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绘画肌理初探
中国画作为一门传统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由于水墨、宣纸、毛笔的工具属性本身在使用中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因此中国画具有更大的魅力,吸引人们去做各种尝试与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材料的涌现,人们不断运用新的方式去探索新的表现手段,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巧,肌理即为其中之一。 肌理,《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皮肤的纹理。也可引申为“天然纹理”之意,在美术中即一种由主观意向创作出的特殊绘画语言。肌理在中国画中的使用,早在古代即为人们所熟知。五代粱荆浩《笔法记》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可见古人对墨色纹理有深刻的认识。在现代中国...
[详细+]
2011/10/31 15:18: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论画——中国画教学课稿
立意 中国美学“意”的理论源远流长,各有论说。在传统的中国画中“立象”是尽“意”的手段。东汉王充在《论衡•超奇篇》中有这样一段:“实诚在胸臆,文墨书竹帘,外内表理,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这里“实诚”与“意奋”是指情感的思想意境。唐代张彦远第一次提出绘画表现不是单纯的表现客观,也不是单纯的表现主观,他主张主客观统一,明确命名为“意”。其论云:“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为也。”“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指的是画家内在的审美情感。杜甫《丹青引》中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即指意与法,或审美意识与美感表现具有“意匠”。立于意,思于心,得其真,强调审美意识的主导作用。“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则都指的是画家主观的情思。...
[详细+]
2011/10/31 15:17: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人体艺术观念
人体艺术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精神载体。正如黑格尔所说:“人的形体是精神的内在生活的历史。”人对自身的审美追求,伴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人种的繁衍而产生,它从步入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最初一刻起,便与人类的种种情感——生存、死亡、命运、恐惧、欢乐、渴求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原始的巫术舞蹈、古希腊的体育盛会便是人类感受自身美的最早的方式。文明的进化,导致了人类由对裸体的习惯转为对裸体的羞耻、人体美的欣赏欲求与社会伦理的冲突,于是,人类不得不在艺术的殿堂中寻找自由的宣泄。 毋庸讳言,人体艺术与性爱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一些原始雕刻,如《维伦道夫的维纳斯》就是例证:那丰满的乳房、隆起的腹部、袒露的生殖器,既寄寓了人类对自身繁衍的祈求,也显露出对性快乐的满足与依恋。对此,马克思也予以...
[详细+]
2011/10/31 15:17: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画“笔墨”散谈
中国画概念 中国画是指唐、宋、元、明、清历代社会中一脉相承的绘画。唐、宋时期的院体画、工笔画、宗教壁画等;元、明、清文人画的主流形式,诗、书、画、印于一体;以笔墨为本体语言,以骨法用笔、气韵生动为审精神的绘画形式,其根本区别于西方绘画。 什么是笔墨 可以这样说,一幅立意、立象完整,以用笔、用墨为手段,总体经营中形成的笔墨结构为“笔墨”,充分、完美地表达中国画的气韵、气象为好笔墨。 这里摘录童中焘先生论“笔墨”的一段论述,比较清楚地阐述了什么是“笔墨”中国画以笔墨为主体,即是说,中国画之体,由“笔墨”立。什么是“笔墨”呢?我的理解,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狭义为用笔、用墨,...
[详细+]
2011/10/31 15:15: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人物画创作思考
画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但也是一件很累很苦的事,画一幅又一幅,不断创作,不断动脑筋,不断又有新的想法,思索总是伴随着自己,欢乐是暂时的。不甘心踏步走,想方设法地开阔眼界,提高修养,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不断地督促自己,这样,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一、生活 对生活的理解:生活是什么,作为画家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是生活,人一天的活动、吃饭、睡觉、工作、生病、接触人、接触事等等酸甜苦涩,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坑坑坎坎,情感的起伏变化等等,这都是生活。生活这个词含义十分广泛、深奥,决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搜集创作素材这样的概念。画家本身就在生活中,创作的源泉也就在画家的生活中。 ...
[详细+]
2011/10/31 15:15: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学者型画家、画家型学者——评阮荣春
阮荣春身兼学者与画家,在当代,他是画家里面最有学问的,也是学者里面画画得最好的。 作为一个学者,阮荣春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举凡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佛教美术、美术考古、美术教育,等,都有论文以至专著面世。他在这些领域的成就仅从他多次获得教育部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即可见一斑。其中,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南传佛教、美术考古等方面,他的研究对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但是,与一般学者从书斋到书斋不同。阮荣春始终关注着当下中国美术尤其是中国画的演进历程。这种关注,出于一个历史学家的时代感,更出于一个学者的责任感。由此,他对于当下的关注,与一般的批评家不同,阮荣春的关注建立在对民族古老文化传统延续的使命感之...
[详细+]
2011/10/31 12:32: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浓墨重彩写家山
认识徐家珏已二十多年了,认识他人的同时也认识了他的画。徐家珏为人诚笃、行事低调,但善于学习、勤于创作,他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对大自然及故乡炽热的眷恋。 徐家珏的作品大多以其生于斯、长于斯的漓江一带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其作品是经过长期观察、思考,并通过大量的实地写生、积淀和提炼出来的,故重法度而不落窠臼。其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徐家珏所画的地方,有很多是我曾经画过的,我发现徐家珏有自己很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表现手法。比如小巧清秀的桂林山水,在徐家珏的笔下就变得朴素厚实却不失清爽宁静。我对好画的评价有一句自己的话,“远看有气势,近看有故事”。意思是作品要有磅礴之气,一下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待观众走近画作,画面细腻多变的笔墨和一些生...
[详细+]
2011/10/31 12:31: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高原的云
我生长在秀丽的江南水乡,却一直迷恋着那雄浑的高原,还有高原上飘浮着的白云。 我沉醉于高原的沟坎,崇拜她的力量,赞美她的博大。我爱高原的云,她给予我一种庄严的美感,总会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 我喜欢和高原上的老农交谈,他们是同这片苍茫的大地一样淳朴厚实的人们,他们的心灵就像蓝天一般宽宏,像白云一般纯洁,他们开天辟地,辛勤劳作,他们热爱生活,更热爱养育着他们的贫瘠土地。 我感悟高原上的一切,这是一片令人为之感慨的热土,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她唤醒我的良知,提升我的灵魂,但愿我的直率的多情唤起人们对于西部高原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眷恋!我想找回离我很远很远的童年幻想,跟着那朵白云在山梁上永不停止地奔跑! 我爱高原。 我爱高原的云!
[详细+]
2011/10/31 11:49: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上海9件佳作榜上有名
建国以来首次由国家投资上亿元打造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入选名单已经基本确定,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委施大畏昨天向本报独家透露:上海地区在此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评选中,共有9件作品入选,是全国入选作品最多的省市之一。 据施大畏介绍,“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国家出资最多的一次大型美术创作活动。国家共投资1亿多元,入选的作品主要是表现从公元1840年到今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 上海地区经过层层筛选,共推选了14件油画、国画、雕塑作品送往北京进行评选,并最终有9件作品入选。这9件作品是...
[详细+]
2011/10/31 11:48:4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施大畏:中国画绘画语言越来越多样化
中国画在年轻人手里会变成怎样?正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再次引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美协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 绘画语言多样化 此次展览中,年轻国画家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少作品呈现了年轻艺术家多方面的探索。仅以人物画来看,就呈现了多种表现手法。大多趋向于将现代绘画语言与传统元素相结合。有的将写意笔墨与西方写实手法相融;有的把工笔画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极限,连每根头发都用双钩法描绘;有的将人物画当作抽象画来构图;有的甚至把国画画在了一向是油画家专利的亚麻布上;有些画沉重宏大;有些画荒诞搞笑…… “中国画是否会变了味儿?”“这样的画还是中国画吗?”记者问。...
[详细+]
2011/10/31 11:46: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