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知识
>
陶瓷
“御窑金砖”脞谈
历朝“金砖”均为“钦定”, 必须有皇帝的御旨方能烧造。 自明永乐至清光绪年间, 陆墓御窑“金砖”的生产均由工部下达烧制任务, 苏州地方官督造, 由具体负责营造的佐官(照磨、知事)监造, 通过地方保甲落实到窑户, 层层签订契约承包, 一般均先预付六成定金, 其余则待交货时验收合格后付清。 封建统治者征用民间物资, 虽多为巧取豪夺, 但据嘉庆本《大清会典事例•工部•物料》卷六百七十载:“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聂准江苏等七府二尺金甄价值每块工料银五钱八分八毫, 一尺七寸金专瓦四钱二厘七毫。 ...
[详细+]
2010/01/12 09:48:1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明清两代的御窑
景德镇瓷业的兴盛, 还与北方、南方以及江西省内各大名窑的衰落相联系, 大有此起彼落之势。 景德镇正是逐渐集中了全国各大名窑的长处, 才使自已走向瓷业的顶峰。 南宋时期, 浙江地区的哥窑、弟窑极为著名, 相传为章氏兄弟所创。 哥窑产黑胎青瓷, 弟窑产白胎青瓷, “粹美冠绝当世”。 哥窑产品釉面多有纹片, 有冰裂纹、鱼子纹、百圾碎之别, 器口釉薄显出胎色, 圈足底也露胎, 故有“柴口铁足”之称。 弟窑以无纹者为贵, 以粉青为上, 代表龙泉窑的正色。 居唐代《文房肆考》记载, &ldq...
[详细+]
2010/01/12 09:47: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珠山明清御窑厂遗址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地处市中心珠山一带, 面积5万多平方米。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在此设御器厂, 专门烧造皇家用瓷。 清代改称为御窑厂。 清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天国军进入景德镇, 烧毁了御窑厂, 清同治五年(1866年)李鸿章筹资重建堂舍七十二间。 辛亥革命后御窑厂停烧。 该遗址埋藏着珍贵的窑炉、作坊遗迹和大量的古瓷片堆积。 1982-2000年,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市政建设对御窑遗址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发掘、清理, 获得瓷器碎片“竟有十数吨之多, 若干亿片”。 2002-2004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
[详细+]
2010/01/12 09:46:1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清代的御窑
康熙窑 康熙(1662—1722年)是清圣祖玄烨的年号。 清代的御窑多以督陶官吏的姓氏称呼, 康熙时著名的有臧窑、郎窑。 1680年至1688年(康熙十九至二十七年), 清廷派遣工部郎中臧应先到景德镇御窑督造, 这时的御窑称为臧窑。 臧窑器, 瓷土粘腻, 质地莹薄, 诸色兼备。 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最佳。 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等品种也都美。 臧窑的青花五彩器, 多仿造宣德、成化时的精品, 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 当时人争相传说臧氏曾得力于神助, 《景德镇陶录》说, “臧公督陶, 每见神指画呵护于窑火中, ...
[详细+]
2010/01/12 09:45: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磁州窑遗址
磁州窑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 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窑址位有两处, 一是分布磁县的观台镇一带, 另一处就是风景区内南响堂寺下的彭城镇到临水镇, 其面积约十平方华里。 磁州窑, 从古老的磁山文化陶器源起, 至今己有7000余年的历史, 历史悠久, 兴衰起复。 到十世纪, 以制瓷精美, 一跃成为我国宋代北方民窑的代表, 当时州以“磁”名, 乃窑场之兴盛而著名于世, 并有“十里彭城, 日进斗金”和“南有景德, 北有彭城”之美称。 磁州窑瓷器的装饰, ...
[详细+]
2010/01/12 09:45:0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安阳窑隋代窑址
隋代北方重要青瓷窑址。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北郊洹河南岸。 1974年发现, 由河南省博物馆等单位调查与试掘。 窑址南北长约350米, 东西宽约260米, 面积达9万平方米。 发现的窑体略呈圆形, 内径约1米左右, 窑壁厚0.15米, 系用耐火土建造, 残迹高1.1米。 窑具有支烧具、支棒、器托、垫饼及范模等, 其中支烧具数量最多, 形制复杂, 说明这里的烧瓷技术较为先进。 瓷器主要有碗、高足盘、四系罐、钵、杯、瓶等, 还有俑和骆驼等瓷塑以及各种明器装饰品。 一般胎壁较厚, 胎质较为细腻, 胎色灰白。 器物表里施釉, ...
[详细+]
2010/01/11 17:38: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醴陵釉下彩瓷
历史:醴陵瓷器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 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据有关史料载, 雍正七年, 广东省兴宁县有个名叫廖促威的人, 在醴陵发现瓷泥矿, 便带了20多人来这里烧瓷。 当时只能烧造一些粗瓷器。 光绪年间, 醴陵开始出现单色下彩, 并逐渐烧造出多种颜色的精美的釉下彩瓷。 60多年以前, 老艺人吴寿祺运用国画手法, 成功地彩绘出了多种釉下彩荷花瓶。 品种:釉下彩日用瓷既有配套齐全的中、西餐具、茶具、酒具, 还有造型新颖、色彩古雅、纹饰大方的日用艺术瓷。 这些产品在造型、图案、色调、纹饰 等方面都颇具匠心。 特点:醴陵瓷器画面五彩缤纷, 犹如罩上...
[详细+]
2010/01/11 17:37: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釉下彩
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 又称“窑彩”。 在素烧或未烧的坯胎上彩绘, 盖上透明釉, 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 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 因有釉层保护, 画面不受磨、耐蚀、久用不脱, 并能保持色泽鲜艳和防铅等毒物溶出。 但彩料品种少, 色彩远不及釉上彩丰富。 常见品种有青花、釉里红、青花玲珑、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 创始于唐长沙窑, 宋磁州窑加以继承, 元以后景德镇窑予以发展。
[详细+]
2010/01/11 17:37: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釉下彩历史
釉下彩瓷的出现应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 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 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 真正的釉下彩绘瓷应出现在唐代。 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 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 或写上文字、诗句, 然后施青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 其后陕西黄堡耀州窑, 浙江慈溪越窑等瓷窑亦纷纷效仿, 从此釉下彩广泛流行, 屡屡创出惊世之作。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被世人称为“国瓷”的青花瓷了。 目前, 陶瓷考古界普遍认为青花瓷出现于宋代, 也有学者认为还应更早, 至少应上溯到晚唐。 1983年扬州唐城遗址...
[详细+]
2010/01/11 17:36: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釉下彩简介
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 又称“窑彩”。 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 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 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 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 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 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 显得晶莹透亮。 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 经久不退。 我们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
[详细+]
2010/01/11 17:36: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美术知识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美术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保养
民间艺术
紫砂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