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从深圳美术的窗口望过去

        作者:李亦奕2019-04-08 09:24: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金色家园·八景传奇(水墨岩彩) 2018年 海岩宿千

          1979年3月5日,深圳由宝安县撤县设市。40年光阴荏苒,在历史变革的大潮中,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深圳美术应运而生,产生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锐意创新的美术成果。那么,深圳美术的独特性究竟在哪里?深圳美术家又如何用美术作品讲述深圳故事、阐释深圳精神?

          3月29日,“打开的窗口是美丽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深圳建市4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占据中国美术馆一楼的5个展厅,分为“东方风来满眼春”“开窗放入大江来”“笔墨当随时代”“红豆生南国”4个篇章,汇聚来自150余位艺术家创作的172件精品力作,涵盖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装置、设计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了深圳建市4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美术成果,也是深圳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进京展览。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董小明表示,“把握时代脉搏,艺术锐意创新”是深圳美术40年发展的最大特点和成功之道,也是此次展览选择作品的主要标准和指导思想。

          紧随时代的精神气象

          步入展厅,层层叠叠扑面而来的簕杜鹃,跨越时空,将观众带入南海之滨风云激荡的40年。拉开改革序幕的蛇口开山炮、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建设、见证前海五年巨变的前海石……“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深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身处其中的艺术家。主题展“东方风来满眼春”展现的正是艺术家笔下的深圳故事,一幅幅都市景观的表象下,深入挖掘的是勇于开拓、永不止步的深圳精神。

          艺术家于长江、陈嵘、张跃历时3年多合作完成的108米长卷《画说深圳》是讲述深圳故事的代表作,本次展览展出了作品的部分草图。于长江谈到作品的创作缘起时感慨道:“我第一次到深圳,就被那里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感动了,在那里我听到了很多建设者的动人故事,是开拓者的精神鼓舞了这幅画的创作。”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梁宇创作的三联画《时代之歌——闯·创·窗》引得现场不少观众纷纷驻足,据介绍,艺术家从2017年就开始构思和勾画创作草图,最终选择表现深圳特区建设者这一群体。该作品将改革开放40年分为“闯”“创”“窗”3个时期,分别以红黄绿作为各个时期的主基调,每一幅画面中都有近20个典型人物,以浮雕式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走进藏品展“开窗放入大江来”展区,吴冠中、李可染、黄胄、陆俨少、华君武、关山月、谢稚柳等现当代名家作品迎面而来。据了解,这部分作品集合了深圳美术馆、深圳画院、关山月美术馆等深圳各大美术机构的重要藏品。“这些作品来自生活、来自人民,充满了时代气息。我看了很受感动,因为从中可以看到像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等老一辈艺术家对深圳艺术的关心和影响,还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献给了那个时代。”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从这些作品来看,深圳已经成谱系地收藏了新中国美术史上一些重要的中国画流派及其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体现出年轻的深圳超前的眼光和开阔的学术视野。

          海纳百川 守正创新

          从抽象到具象,从绘画到雕塑,从国内到海外,创新展“笔墨当随时代”无疑是本次展览中作品形式和风格最丰富的单元。其中包括在全国性重要美术展览和国外展览中的佳作,深圳画家率先提出和实践的当代中国美术革新课题“城市山水画”“都市水墨”的优秀作品,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下催生的水墨、版画、水彩、雕塑、油画。此外,跨界的、新媒体的优秀作品,大芬、观澜等地孕育的美术原创作品,近年涌现的青年美术家的佳作,平面设计艺术家的海报作品也在创新展中展出。

          此次展出了深圳画院副院长杨晓洋2018年创作的都市水墨作品《东方巨港——璀璨盐田》以及入选第12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建设中的春茧体育中心》,艺术家利用中国传统水墨、宣纸的黑白对比关系描绘出他眼中既概括又具象的都市夜景——单纯中隐含绚烂、绚丽复归于平淡,水与墨冲撞出淋漓的韵味,不仅强化了他对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和生活的感受,也使他笔下的都市形象洋溢着宏伟而神秘的色彩。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的主席陈湘波表示,“作为移民城市,深圳的美术家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带来不同的风格,使深圳美术更加多元、开放、包容和有活力。尤其是在新美术业态中,包括公共艺术、设计、综合材料、动漫等方面,深圳均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深圳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陈湘波此次参展的作品有3幅,其中《工业时代·网》通过电线杆与传统笔墨的融合表现深圳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文明遗迹;2001年创作的工笔画《春风拂羽》一扫传统花鸟画闲适之美而体现出意气风发的精神气象;2017年为“一带一路”倡议创作的《中华海神妈祖像》,则是通过传统的白描形式描绘妈祖的形象,以此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转化和运用。

          出生于长春、现为深圳画院专职画家的海岩宿千对深圳美术创作多元发展的环境和格局也感受颇深。他表示:“不受某个主体画风约束是深圳美术的一大特色。”此次他参展的作品《金色家园·八景传奇》是通过水墨岩彩的层层叠加来表达现代都市人的情怀和灵魂。画面中的天然矿物色都是艺术家自行研制调配的,虽然作品的形式植根于传统中国画,但在材质上则更具当代性,也更有都市特色。

          综合生态前景可期

          展览的第四部分“红豆生南国”以文献形式展出。深圳重大美术事件及美术场馆建设的相关文献、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重要艺术家与深圳艺术机构的书信往来……这些充满了历史温度的文献和信札是首次进京展出,观众从中既可以看到深圳美术事业创新发展的足迹,也可以看到美术精英与深圳的书画情缘。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深圳美术”这个概念不仅是美术家的创作,也包括在深圳形成的综合性的美术生态,深圳的博物馆、美术馆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多种主题的双年展和各种专题展常年不断举办,面向市民的艺术活动和社区的美术文化活动十分踊跃,从公益机构到民间的艺术收藏积累也很丰富,这些都构成了一种立体式的推动艺术创新和服务人民的综合生态前景。“这一点不仅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十分典型的。”范迪安说。

          董小明说:“其命维新是深圳美术、深圳美术家的宿命。新时代又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以美术创作重温这一伟大历程,分享深圳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深厚感情,是为了表达今天我们再一次出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93(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