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旅途的痕迹
翻开照像薄,一幅幅照片把时空重叠起来,成了记忆的碎片,想不起哪一年,哪一个季节,哪一条路线?我很懊恼低估了遗忘的速度,当想到来做一张简单的手绘地图时,已经错过了许许多多回忆的线索。 朋友间曾经做过假如我是一块木头的设想:有人愿意是一张躺椅,拥抱美女;有人想做一双筷子,尝尽天下美食;我想我是一扇木窗,一面向着家,一面向着风景。如果我收藏,想收藏许多不同的气味——农村烧柴草的炊烟、童年正午太阳蒸发的地气、微分电厂的机油,儿子婴儿时的奶香……把它们放进一个个密封的瓶子里,贴上标签。如果我收藏,想收藏有个人印记且有情有趣的手绘地图,它不象地图册里精确的弯曲线条和符号,而是月亮挂在身边的重重高山、绵绵数里春风未绿的竹海、斑驳黝黑的栈桥……我想收藏目光曾阅读过的远方的景物,收藏每...
[详细+]
2011/11/05 11:23: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感慨
概括自己的画是一个相当困难的命题,思绪繁杂。 我从家庭的潜移默化起步,从临父亲的画到学父亲的老师陈之佛,再追溯到宋画,一步步汲取传统的滋养,但同时也在一步步地背离,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了解与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与融合中,寻找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一个画家最好的内心独白就是他的图式,常常是先有了画,回过来看了才明了自己的表达。 我从画繁花盛草,从喧闹的外部世界,画到“太湖石”系列,是一个图式的转变,也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内心的追迫,顺着生命的藤蔓,去寻找一个“意义”。“掠影”、“影子”、“风中”等等是对生命的一个认知,一个赞美,抑或是一种感慨,生命是壮阔的,是温润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详细+]
2011/11/05 11:23:2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与南京的渊源
“南京是怎么样的呢?按说只有游子才会思乡,我生长在这里数十年,有什么可追忆的呢?我只是把个人的记忆借‘南京’两个字串联起来。 小时候,我家住在逸仙桥,每天上学沿着中山东路去大行宫,马路很宽,四排一抱粗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五个角的大叶子把骄阳切成无数的小碎片,一点也晒不着,拼了命似地蝉噪一阵盖过一阵。天上常吊着命悬一线的空降皮虫,我们叫它‘吊死鬼’,它躲在树叶和丝裹住的茧里,茧韧劲很强,虫又黑又胖,鸡最喜欢吃,散学回家的路上,养鸡的同学总能收获一大堆。还有一种‘毛辣子’,特别艳丽,翠绿鹅黄的条纹,浑身毒刺,碰上皮肤比蜂蜇还狠,女生见了是要尖叫的,而男生却敢把它放在手心。后来常打农药,这些虫都不见了,再后来,为了拓宽马路,借口飞絮扰人,连树也不见了。树没了,许多破旧的卑陋的...
[详细+]
2011/11/05 11:22: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的教学观-周京新
在学校里做教师或是做学生,常常是由不得人的事,阴差阳错之故,滥教充数者有,滥学充数者也有。鉴此,自打有幸坐在教师的位置上,我便时时提醒自己用心努力,以过去为学之心,比而今为教之行,将自己做学生和做教师的体验联系在一起,让它们相互对应促动,以便修正和拓宽自己的能力,力求不做充数之滥教,不误了别人,也不误了自己。 二十几年来,这样一种私下里的上劲心,确令我有了不少收获,积蓄了一些切身体会和认识:一,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判断教学效果优劣的硬指标。看他们是否有了纯正的艺术感觉,是否适得其所地掌握了地道的专业手段和知识,并由此而逐步学会如何设计自己,塑造自己,发挥自己,如何把握住继续学习的方法。二,教学效果优劣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综合能力。这里可将并非滥教充数者分出三个品级:下品者,教学生怎样去画,只去学习某种作画...
[详细+]
2011/11/05 09:08:0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素描与水墨
我们这代人大都进过美院大门,受到的都是相对严格的素描训练。不管是光影素描还是结构素描,都是经过素描和线描的训练才转向水墨画的。所以,免不了会在作品中带有明显的素描影子。从素描向水墨的转换是个艰难的过程。不能把素描与水墨的转换理解为用水墨画素描,这只是改变了工具。我们要利用学到的素描功底来实现水墨的表现力。先改变观察方法,把线先突出和利用起来,然后再从线和面的形体结构去转换水墨表现的语言形式,最后彻底放弃素描。每个人基本上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在素描向水墨转变的过程中,在对线和结构的理解中感悟并提炼概括出语言形式,这就形成了自己的形式语言。这种形式语言再经过提炼,完善明确,就逐渐确立了自己的风格。 素描是从西方引进来的舶来品,与传统的线描有着根本区别。西画重体积,中国画讲平...
[详细+]
2011/11/04 16:07:3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名家小品》序言
创作之余我经常练小品,别人在创作里往往想承载很多的东西,总想把它弄得厚重一些,将那些悲壮的、崇高的、理性的要素浓密地涂抹一层又一层,而在我的小品里却是轻松和随意。这看起来似乎是生命的终极目标。那些普通人在追求生命质量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常常让我莫名地感动。他们或许有太多的困境,但他们善于释放生活的重负。所谓人生,也许就是斗斗鸡,耍耍猴,喝一盅小酒那么简单。田野放牧,饮酒聊天……这一切,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这都与我的人生经历有关。 我曾请朋友治印一方,印文为“瀍水人”。瀍水是条小河,它的发源地是孟津县,流经洛阳城北的邙山,由东关老城汇入洛水,相传为大禹治水的第一条河。童年时的瀍河很美,水清且浅,春夏猛涨,漫及堤岸。那时河的岸边有古柳、水车、菜园子。小河涨水可以抓到不少小...
[详细+]
2011/11/04 16:06:4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创 作 体 会
一、心情 “国家历史重大题材”我被指定画《九一八》,历时3年多。从接到任务开始,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幅画上。实际上2007年就开始动手,包括在国家图书馆查资料,咨询“九一八”专家,发动朋友广泛搜罗相关信息等。常常晚上想《九一八》的构图想到很晚,每一个人物都去想一遍,反复去想人物的可信度。这期间也经历了很多事情,家里的繁琐消耗了我很多精力,致使我不能专心画画。儿子川川那段时间学习不用功,考试不好,搞得心情很差。孩子有时候病了,一边陪他看医生,打针吃药,一边急着要回去赶紧画画,苦于分身乏术。看到孩子瘦弱的身体,心里感到很内疚。寒暑假期间,尽量抽空陪他到处走一走,带他去了泰山,西北等地。孩子转学到温洲后,打电话说学习有进步,很高兴,心情好,画画也顺利。孩子成绩慢慢地变得好起来...
[详细+]
2011/11/04 16:04: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都市杂想
几年前曾经有过画城市废墟的想法,可总是找不到表现的方法,所以也就一直没敢去画。刚调到北京时,晚上喜欢沿着钓鱼台宾馆胡墙外的林荫道散步,有次碰到一位老人告诉我诉我,这里是好地方,过去是皇上走的路,新中国成立前这周围全是破烂不堪的废墟和垃圾场,只有这块地是风水宝地。我当时想也许用不了多久,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眼前这一切也会变成废墟。 今年夏天到京西参加学习班。学习班的驻地离长安街一箭之遥,却是两个天地,从这里可以看到不远处高楼大厦一片生机,可这里却到处是垃圾,处处废墟,到处臭气熏天,治性病的小广告贴满大街小巷,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每次路过总萌发画画这种对比,画画这种垃圾里的城市的念头。 北京这几年扩建,拆除了不少老房子。有次我去荣宝斋,...
[详细+]
2011/11/04 16:03: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构成中的墨韵
在面对一张洁白的宣纸时,我往往是先泼上掺胶的水,再用重墨或焦墨根据水的去向皴上几笔,把自己构思的画面所需要留的空白留下来,然后从这墨的自然形态里寻找所需要的构成关系。再静下来去用心调整,动笔修改,即“找”。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张画创作之前先要在脑子里酝酿很长一段时间,有的甚至要去想许多年,然后再落实到画面上,就这样能把自己的想法画出六分就已经很难得了。 从泼墨中去找形象、找画面,这是在多年前创作《垄上人家》时就有的想法。当时一直想画树阴下一群农民在田间休息的画面,用这种先泼后找的方法很过瘾。在泼墨中去找虚实浓淡,找人物形象。但在人物处理上,因还是把头像、衣服、环境、道具分开来画,使画面的整体效果不能有机地结合并浑然一体。有一次,我在一堆作品中发现一幅画的一个角留在外...
[详细+]
2011/11/04 16:02: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洛阳亲友如相问
小时侯,我的童心总是与洛阳的小巷分不开的。我家住过的小巷因中州路的延伸而不复存在。我曾经认真勘测过我住过的小房的位置,它已经变成了公共汽车站。站在候车的乘客队伍里遥想当年。心里总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我家住过的小巷名叫中通巷,全是老民房,巷头巷尾不过300米,全是高低不平的石块路,下起雨来路滑得很。每家的门口都有一块大青石.每到中午和傍晚时分,人们就会端着饭碗聚集在一起,就像部队的点名那样准时。我很熟悉巷里的人,许多人的名字我至今还记得。虽然小巷人都属草芥小民,但在我的心目中,这里永远是温暖我的羽翼。“文革”中父母被斗时,是他们给了我难以忘怀的照顾和安慰。 瀍河是我和小伙伴的乐园。那时瀍河很美,水也很清。有古柳,有人家,有菜园,有水车,...
[详细+]
2011/11/04 16:01:2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