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双年展何以成为城市文化名片(文化只眼)

        作者:赖睿2025-07-03 07:56: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由中国文联、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下称“北京双年展”)面向全球征稿,并拟于2025年12月31日至2026年2月1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据悉,自2003年起,北京双年展已成功举办9届,累计参展国近120个、观众数百万,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国际美术交流和展示平台。

            双年展是一种制度化的国际艺术展览形式,通常每两年举办一届,大多以城市、艺术种类命名。双年展往往聚焦当代艺术的前沿探索,注重跨国界交流,因而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实验性和国际性。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双年展当属创立于1895年的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涵盖了艺术、建筑、电影、舞蹈、音乐和戏剧等多个领域,是全球知名的文化盛事。

            艺术植根时代、反映时代。双年展蓬勃的生命力,体现在与时代议题息息相关。这从各大双年展历届主题可见一斑。以北京双年展来说,2010年第四届以“生态与家园”为主题,聚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关注“丝路与世界文明”,呼应“一带一路”倡议;2022年第九届聚焦“生命之光”,与同年的北京冬奥会联动,体现了人类生命的价值、能量和光辉。这次第十届北京双年展以“共生”为主题,关注和平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也契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年展在全球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数量快速增长,中国的上海双年展、韩国的光州双年展等就诞生于这一时期。这不仅反映了当代艺术创作生机盎然、艺术面貌丰富多元,也体现了双年展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作为城市级文化活动,双年展逐渐成为各地的一张文化名片,推动了城市文旅产业发展。比如威尼斯双年展不仅塑造了威尼斯的国际形象,还深刻影响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每年吸引全球数十万游客,拉动酒店、餐饮、交通及零售业收入,当地居民说,双年展已融入他们的DNA中。

            随着文化艺术与城市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如何深入城市肌理、联动线上线下、吸引中外游客,已经成为各个双年展前期策划的一大考量。这次第十届北京双年展举办时正值元旦,随后还连着春节,策展团队表示,将着力强化城市文化节日的概念,在展览期间举办主题工作坊,尝试开放周末夜场,开展多语种全球直播,把观众吸引来、留下来。

            发轫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双年展,已经走过130年历程,当前依然面临着同质化、创新疲软等问题的挑战。唯有兼具国际视野和在地特色、在学术性与大众性中寻得平衡,双年展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从最初以架上艺术为主,到逐渐引入新兴艺术形态,20余岁的北京双年展在坚守自己艺术主张的同时,正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开放的姿态,连接起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东方与西方。如今,第十届北京双年展已经敞开怀抱,向全球艺术家发出邀请。期待这个冬天与北京双年展再次相遇,用艺术语言讲述北京故事、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78(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