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给水墨人物画以更多善意的期待,让岁月来成熟我们

        作者:刘国辉2024-11-13 09:18:06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刘国辉  秋凉 180cmx164cm 2008年

          “笔墨”以及传统画论中有关“笔墨”的丰富理论,是历史遗产的精粹所在,这是民族绘画特性的重要标志,“笔墨”表现的艺术质量是提高当今人物画艺术品位的重要内容。必须给“笔墨”的研究以充分重视,但是,并不能因此而滑向言必称“笔墨”的“唯笔墨论”。

          “笔墨”在人物画中扮演着多样的角色。在那些小品式的绘画中,“笔墨”本身就是审美的主体,尽管它也还需要单薄的载体。但是就人物画的整体来说,我们所需要的笔墨不是拿来卖弄,而是为塑造动人的艺术形象服务的。“笔墨”具有表现性、继承性和可变性。“笔墨”是前人在表现生活中产生的,也只有在对生活的再表现中去发展更新,不然它将会走向反面。问题的要点还在于,什么是“笔墨”?怎样的“笔墨”是好的“笔墨”?怎样才能获得好的“笔墨”?这真叫一言难尽,这将涉及不同的审美修养和标准以及更大的复杂的方面。江苏说,我们对传统理解深,我们的画里最有传统韵味;浙江说,全中国的国画就数我们的画笔墨最好;北京说,传统博大精深,要从总体精神上去把握;西安说,我们有石鲁,长安画派,有深刻的民族性;广东说,我们继承岭南画派,它是国画的革新,强调对生活的表现;东北说,江浙小笔墨没出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好“笔墨”的理解和获得,只能在对古典文学、古代画论的学习中,在对书法和古代优秀画作的品读和临摹的过程里,以及在这同时不断地表现生活的运用中,逐步体会、品味,加深理解和提升把握的能力,这正是这一代人物画家普遍需要加强的问题。

          整个新时代的水墨人物画的研究重心,也就是怎样去解决、运用、发展传统的笔墨技巧和深刻而真实地去表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历史上的水墨人物画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还远没有像山水画那样发展到“画法大备”的成熟程度。从长远来看,它还是处在发展的前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和发展还是在人物画备受重视的新中国成立后,前面还有着广阔的未开耕地,这里困难与希望同在。任何严肃的艺术探求都是很可贵的,任何急率的结论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曾经有过“蒋兆和是素描加毛笔”、“黄胄是毛笔速写”、“林风眠不是国画”的指责,如今已渐渐淡去,而他们行将成为新的传统的一部分,成为更年青一代的启迪。今天的苛求将落到更年青的朋友身上,其实谁也不可能拿出一个完美的模式。所以,我们还是留下更多的空间,给以更多善意的期待,让岁月来成熟我们。

          中国的人物画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技术的积累,经受了严酷的政治风暴的洗礼,经受了金钱磨盘的研压,经受了西方文明的冲击,灵魂和肌体都在走向成熟,中国人物画迎来唐宋似的辉煌已为期不远了。

          (文/刘国辉)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09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