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们即将迎来农历乙巳蛇年。《说文解字》载:“它,虫也。从虫而长,像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它,即古蛇字。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更接近自然,所以非常担心蛇患,人跟人见面打招呼,都会问没遇见蛇吧,如同询问彼此是否无恙。那时候,面对大自然未知的力量,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创造了无数神话故事来解释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并在不同部落发展出各自的图腾和信仰,而蛇以其独特的习性和神秘的魅力,成为许多文化中共同崇拜的对象。古人将蛇的形象抽象化、艺术化,融入陶器、青铜器、漆器、木器等器物中。今天,我们在很多文物上都可以看到蛇及相关神怪的图案纹样,它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除了起到装饰作用,也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南北方就已经有了以蛇纹装饰的陶器。这些古老的陶器见证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丰富想象力,每一条蜿蜒的蛇纹,仿佛都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红陶贴塑蛇纹罐,就是一件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其高14.7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11.6厘米。造型口大底小,腹壁近直,口沿外侈。罐身两侧贴塑两条蛇纹,两蛇反向缠绕于罐身,蛇头露出罐口,相向对视。造型简朴却生动,反映了古人对蛇的崇拜和信仰。
商周青铜器中多见蛇纹,大概有三种类型:独体、两条及以上相互缠绕、自身弯曲为S形构成一个单元,后两种又可称为“蟠虺纹”。虺本义为蝮蛇一类的毒蛇,又可表示小蛇,引申指蜥蜴类动物。《国语·吴语》云:“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虺小蛇大,是虺属蜥或蛇。”蟠虺纹装饰风格与蟠螭纹有类似之处,但蟠螭纹中的形象是龙,主要流行于春秋中期,而蟠虺纹一般为缠绕盘曲的小蛇,有明显的头部,无上下弯卷的长唇,整体呈现出蛇形,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三星堆青铜蛇,系采用分段铸造法制成,铸件之间有铆孔,分段铸成后,再铆嵌连接成型。蛇体型硕大,颇具写实风格,身上饰菱形纹和鳞甲,头顶和背部有镂空的刀状羽翅,可能是表意其飞行功能。从蛇颈下和腹部的环钮看,估计是挂在某种物体上作为神物膜拜的。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早期蟠虺纹龙耳鉌,高5厘米、长11.7厘米、口径9.7厘米。器物呈椭圆形,敛口窄唇沿,腹微鼓,平底,腹外有对称的立龙附耳,腹上部饰蟠虺纹,下部饰卷云纹。
古代传说中,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楚辞·天问》载:“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东晋王嘉《拾遗记》又载:“蛇身之深,即羲皇也。”双人首蛇身相交绕的伏羲、女娲形象,常见于汉代画像石。山东武梁祠所存的画像石中,就能看到伏羲、女娲有尾而相交的形象。
现收藏于湖南博物院的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整幅画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长205厘米。画面分为三部分,最上端画的是天国:正中人首蛇身的女子便是女娲,左右两边画着五只神鸟,右上角绘有扶桑树,树梢有一轮红日,里面立着太阳神鸟金乌,树枝间还有八个小太阳。中段为人间世界:在华盖下面,一位老年贵妇拄杖而立,她就是墓的主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她的前边有两个着刘氏冠的男子在跪献某物,后有三个婢女相送;中段的下端,玉璧垂磬,彩帛帐幔分飘左右,其下有七个着刘氏冠的男子分左四右三拱手而坐,中间有鼎壶等食具,画面最前边还陈置了一排鼎壶,表现了“列鼎而食”的奢侈场面。下部画的是地下:一个未着衣的巨人(郭沫若认为其是“禺强”),双手托起象征大地的平板,脚踏双鱼,空白处画有青白二龙,左右各画一龟,巨人背驭猫头鹰(又被认为是“鸱龟”,即形似猫头鹰的龟),前面还有一些水族在游弋。古时认为大地是浮于海上的,故地下部分多画水族。
隋唐时期,蛇纹的应用更加多样,铜镜、陶俑等器物上纷纷呈现蛇纹的身影。盛唐时流行兽首人身的十二时俑,蛇纹也常与这些器物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扬州博物馆收藏的双人首蛇身俑,是一件五代时期的木雕,1975年出土于扬州邗江殷湖村的寻阳公主墓中。该俑通高23.8厘米,蛇身,两端均为人首,两颈相交,使蛇体呈圈状立起,两首相背,配有长方形片状底座。技法上,深浅刻并用,运刀凝练,造型饱满,呈现了唐代艺术的遗风。关于人首蛇身的形象,《山海经》载:“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之,伯天下。”寻阳公主是杨吴国君杨行密之女,用双人首蛇身俑作陪葬物,表明当权者对权力和富贵的企望。同时,寻阳公主生活的年代,战事频繁、天灾连绵,墓中许多以人首与蛇身、鱼身、龙身搭配的神怪俑,也寄托着人们驱邪避害、寻求生命永恒的期望。
明清时期,蛇纹的形式更加固定,吉祥寓意丰富,并与剪纸、年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成为节庆装饰和日用器物中的重要元素。明清时期,市井文学兴起,蛇的形象也被赋予越来越多人的品格。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清代青玉十二生肖辰蛇,高5.7厘米、宽4.4厘米,将蛇做成文人雅士的形象,姿态闲适安逸,显示了精湛的工艺。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