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红旗渠畔“画家村”何以走红

        作者:赵畅2025-05-17 18:10:18 来源:美术报

            “高家台村是红旗渠畔远近闻名的“画家村”。门前的古树下、民宿的阳台上、清澈的溪流边……在高家台村,每走三五步就能看到青年学生写生的身影。素描、油画、水彩……每个画种在“画家村”都能找到堪称绝佳的实景作参考,这里一年四季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和青春活力。”(见4月11日中国青年网)

            要知道高家台“画家村”的知名度有多高,其在全国“写生圈”和艺术界的攀升有多快,只要告诉你“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八大美院以及全国其他200余所高校相继在该村设立写生基地,年接待量超过20万人次”这些数字,就值得你跷起大拇指点赞。如此,那么高家台“画家村”又是靠什么走红的呢?靠的是下列“四大”优势。

            独特的山石资源优势。如果说,画家尤其山水画家写生多愿意去观赏具有独特风貌的山石资源的话,那么,其定然是为了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为自己笔下的亮丽风景。高家台的山石资源,无疑入了众多画家的法眼,并吸引着画家纷至沓来。是的,这里的山峰非常独特,不是单一平面,而是层层叠加的,每一层褶皱都有不同的形态。不仅每一座山不一样,而且“这里不大不小、高低错落,刚好能将远处的太行山、近处的石板房等比例‘定格’进同一个取景框”,这对写生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创作平台。

            良好的人文环境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在写生中固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但人文资源优势也同样必不可少,或者说,它们就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高家台“画家村”,其良好的人文资源优势不言而喻。在这里,因为石板房的保护救活了这个传统村落。这些石板房是祖辈们用从太行山下一趟趟挑来的石板岩盖成的,保留下它们,就是提醒其后辈别忘记艰苦奋斗的来时路。高家台的“扁担精神”与“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畔每个村庄脱贫致富的法宝。更何况,这里“山峦重叠、崖壁雄奇,尽显北方山川之壮美,而独特的石板房在云雾笼罩下又颇有一番江南风韵”。由此,高家台村“南北兼容”“高性价比”写生胜地的名号在全国传开,也便是那样地水到渠成了。

            丰硕的创作成果优势。一个画家的写生地,其热度知名度如何?最终要看相关院校和学生、画家的聚合程度。如果来的人少,或者来了以后觉得无生可写,那么就很难说这是一方写生的好地方,其品牌效应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在这里,高家台村里的“学院派”画家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分散在村庄的各个角落采风写生。“大到雄奇壮丽的太行山大峡谷,小到山路口停着的一辆车、树下趴着的一只慵懒的猫,都可以是他们写生的对象”,这种满满的启发和收获自激励着大家进行沉浸式创作。诚如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学生张书畅所说,“画家村写生之旅,让我从美术的角度,对许多结构复杂的参照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帮助我在艺术创作上实现了一个新的跨越。”而“进村前还是‘理论派’,出村时已进化成‘实力派’”,则更是成为来写生的高校学生的一种真实写照。

            完善的配套服务优势。一个地方一旦成为热门的写生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就必然要求提供相关的软硬件服务。服务环境好了,不仅能够提升写生地品牌的美誉度,而且还能够助推“写生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在高家台“画家村”,村里不仅拓展写生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主动邀请各大高校美术系师生前来写生,而且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家台村民选择返乡创业。修民宿、开饭店、办写生用品店、搞文创店……一系列配套写生产业链的建立,唤醒了这里沉睡已久的山水资源和建筑资源,让这座太行深处的小山村重焕生机。“目前村里一天最多可接待3000人,依托‘写生经济’,每年能实现人均增收两万元的经济效益”,这或许就是对写生创作与写生经济发展互动提升最生动的诠释。

            高家台“画家村”的走红,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启迪和思考:一是要加强规划引导。“写生地”也好,其他艺术创作基地也罢,要变“网红”为“长红”,“流量”为“留量”,则必须加强规划统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要素资源整合、功能提升,从而真正使“写生”艺术创作基地进得来、留得住、扩得开。二是要撬动机制杠杆。如何调动多方面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要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地处太行深山峡谷中的石板岩镇,近年来被誉为“中国画谷”,其打算由写生行业协会出面,对写生基地会员进行星级评定,通过舒适的食宿环境和良好的服务,吸引全国美术家、美术专业师生来写生。此外,他们还计划成立画品交易中心,为写生者提供变现之路,并举办针对高校师生的画展活动,引入这般激励机制,其撬动效应可想而知。三是要做好保护文章。随着文旅结合效应的显现,客流量日益增长,写生创作基地其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将会日益凸显。因此,必须“将发展写生产业与保护传统村落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和提升服务质量上下真功夫”,从而念好“写生经济”这本致富经。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103(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