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庄弘醒: 用水彩描绘文化原乡

        作者:李百灵2025-07-13 08:58: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守看老宅的祖母(水彩) 2008年 庄弘醒

          “我重复体味着那些熟悉的江南细节,尽力在真实与意象的空间中,捕捉稍纵即逝的一刹那,进入超越技巧与形式的境界中,无为无我,只有那份情感,才使我进入那朴素、细腻、静谧又伤感的江南人文家园里。”年逾八十的庄弘醒如是说。从艺60余年来,庄弘醒一直以江南水乡为主要题材潜心于水彩画创作,其作品意境幽远,融汇了西方绚烂与东方诗韵,谱写出具有中国传统风情的审美意象。

          近日, “再叙桑园——庄弘醒水彩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透过具有代表性的101件水彩作品,人们既能领略江南水乡的灵韵,也能感受他对艺术的执着坚守与对故土的赤子之心。

          1940年9月,庄弘醒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当地深厚广博的人文底蕴、良好自由的教育环境,使得少年庄弘醒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1956年,16岁的庄弘醒考取了南京师范学院五年制美术专科。整整5年,庄弘醒专注地沉浸在艺术学习之中,也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

          1961年,庄弘醒从南京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淮阴市一中教美术,在这里,他在研究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作品之后,创作了鲁迅的《故乡》《祝福》《伤逝》《风波》《孤独者》,以及茅盾的《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等小说的插图,开始了连环画创作领域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庄弘醒与胡博综、方骏、高云等共同创作了一套连环画《淮北大寨花》,由此成为一名连环画家。同时,他还触及国画、油画、版画、年画、宣传画以及雕塑等创作领域,从创作中锻炼自己,寻找跨越中西方艺术风格的联结点。

          庄弘醒自幼热爱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对鲁迅的作品尤为喜爱。他还曾创作《第一声春雷——鲁迅在北京》《鲁迅的童年》《鲁迅在南京》等介绍鲁迅生平的连环画。这不仅是出于对绘画题材的热爱,更是因为鲁迅作品在思想启迪和艺术创新方面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段创作经历,对他从连环画过渡到水彩画,以及在绘画思想性的提升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将连环画创作中营造情境的经验融入水彩画,使作品在形式上更加精炼,内涵上也充满浓郁的故乡情怀。

          1981年,庄弘醒调回南京开始了近20年的大学教书生涯。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的写生与创作能力都再上一层楼。但鉴于当时连环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庄弘醒主动进入了油画和水彩的世界,开始按照自己的艺术理想创作。

          此后,随着题材的改变与走出国门对外交流的机会增多,特别是庄弘醒两次在巴黎短期进修之后,他的画艺也开始从写实到写意,再到意象甚至是抽象元素的转变。

          1986年至1987年,庄弘醒重返故乡,蓦然回首,他发现故乡才是自己需要不断回望、回忆、回想的地方:重返古老质朴的家园,追寻远去亲人的足迹,他酝酿着、构思着,要通过水彩画的中西合璧,营造心中至高的江南人文世界。这一时期,庄弘醒开始将情绪氛围融入记忆中的画面,进入半抽象转变。他创作了“江南梦寻”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日后分别以《桑园》《梦里依稀》为主题先后亮相,受到美术界的高度关注与肯定。

          在庄弘醒的艺术世界里,“江南记忆”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江南水乡题材的作品正是他对江南深厚眷恋的生动诠释。《晨曦》《暮色》《秋雨系列》等画作,以细腻笔触将烟雨朦胧的江南古镇娓娓呈现——蜿蜒河道、古朴石桥、错落民居在画中徐徐铺展,令人仿若身临其境。他巧妙地将这些生活场景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以水彩为媒介,不仅在形式上拓展了水彩画的表现空间,更在精神层面赋予作品深刻内涵。他的水乡风景画充满浓重的怀旧情调,宛如江南文脉的延续,让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南浔这座因桑蚕产业兴盛的古镇,不仅孕育了明清以来的丝绸传奇,更成为庄弘醒的创作源泉。在庄弘醒的水彩世界里,“桑园”化作江南水乡的诗意注脚,他以灵动的水色晕染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将烟雨江南的朦胧意境与他的童年生活、思想情怀融为一体,既展现他对生活美学的敏锐捕捉,更饱含对文化根脉的深沉叩问。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李向伟认为,“桑园”象征着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家园,此“家园”并非空间意义上的场域,而是一段难以回溯的时光,是唯有在梦境、画作与记忆中才能重逢的故乡。“于庄先生而言,创作本身即是一场寻梦之旅。画中的叙事性如同朦胧诗与思乡曲,虽难以用言语精准诠释,却以细腻的情感渗透人心,在含蓄的艺术表达中构建出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李向伟说。

          浙江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主任应金飞说:“庄弘醒的作品看似不事雕琢,却以浅淡叙事精巧编织家世、阅历、初心、风骨,营造出人们心中共有的视觉‘故土’。”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伟冬表示:“庄弘醒凭借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水彩语言反映现时代特质,且始终将创作题材锚定于特定的梦乡图景——这种对艺术母题的持续深耕与精神纯粹性的坚守难能可贵。”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97(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