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对话:建构属于自己的艺术价值观
从感性的兴趣到理性的探索的过程我从来没有满足过,尤其对新鲜事物敏感,使我一直处于活力之中。只有超越自己,才能创造自己。我的艺术创作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创造中享受欢乐,在欢乐中不知不觉进行了艺术演变 傅军(以下简称“傅”)通常来说,欣赏者首先通过作品认识或喜爱一个画家,这个阶段其实是比较感性的。之后,这种认识和喜爱会驱使他们想要知道有关这个画家更多的东西,比如,人生经历、创作观念……尤其对于你这样的画家,由写实主义出发,走向形式主义,接着迈向抽象主义,这种艺术历程在你这一代画家中还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有这样的艺术演变? 周长江(以下简称“周”)我觉得如果能称得上是艺术家的话,他首先是一个富于感性的人,尤其是对于客体的微妙关系的感悟力和对外界总体趋势的超前洞察把握...
[详细+]
2012/01/06 10:19: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此人有趣
闲言不讲,只表此人: 振铎性烈,说话气粗,每每开会发言,总是激动万分,像是在跟十个人吵架、一百个人辩论。其实,会上没有人同他叫板,什么事都没发生,就是气盛!他常常在讲到最高亢处便语无伦次,然后稍加停顿,像是在自问,又像是问在座:“嗨,我刚才说什么来着?”这突然的失忆,有种无意的幽默……我倒是很喜欢他这种情绪大于理智,嗓门高于内容的“满嘴放炮”,虽前言不搭后语,虽有时不知所云,但很少大话,更无假话,也说不出官话,听起来有点费劲,但能入耳,是对会场上的那股装腔作势的学究儿气与学阀风的一种消解,好玩。 众所周知,振铎“不完整”,右看雄强健壮,左观一臂缺失,可他极自信,这自信来自自尊自强。 24年前,我同他在郑州火车站赶车,站外广场上,真假乞丐无数,缺胳膊少腿...
[详细+]
2012/01/05 15:47: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走进故园-王怀庆艺术展》自述
走进故园--走出故园--故园关于“走进故园”与“走出故园”,我想“进出”只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节段。“进”—人已在“园”外,“出”—人正在“园”中,对“故园”而言,艺术家应该是一个多次“进出”往复,来往自由的行者。苏州以“园”为荣,取“走进故园”为题,也算是与“此时此地”的结合。 “故园”含义三解,有趣有义。可大可小,大到精神的栖地,小到游玩的园林。但我想不必切割的太清。 如果说1986年“故园”一画的产生,是当时处境心境及多年学养与艺术追求,对身在其中的历史空间,生命空间,思想空间的直接和突发的表述,那么1989年,我从美回国后,又一次放大“故园”一画,就决非是“再画一遍”和简单“拷贝”的行为了。因为此时此刻,我以分明地理性地感到,“故园”对我是一条“路”—一条可以对自身...
[详细+]
2012/01/05 15:23: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香如故”记祝大年先生
考进大学已两年,我根本不知道,也从来没见过,在学院里有这么一个老师。 直到1966年“文革”时,在整理校方解放后的“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中,方知在57年有一个毫无“罪行”,只为“充数”被划为“右派”的老师,叫祝大年。 世上竟有这样无中生有的不白之冤? 世上竟有这样无缘无故的倒霉之人? 在他的档案中,早已是句号的问题,却在我心里变成了不解的问号⋯⋯ 十三年后,我再度跨入中央工艺美院的大门,系里告知:我的硕士生导师,就是祝大年先生。 不知是一种什么心理:我愿意,我庆幸,做他的学生。 他,修长的身材,整洁的衣...
[详细+]
2012/01/05 15:22: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自述故园
关于“走进故园”与“走出故园”,我想“进出”只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节段。“进”——人已在“园”外,“出”——人正在“园”中,对“故园”而言,艺术家应该是一个多次“进出”往复,来往自由的行者。再说,苏州以“园”为荣,取“走进故园”为题,也算是与“此时此地”的结合。 “故园”含义三解,有趣有义。可大可小,大到精神的栖地,小到游玩的园林。但我想不必切割的太清。 如果说1986年“故园”一画的产生,是当时处境心境及多年学养与艺术追求,对身在其中的历史空间,生命空间,思想空间的直接和突发的表述,那么1989年,我从美回国后,又一次放大“故园”一画,就决非是“再画一遍”和简单“拷贝”的行为了。因为此时此刻,我以分明地理性地感到,“故园”对我是一条“路”——一条可以对自身...
[详细+]
2012/01/05 15:21: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吴冠中先生与十个问题
在中国,还没有一个艺术家象吴冠中先生一样,能把自己的艺术观点、创作心路、审美品格及生命感悟叙述的不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富于学术上的精准与文采上的到位。他的这种特质,常使后评者感到一种画蛇添足的尴尬。为避免这种窘境,在此暂不过多评论先生的作品与文章,只想提出由吴冠中先生的存在与成功,激发出中国当今许多令人思考的文化问题,我想,这也许是吴冠中先生的“意义”之一。 一、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真正有知识的不多,有胆量的更少,象吴先生这样仗义执言,实话实说的人,凤毛麟角,他的这种“勇敢”是性格使然,还是品格所致?这种勇敢与无畏倒底是在捍卫什么? 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美盲要比文盲多”“培养慧眼比煅炼巧手重要”,这些一针见血的观点,对于一个低俗的文化时代和一...
[详细+]
2012/01/05 15:21: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翰墨春晓--中国着名书画家作品全国巡回展”背景介绍
笔墨随时代,丹青谱新章。正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之际,中国美术家官方网会同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中华文化促进会书画艺委会,以“翰墨春晓”为主题,组织中国当代着名书画家230余幅作品在全国巡回展,展示艺术家们以艺术为桥梁,以书画为纽带,与时代同行,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情,反映社会生活、描绘时代风采的精湛艺术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传播“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春天到来的喜讯。现把这次参加巡展的书画艺术家的精品结集成册,易于大家信手翻阅欣赏或珍其收藏。 中国美术家官方网是国内唯一的美术门户网站,自2002年创办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主张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发挥网络优势,为广大美术家、美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提供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书画艺...
[详细+]
2011/12/31 02:12: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三)
箴言(一) 小时候在蓟县,我常跟姥姥去城里的一个寺庙,叫独乐寺。寺里有泥塑的菩萨像,十八九米高,一直矗立到大殿顶上去。寺庙的墙上有一圈壁画。我经常看这些菩萨、壁画,回家就找些纸描画,还和泥捏自己的玩意。过年过节大人做花馍,我也照着捏小猫、小狗、小鸟。再大一点,上小学,写大字,有墨有砚了,我又着迷砚台上雕的花花草草,专找那没雕的素砚,拿铅笔刀刻,搞不清刻的什么,就那么刻了磨磨了刻。正式学美术之前我就那么瞎琢磨瞎玩,50年代初,捡了个雷管玩,炸了,左手没了。 这时候我知道自己好多事情不能做了,虽然是小孩,但也隐隐感到这个事情很重要。走在大街上,别人看了说,这孩子将来干什么啊,摆个摊弄个秤都不行呀,麻烦了。自己想想是挺麻烦的。一只手能写字,不行了当个作家,要不当个诗人,嘴巴没...
[详细+]
2011/11/08 15:53: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二)
出去看看 1989年底我去美国,到1991年初回国。去美国说是偶然,但也是一个愿望,因为八十年代国内的油画创作面临好多问题,很多青年人对国外的东西形成了一种追逐的潮流。中国的现代化明显是以西方为标准,理论界组织专门的班子翻译西方的现代文艺理论。开放了,也有了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出去的人很多,形成了一种出国潮,出去的人经常有信息反馈到国内。当时有个画家带信给国内,大意是说画油画的人,在中国看不到原作,是画不成油画的。我觉得是开玩笑,心里想,这就是工具和材料的问题,怎么叫不能画呢,你要说不能画和欧洲一样的油画,这我相信,要说不能画油画这不开玩笑吗,人家欧洲人还能拿着毛笔鼓捣出些挺好的东西嘛!工具材料谁都能用,欧洲人的使法,我可以不那么使呀,客观世界相同的手段多了,起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各具特色的人...
[详细+]
2011/11/08 15:53: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一)
工作 美院毕业以后我就到了美术公司。那时候正清查“5·16”,部队来要人的时候,所有胳膊腿儿健全、有劳动力的人,包括当时的运动骨干,都必须要去。又因为在那里做的是部队下属的农业、工业上的活,劳动强度很大,我这种情况人家一看,缺只手肯定不行,跟“5.16”也没有什么关系,是游离于运动之外的逍遥派。河南人一看,不要,北京开始也不要,后来军宣队就跟北京这边说,你们要的这些人里,必须搭着这个人,因为他有北京户口,外头不要,你北京市再不安排往哪安排。正好美术公司画领袖像的任务量很大,缺人手,就把我要去了,还要了一部分搞雕塑的人。 我1968年到公司,工作其实很单纯,运动中的会当然得开,但公司是以生产为主,所谓生产就是给天安门广场周边以及外省市绘制毛主席像。天安门城楼里那个像就是专...
[详细+]
2011/11/08 15:51: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