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人民艺术家“老刘”走了

        作者:江凌 2019-07-16 00:03:23 来源:美术报

            (1/2)

            (2/2)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著名美术教育家,当代中国人物画大家,黄土画派创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顾问,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刘文西教授因病于7月7日在西安逝世,享年86岁。

          刘文西,1933年10月出生于浙江嵊州,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于上海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1991-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7年为第五套人民币创作毛泽东肖像,1998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被评为首批百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004年创设黄土画派,2004年至今任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60余年来,刘文西坚定不移地践行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植根黄土地,长期深入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了无数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同欢共乐》《祖孙四代》《知心话》《山姑娘》《黄土情》等。

          刘老与美术报的不解之缘

          多年来,刘文西对美术报的发展非常关心。

          2012年,刘文西当选为美术报年度人物,并赴兰州参加第五届美术报艺术节。当时的颁奖词,仍记忆犹新:2012年是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作为“黄土画派”的重要领军人物,刘文西50年情系黄土地,几近耄耋之年带领黄土画派画家群体,赴沂蒙山区,上青海牧区,边采风边创作,并成功举办“人民·人民——黄土画派作品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刘文西的身上,映射出老一辈中国画家执着于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忠诚。

          在开幕式上,他对美术报记者表示:“美术报年度人物是鼓励一年当中创作成绩比较突出、有所超越、有所表现的艺术家,且有群众参与投票,有群众基础。黄土画派也好,我个人也好,都要以毛主席延安《讲话》为指导,努力实践‘艺术为生活,艺术为百姓’。市场经济,艺术家也容易浮躁,更要沉下心来,抵制不良社会风气,踏踏实实搞创作。”

          2015年9月,美术报派员专程到西安拜访刘文西,朴素的家中,写生本堆成了小山,当时82岁的刘老精神矍铄,仍然坚持深入生活,外出写生,令人赞服。他对故乡江郎山的美景念念不忘,美术报便热情地向他发出了回故乡采风、来美术报做客的邀请。同年11月,刘文西欣然赴约,专程到访美术报,为广大读者题写了“要高原更求高峰”七个大字。因来时匆忙,未带印章,美术报记者、西泠印社社员蔡树农为刘老急就一方——“文西作客”金文印章。

          2017年10月15日,“刘文西百米长卷展”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首展。在接受美术报记者采访时,刘文西说:“为人民而创作就要逐年建立起与人民血肉相依的情感,逐年到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去激情创作,逐年不断地累积经验去提高创作。创作是艰辛的,当一个好的画家更是千辛万苦的,只有画家长期融入生活和人民相处以后,才能懂得为什么人画画、怎样画画。只有把生活和人民放在心里的画家才能画出人民欢迎的作品;只有为人民画出丰厚的优秀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欢迎。”

          同学挚友忆往昔

          在整理本期稿件时,透过同学挚友的讲述,抛开美术史上的那些评价,在那熟悉的布外套、旧军帽的身影之下,一位勤奋、简朴、有情谊的老人形象渐渐生动清晰。

          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庆明、吴山明的记忆里,刘文西是那个天天在美院草坪上画着速写、会亲切称呼“山明老弟”的学兄;在多年好友曹明华、张洋的描述里,刘老回延安时不肯接受宴请,只吃了一碗羊肉泡馍,来杭州千岛湖采风时,兴奋地拍完了七卷胶卷;在时任嵊州市美协主席宓风光眼中,刘老是位悉心勉励后学、丝毫不摆架子的可敬长辈……

          人民的艺术家,“老刘”一路走好!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9(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