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美术类研学如何叫好又叫座

        作者:邱武霞2023-09-10 08:24: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年热度持续攀升的研学旅行,在暑期迎来旺季。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实践能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获得技能。其中,美术类研学旅行更是受到学校、家长的追捧和青睐。细观今年市面上的研学旅行,较多地加入了写生、绘画、剪纸、服装设计、非遗工艺等美术类项目,且评价较高。那么,美术类研学何以受到学校、家长的青睐?美术馆、国家画院等专业美术机构如何开发研学课程?美术类研学市场出现哪些新的特点?

          彰显专业优势,博物馆、美术馆研学火爆

          与传统的夏令营活动不同,博物馆、美术馆研学是“文化+教育+旅游”跨界融合的产物,博物馆、美术馆研学课程,在“双减”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成为研学细分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自行完成服装设计图、学习不同扎染方法、变换裁剪、户外植物拓染、T台走秀展示……7月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首次推出的多彩非遗织染绣暑期研学活动上,青少年将5天的学习领悟汇聚在最后的作品中,向观众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随后化身为时尚小达人,穿着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衣服,迈着青春活力的步伐闪亮登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非遗与时尚相结合的时装秀。

          据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社会服务部主任李妍介绍,该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设计出发点,融合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传统织染绣非遗技艺和当代设计方法。“我们活动设计的初衷就是让青少年在玩、画、染、做中深刻体悟非遗技艺的奥秘,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独立设计、展示原创作品。青少年在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创新思维能力,还培育了审美意识,深刻感受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发挥美术馆的审美教育资源和高端导师团队优势,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有所得,在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获得成长。借由此次暑期研学,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自我创作、展示的平台。”李妍说。

          “自从参加了非遗织染绣的研学课,孩子每天回来都充满了精气神,还说在第一天就交到了好朋友呢。她学了时装设计,设计出自己喜爱的节气款式,还深入了解了植物染料,并且反过来考我,问我都有什么植物可以做染料、各种颜色的染布都是用什么植物染的、各种染布展现的颜色层次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效果等等。课程安排得也非常合理,前三天的理论和实践课已深入孩子们的心,第四天的农场放飞,孩子们的开心指数翻倍!简直是寓教于乐的典范。到了第5天,孩子们4天积累的劳动成果一朝呈现,自信感和舞台表现欲得到了充分释放。”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由衷赞叹。

          这个夏天,以“文明的传承:以启山林——百年巨匠艺术大展”为依托,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面向全国的儿童、青少年以及家庭开展的沉浸式艺术研学系列活动受到学生欢迎。集合馆内最优质的艺术与公共资源设立了儿童青少年公共艺术工作坊、儿童青少年四日艺术创作营,以及作品展览等多个丰富多彩且质量上乘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导师带领孩子们在百年巨匠的杰作中穿梭与遨游,与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李苦禅、李可染等艺术巨匠的真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话,孩子们不时地表现出对于大师艺术风骨和精湛绘画技艺的赞叹,同时也踊跃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见解与解读。在书法创作时,由于很多小朋友都有书法书写的经验,很快就进入到了创作的状态。成果展示的时候也都是信心满满,“长大了我也要成为一名画家”这句话从很多学生口中说出。

          研有所学、行有所获是关键

          研学市场的爆火之中也存在行业乱象,对此我们需要回归研学游的本质,研学游是以“研”为基础、“学”为目的、“游”为载体、产业化为支撑的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方式。

          “单纯的‘打卡’旅行已经不是我想要的,还是想要孩子从旅途中有所收获,博物馆、美术馆里的研学课程是我今年的偏爱,我认为这类研学产品更具有专业性、审美性和权威性。”“希望通过研学能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最好是学会一项技能或者为孩子已有的技能提供展示平台。”“希望孩子走出去,认识更多的人,扩大朋友圈。”“希望带队老师是专业的、有资格证书的、权威的。”家长们的感想和期望道破如今研学市场的趋势:只游不学的观光休闲研学已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专业性内容的研发才是未来研学课程“卷”出新赛道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天,美术院校不再是以“被参观”的形象出现,而是自行开发研学课程,主动参加到研学市场。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夏季学院之“科艺探索 汲古润今”艺术研学营在8月开营。

          “如果外星人来袭击地球,他们要摧毁什么样的建筑?”不同于平日里给大学生上课,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教师李焱首先从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开始给同学们开展建筑讲座,讲台下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一下子,大家没有了拘束,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同学们和李焱一起,从古埃及的金字塔聊到了多伦多的梦露大厦,从圣彼得大教堂聊到了正在其中上课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读懂了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与建筑师们进行跨时空对话。在接下来的2天2晚研学营生活中,同学们除了参观各大博物馆,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在老师的带领下,建筑测绘实践,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专业建筑图纸;上纸、润湿、锤拓、上墨……学生体验了非遗瓦当传拓。在“召唤AI小精灵——类全息投影的魔法”模块的学习中,同学们从了解类全息投影到借助AI人工智能制作人物动画,体验了全新的艺术创作方式。互动性之高,体验感之强,活动之丰富,讲解之专业,都是此类研学活动受欢迎的法宝。

          “研学+写生”,让行走的课堂更精彩

          事实上,暑期研学并不是中小学生的“专利”,随着研学市场的扩大化,不少成人也加入到研学队伍中,在美术领域表现为专门美术机构提供的边游边学的写生活动。

          今年初夏,由中国国家画院、金堂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奋进新时代 丹青绘振兴——中国国家画院走进金堂采风写生行”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举行。来自中国国家画院和全国各地的30余名艺术家、金堂本地艺术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加了此次采风活动。艺术家们在金堂访古问今,采风作画。参与活动的张立表示:“第一次来金堂,有幸参加中国国家画院走进金堂采风活动,参观了各大景点,几天时间,对金堂厚重的历史人文、自然山水、风土人情有了深入的了解。置身这块热土,和众多师友一起采风写生、交流,向他们学习到许多,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感谢中国国家画院、金堂县政府以及为此次活动做了大量工作的老师和同志!”

          8月底,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走进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进行写生采风活动。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研究员、艺委会委员李晓柱开展了题为“心路历程”的高研班绘画书法讲座,之后采风团深入布楞沟流域苜叶村进行和美乡村、风景、人物采风写生活动。“正是东乡族人民热烈的文化氛围和强烈的交流愿望促成了此次项目,希望这次活动能加强与东乡族艺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给东乡族人民的艺术生活添砖加瓦。”李晓柱说。

          对大学生来说,暑期也是开展社会实践、参与各种写生研学活动的重要时机。7月,中国美术学院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师生与安徽省泾县籍美术专业大学生20人,共同参加当地开展的“漫步青弋江畔·探寻最美写生基地”户外写生研学活动,用画笔感受和描绘绿水青山之美;四川美术学院“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参与师生考察了上海市陆家嘴老旧社区,对在社区中进行艺术创作和研究有更直观、理性的认知;自7月上旬以来,西安美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结合学科专业特长,通过助农直播、文创设计等,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陕西省宝鸡市凤县黄牛铺镇,西美青年学生们运用自己的特长不仅为当地农产品设计包装,还为当地景区打造了以“绿皮火车”为主题的特色打卡点。就大学生而言,暑期研学更像是一次展现自己能力、发挥所学知识的舞台。

          出境研学升温,艺术交流展风采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持续复苏,暑期境外研学游也是一大热点,美术领域也不例外。小小年纪在国外办艺术展是怎么样的体验?在庆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由约旦哈希姆王国驻华大使馆、约旦旅游局和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银帝艺术馆共同组织的“探索约旦的艺术魅力——约旦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于7月8日正式开启。师生一行在卡塔尔国与约旦哈希姆王国展开了艺术研学画展交流之旅。在此期间,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师生绘画作品展在约旦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并与当地大学生一起交流。在画展交流活动中,约旦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穆罕默德·纳萨尔坦言自己被孩子们画作的真诚所感动,并肯定了来自中国青少年学生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与生动表现力,以及孩子们对约旦丰富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刻理解,院长不禁赞叹这些小使者的无限创造力和想象力。

          8月9日至23日,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博士生导师何加林,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尉晓榕领衔的“2023边游边学——跟着艺术名家走进西班牙采风写生”活动在西班牙举办。在为期15天的采风写生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艺术家、美院师生相聚西班牙,完成了一场跨越东西的文化之旅。别样的建筑,异域的风情民俗,使研学写生团灵感迸发,可谓是“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此次研学活动让写生团深入地了解了西班牙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领略了西班牙的风土人情,并在文化的交流互鉴和导师的悉心示范中增进了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与思考。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90(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