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光荣和高尚的视觉见证——中国美术馆藏作品中的劳动者形象

        作者:尼松义 通讯员 邵晓峰2020-05-13 07:01:00 来源:收藏快报

            (1/8)徐悲鸿《巴之贫妇》,1937年,102×62厘米,中国画,纸本,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2/8)力群《饮》,1941年,19.1×14.1厘米,版画,纸本,中国美术馆藏

            (3/8)王迎春、杨力舟《黄河在咆哮》,1979年,221×293.5厘米,中国画,纸本,中国美术馆藏

            (4/8)马常利《草原上》,1981年,油画,布面,中国美术馆藏

            (5/8)张得蒂《日日夜夜》,1984年,51×40×31.5厘米,雕塑,汉白玉,中国美术馆藏

            (6/8)刘开渠《农工之家》,1945年,150 ×333×40厘米,雕塑,铜,中国美术馆藏

            (7/8)吴为山《孔繁森》,2008年,210×90×70厘米,雕塑,铜,中国美术馆藏

            (8/8)齐白石《老农》,68×34.6厘米,中国画纸本,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国美术馆推出“大美劳动者——中国美术馆藏作品中的劳动者形象”线上展览,展现劳动者的时代风采,礼赞创造世界的历史动力。

          对人类而言,劳动最伟大、最光荣、最高尚。正是依靠劳动,人类一步步摆脱了蒙昧,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古以来,无论中外,各时代均诞生了以劳动者为表现题材的美术作品。

          20世纪20年代以来,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家大力倡导写实主义(现实主义)、关注社会、关心大众,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如见其名作油画《愚公移山》《徯我后》。徐悲鸿于抗战期间来到四川之后,有感于当时民生的艰难,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贫困劳动者形象,如其中国画《巴之贫妇》《巴人汲水》《洗衣妇》《船夫》等。这一时期,展现中国劳动人民的忍辱负重、不屈不挠成为美术作品的重要主题。

          以徐悲鸿《巴之贫妇》为例,画中的老妇头裹头巾,身体佝偻,衣衫破烂,背着竹篓,左手持棍,脸上露出孤苦无依的神情。徐悲鸿以严谨的造型、精到的笔墨将这位下层劳动者表现得十分到位。此画源自现实情景,1937年除夕,徐悲鸿在嘉陵江边发现一位饥寒交迫的老人,一时心绪难宁,回到住处后马上将她回忆并表现出来。此画上右上角还有徐悲鸿题跋:“丁丑除夕,为巴之贫妇写照。静文爱妻保存。”由此可见徐悲鸿对于这幅画的重视程度。

          李桦、古元、江丰、力群等为代表的新兴木刻艺术家在表现革命抗争与歌颂劳动创造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备受鲁迅、徐悲鸿等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创作出一大批杰出的版画作品,如力群版画《饮》。它是一幅刻画黄土高原农民的半身像,作于作者任教延安鲁艺不久。在这幅仅巴掌大的作品中,作者以顶天立地的构图、充满力度的刀法、严密交织的线条,充盈着阳光感、体积感的视觉手法,成功刻画出劳动者强壮坚定的身躯,与深厚的黄土高原浑然天成,也由此喻示豪迈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朴实的陕北人民融为一体的博大格局。

          早在2015年10月,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人民的形象——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展出了一些已成为艺术经典而深入人心的劳动者形象,为本次展览的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展览分为“淳朴的心灵图像”“同心的劳动号子”“美丽的大地风景”“英勇的抗疫战士”共四个篇章,呈现给观众、读者一个厚重、朴实、阳光的立体画面。

          这批展品的创作时期虽跨越90载,视角不同,手法各异,其中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审美取向、技艺特点、艺术境界却都生动地反映出美术家们内心深处对于劳动者的崇敬之情,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也为当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满怀信心地打好抗疫歼灭战,带来精神的力量。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86(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