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国画的四个概念
在中国古代没有“国画”的概念。如果写作中国画史,我们会发现所谓国画是一个后起的概念。 国画概念问题,首先要搞清这个词的词源和构建、演化过程。 国画概念的渊源何在?它不在中国古代的传统之中,中国古代的画就是画,它就是指所有的画,并不作中外的区分。如此问题就变得蹊跷起来。现在国画一词在中国得到广泛而普遍的接受、认可和使用,这又是因何为何? 若加思考,我们会发现只有当整个时代都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以后,才出现了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意识;只有在这个现代化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发生碰撞冲突时,各个民族才会着意强调自我的一种文化独立性和它的相对价值。在此之前,就画的概念而言,不会发生民族区分的问题。 国画的第一个概念是观念系统中的局部概念 在中国传...
[详细+]
2010/06/19 14:58:1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传统民间美术的时代转型
民间美术的时代转型是个大问题、大难题。为什么说是难题?因为它在两难之间。一方面它面临社会生活的急速转变。当今从社会结构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再到审美观念都在改变。作为生活应用性的民间美术,就必须适应这种转变。另一方面,是怎么变?变什么?哪些变哪些不能变?这都没有先例和范例。如果变得面目全非,非土非洋,也就失去了自己——这是另一种消亡,一种在市场上的迷失后的消亡。 先说民间美术不能变的是什么?我想主要不能改变它的文化特征与审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什么? 第一,它的内容是理想主义的。民间美术主要表现人们生活理想与精神理想。理想主义的艺术都具有浪漫成分。可以说民间美术(尤其是乡土美术)不是现实和写实的艺术。 第二,民间美术的核心价值观是祥和...
[详细+]
2010/06/19 14:57: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从齐白石的“虾”说起——谈绘画的“模糊性”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白石老人尤以画虾而闻名。他画的虾,通体透明,富有动感。在他的笔下,一只只空灵通透的虾跃然于纸上。虽然虾只是在水中浮游的活泼玲珑的小生灵,白石老人却只用寥寥数笔赋予了它们无尽的朝气与生命力。 据说,齐白石一开始画的虾太重写真,形似而神不足。后来他意识到了“删繁就简三秋树”,画的虾越来越简练,以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却越发有神,以少胜多,获得了成功。这其中,将虾的后腿由开始的10只减为8只,再到后来的6只,虾眼也由原来的两点变成两横笔。关键的一点是,在对头、胸部位的处理上,淡墨表现立意又加了一笔浓墨,更显出虾躯干的透明。由此,我们看到,齐白石并不是以非常精确的手法描绘具体物象,他的观察点和绘画手法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详细+]
2010/06/19 14:56: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法批评双重语境资源整合:“悟道”与“形式至上”
一、书法艺术的多元思想文化背景 书法批评语境指当代社会化的艺术家批评言论情景,其中包含书法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不是平面文化背景而是文化多元化并存的资源整合过程中的立体背景。在当代历史文化的长期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书法批评语境表现出对传统性元素和现代性元素的进行资源整合和言论自由(审美自由)的语境特征;大致是以传统性文化元素为前提,构建现代性文化大场(语境)中多元思想文化和谐并存的当代文化思想体系,并对各种文化价值元素的觅求和挖掘。当代各种文化价值元素叠加使得语境呈现出以历史为线索的立体思维图像,同样也成为当代书法艺术批评语境意象描述。而以平面思维方式去思考当代文化语境问题,就只能看到当代文化语境的一个切面。 对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认识...
[详细+]
2010/06/19 14:56: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实验水墨发展考察报告
实验水墨是一种形态,但究竟是怎样一种形态?有人认为,实验水墨就是抽象水墨;还有人认为实验水墨是现代水墨,应当包括再现型和表现型的具象水墨。长期以来,艺术家只关心自己的创作形态和创作中的自我,至于别人管自己的创作叫什么,不大关心。可是如果对批评家而言,各有各的概念就很容易造成批评家与批评家、批评家与艺术家、批评家与观赏者在沟通、理解、论证上的错位,还容易把并不简单的问题简单化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混乱。为了达成概念上的统一,并减少或避免没有意义的争议,我们有必要在探讨实验水墨发展情境之前先费些笔墨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实验水墨,实验水墨应该是一种什么形态? 首先,实验水墨是在改革开放、’85现代美术思潮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所以在实验水墨中既可以看到西方现代...
[详细+]
2010/06/19 14:55: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心与物游—窦金庸水墨画的精神追求
窦氏金庸从艺30余载,生活之外笔耕不辍,勤于研思,虽公务时忙,然艺态淡定,不为所扰,观之有近乎得道境界,为各界看好。其书画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传统法度与精神追求,研习至今而蔚为大观。其人其画吾欣赏有嘉,今幸为其文,从三处着手: 一、慕古倾向 金庸先生擅山水、花鸟,二者皆古意盎然,一派文人气象。山水多披麻、点苔笔法,师从元云林、仲圭,清苦瓜、半千、八大,近宾虹;花鸟以逸气喝成,有宋与可、元敬仲、明白阳、清八大、近俊卿、白石之意。故而其作品气质俱全,文气十足,可登大堂。这一慕古的艺术趣味为其能真正继承传统衣钵精华,深入到古人精神领域体会古文化的情境非常有意义。因为有了这种趣味与体验,所以才产生了契合古文化精脉的可能,也使得其选点取法高古而纯正,直接切入了传统文化最为深邃与纯正的一面,这一...
[详细+]
2010/06/19 14:54: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新中国(1949-1966)油画民族化的形式探索
新中国建立后的1956年,受政治时局影响,民族主义思潮再度涌动,曾被冷落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倍受重视。中国油画在短暂的学习苏联后,也伴随这股文化潮流开始思考前行和发展的方向。之前基本上是现实主义一统天下,从题材到手法,现在则要寻找中国油画表现的新途径,可以被援用的对象是本民族传统艺术资源,除此无它。如何既不完全脱离现实主义(绝不能被指认为形式主义),又吸纳本民族传统艺术的表现特点与趣味,融汇生成出中国式的油画,对于画家来说这是时代性的创作课题,甚而带有政治要求的意味,中国美术界还因此在五十年代中期提出“油画民族化”的目标。围绕这一理想,画家们积极的思考着、发现着、并实践着。他们从不同的点寻找中西艺术表现的可连接之处,若加以分析与总结,便是:富有装饰性的色彩、相当平面化的空间、意象...
[详细+]
2010/06/19 14:53: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窦金庸国画作品展序言
窦金庸号三悟斋主。人生有一悟则有一得,况“三悟”乎?我曾说过:“画家之成功,一是 ‘神于好’二是‘精于勤’,三是‘成于悟’。”金庸少小时即爱画,先是到处涂鸦,后是纸笔随身,见物喜之则画,有空则画,性分所有,可谓“神于好”。至而立之年,奔波于生计,唯画不可弃,于是决计终身献身于艺术,学画更勤奋,画亦益精之。为了学画,他到处投师访友,程十发、陆俨少、方增先等人都对他的画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也给予精心的指点,且纷纷为之题字鼓励。1992年,金华市成立书画院时,因为他画得好,被安排到书画院去做专职画家。从此,他如鱼得水。他学石涛,学八大山人,学“四王&rdq...
[详细+]
2010/06/19 14:51: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浅谈“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区别
(图一 清康熙 珐琅彩胭脂红地莲纹碗)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御厂制瓷业中最灿烂的阶段,在这一百三十余年中我国制瓷工艺发生了不少重大变革,许多前所未有的彩釉被传入、创新并发展。其中,“珐琅彩瓷”与“粉彩瓷”都是该时期发展壮大的典型新兴低温彩釉制品。 “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发展根源 “珐琅彩”又称“画珐琅”,是15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15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而来。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西洋珐琅”或“洋珐琅”。康熙后期,该工艺被传教士带进宫中,
[详细+]
2010/06/19 14:50: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的精神慰藉
翻看中国花鸟画史,有个令我费解的发现,在唐代以前,花鸟画仅存于带有神秘色彩的图腾装饰中,在这些器物上,审美需求仅仅是次要的。花鸟画的历史基本是从原始图案一步跨上绘画的巅峰。2000多年的花鸟绘画史在五代两宋以前1000多年里只有三五页,而自五代开始:韩干、黄荃、徐熙……绘画史变成一个时代厚厚的页码。辉煌的、宁静庄严的、精致得令人惊叹的工笔花鸟画,以一种不可磨灭的艺术方式定格在时间的长河中。是什么成就了宋代那超凡的审美境界? 我们通常以一种文化特征来简括一个时代,比如:楚辞、汉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化使人们超越时空相互认同和依存。 唐代华贵的底子,织就宋代沉稳凝重的锦绣。帝王的喜好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文官执政...
[详细+]
2010/06/19 14:48: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