美术创作需要向自然万物学习,化为自己内心的感悟,进而转化为创作的情思和构设。著名画家黄宾虹在一生中,曾九上黄山、五临华山、四访岱岳,还广游武夷、罗浮、桂林、衡山、峨眉,以及香港九龙等地。他游览大好山川,观察和理解并掌握客观自然的内在规律,也将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铭记于心,从中证悟了变法之理。

          当然,今天的研学游与古时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情况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通过旅行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引导他们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主动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与古人游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正因为如此,研学游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研学市场近年来不断升温。不难发现,各机构开设的美术研学课程五花八门,参观美术馆、体验陶瓷技艺、古城写生……孩子们有所收获,倒也乐在其中。但是有些研学机构由于缺乏专业性,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欠缺,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有的机构对于美术研学旅行的学习目标、课程设计、操作方式等缺乏系统性思考,没有形成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活动实施中存在很多被动性和随意性。孩子们被带进美术馆和博物馆后,仅仅是自由看展,没有前期的铺垫和展览讲解,很多孩子匆匆看过后就坐在台阶上聊天、看手机。这样一来,研学旅行变成了浅尝辄止的观光游览。而有的研学机构在制定活动计划时往往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较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所在,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是被动地听讲、记录,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游而不学”或“学而不游”都体现不出研学旅行课程的真正意义。

          不同于书本知识的传授,研学旅行更多聚焦自然教育、生活教育、休闲教育、志向情趣教育,因此,研学旅行活动更应关注过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从这方面看,美术研学是一种非常适宜的途径。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可以让青少年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首先,通过美术研学可以探索自然与生命的意义。大自然是没有围墙的美学课堂,山石河川、四季草植、飞鸟鱼虫都充满着生命的魅力,绘就自然之美不仅可以提升笔法,还能树立对自然界的整体观念以及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是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前提。

          其次,从艺术中读懂社会和人生。好的美术作品不是线面和色彩的机械堆砌,而是作者灵性的表达,其中包含着人生经历、心情沉浮以及抱负志向。在盛名与风格之下潜藏着跌宕起伏的命运与生活。中国美术馆曾将八大山人与石涛的作品同期展出。两人同为明末清初的大家,在作品中却风格迥异,八大山人的高度简略、清空潇洒、孤傲落寞与石涛的密密麻麻、酣畅淋漓、苍劲恣肆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都在利用传统艺术形式,面向自然、面对人生,表达真情感受,只不过心境不同,画面也相异。帮孩子们了解这些,也许对于提升美术技巧没有直接帮助,但却可以丰富他们的内心,帮他们触摸到更真实的生活。

          美术研学的目的是让青少年获得对美的认知,其中更多是帮助孩子在活动中丰富内心感悟,健全人格,增进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相信心中有大美,下笔才有神。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2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