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默耕堂笔记 国选自述
1948年冬,正值辽沈战役之中,长春已被林彪部队围困数月之久,城内陷入粮荒和混乱之中。这一年的农历2月22日,我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西四马路家中。当时母亲已无奶水喂养刚刚出生的我,只能以凉水充饥,就在生命奄奄一息之时,巧遇到一位战乱中失去孩子的母亲,从她那里得到奶水的喂养,使我又活了过来。不幸之幸经常陪伴左右,实乃大幸是也。 家父李文森,字植甫,祖籍河北省三河县。十几岁离家到北京古玩行业学徒。三十余岁与人合伙,在长春市开了一家古玩店“金石斋”。当时,店中收藏颇丰,十几件满洲国皇宫中流落民间的中国古代书画,如宋、元、明、清等名家作品,其中,宋徵宗《柳鸦芦雁图》、王冼《渔村小雪图》为镇店之宝。据家父生前讲,1951年初的一日,东北文物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使用威胁等手段,强行将数件宋、元、明时期的古代书画掠去。...
[详细+]
2012/04/24 11:51:2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默耕堂笔记 我的艺术理想
我自幼喜爱绘画,十余岁时便在北京“少年宫”国画班正规学习,时至今算来,已经走过了五十个春秋的学艺历程。回首往事,难以言表,因为,我深知我选择一项既愉悦亦艰辛的事业,所以,我无怨无悔。 艺术的本质是独具个性化的创造,艺术的责任是弃恶扬善,对真、善、美的弘扬,是对大自然一切生灵之美的赞颂。艺术工作者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优秀艺术其内涵丰富,达到一定高度,便会上升至精神层面。一切高级艺术的表现,达到高境界均如此。 艺术与人相同,人分贵贱等级之差异。艺术亦然,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均因人之不同而不同。一般从艺者,均为生活之需,以吃饭为首要。如果从艺者对其亦有精神上追求,那么,艺术的神圣便在其中呈现。中外的先贤大师们的艺术表现,均可见到甚高妙和神奇。 真正艺术者的理想,大多实施于...
[详细+]
2012/04/24 11:50:3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水墨画的传统与个性
传统与个性,当我看到这个命题时,第一感觉似乎又是老生常谈,又是一个哲学中的辩证关系问题,传统与个性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作为一名年轻的绘画创作者,只有深刻的思考这个命题,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使自己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不至于盲从,不至于迷途。想得最多的是传统绘画有什么现代意义?这个问题又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因为你可以轻易地用一个“有意义”或“没意义”来回答。说它复杂,你可能会问,传统绘画是指什么?现代意义又是在什么层面上所讲的意义?都后现代了,还讲什么传统不传统的,真是老古董......。 从《现代汉语辞典》中知道,传统是时代相传,具有特色的社会因素,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个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征,但要分析和掌握“...
[详细+]
2012/04/24 10:43: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水墨人物画的心得
近年关于水墨人物画的价值、前途和命运,它的语言、形式和技巧……各家各派,众说纷纭。我自己在学习和创作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过程中,也不断吸取和思考,有了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水墨人物画的创作者,应了解其历史以及现状,才能在纷繁的大潮中不失方向,不走弯路。 中国画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水墨写意人物画乃其重要组成,宋代梁楷《泼墨仙人》的天才创造后,成了难以超越的高峰,多是由于文人雅士们更希望在大自然中寄托情感,山水和花鸟画蓬勃起来,而水墨人物画的积淀确薄弱,这是极大的遗憾,但是这也使水墨人物画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使人们对于水墨人物画的突破抱有更多的期望,这也许是现代人物画家的庆幸吧。 水墨人物画的真正发展,也就是二十世纪才开始的,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有像现代这样流派众多、百花齐放,表现形式也从来没有像...
[详细+]
2012/04/24 10:42: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学书感言
书法不是我的本职,但却是最令我牵肠挂肚的事情,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二十多年来,无论处在任何环境都没有放弃对书法的学习探索,每天利用有限的时间在有限的空间临池洗砚,去追索文字初始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任笔墨恣情地在宣纸上驰骋、歌舞。在我的心里,书法是有韵的诗词、无声的音乐、静止的舞蹈。面对二王书法感觉如对至尊,多年来却总是难以学到真髓,无论是以王羲之、孙过庭或怀素为基础的习作还是近年来的草书作品,无不是我把生活中无处释放的东西付诸了笔墨,在古人的作品中努力去感受他们的精神所在。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书法家笔下的线,其实就是自己心底流淌着的血”。书法是人学,书品即人品,书法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只局限于艺术领域,它贯穿在所有的物质与人文之中,它有时是文化的有时还是哲学的,当一个人的书法修炼到很高境界时,他对文化...
[详细+]
2012/03/21 11:52: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写出纯粹的我
这些年习惯让我常常用写字来对付喜悦与孤独。 日子就是一个又一个在不同色彩宣纸中度过的,手头常翻<怀素自叙帖>,《王羲之草书》等字贴.还有著名佛典《金刚经》,案上有笔有墨,一切都很现成,但写着写着我越发感觉到我所追求和获得的状态并不是我性格的真实再现,我比不上众多人的聪明和博大,只愿真真实实坦坦诚诚地面对一切。六祖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恬淡寡欲、洗尽铅华是他们所告诉我的。我渐渐发现,那不可言传的空灵和简约之气息,月下的钟声和明亮的无言,以及诗意化的回归,才是我的追求。我深深地、虔诚地感受着他们的寂寞情怀和若有若无。多年来,我的灵魂静守在清净无为的庄园,笔墨置于淡雅虚空的平台,练心为上练笔次之。感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让每一次写字都成为精神上的远游和心灵...
[详细+]
2012/03/21 11:51: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世界第一黄色瀑布——壶口瀑布
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安排下,我们从西安到延安7月8日又来到久闻的世界第一黄河瀑布。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像一条巨龙腾空而来,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峡谷里。壶口瀑布就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秦晋峡谷的中段,是黄河中游最险要的河段。河水流经壶口时,落差高达四十多米,洪水期流量约为每秒九千立方米,是黄河上惟一的大瀑布。就其落差而言,在国内是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当时,到达黄河壶口的路途虽然不算畅达,但由于它的名气,又由于它被印刷在新版50元人民币的票面上,因此黄河壶口瀑布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再是陌生的地方。时至夏季,游人如织。还在十几里之外时,就能看见瀑布上空弥漫的雾气,当人们走近它时,瀑布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响似山崩地裂,此时的瀑布横溢,洪峰滔天,浊浪排空,势不可挡。听说在不同的季节会出现...
[详细+]
2012/03/21 11:50: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西藏 我忘不了你 文/王凯英
甲申初夏,我欣喜地接到去西藏考察的通知,没有半点的犹豫便加入到赴藏的队伍当中。自成都登上空中快客,心跳便开始加快。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适应西藏的高原环境。俯瞰世界屋脊的莽莽山海,我想,当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入藏走了近三年时间,今天的空中之路让我不到两小时就能抵达遥远的梦境,只愿不要负我此行。 从贡嘎机场到拉萨市约100公里的路程,大巴行驶在雅鲁藏布江边的一级公路线上,冈底斯山脉蜿蜒相伴,西行40多公里时眼前出现了横跨雅鲁藏布江的曲水大桥,导游先生告诉我们,这座桥是雅鲁藏布江上三座大桥中的一座,是连接三条公路的纽带,因此昼夜有军队守卫。 在距离拉萨市不远处,导游指给我们看雕刻在山岩上的一幅巨大的佛像。据说,被元朝汗王忽必烈拜为国师的八思巴,从北京返回萨迦寺时路过这里,随身携带的释迦牟尼佛像说起话来:“...
[详细+]
2012/03/21 11:49: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寄至味于澹泊
——试析陈天强的艺术理想 苏轼评价柳宗元的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淡泊”实是美之极至,而“至味”则是“淡泊”之美的远韵,二者构成了“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的中国艺术审美范式。何为“淡”?“质任自然,是之谓淡”(董其昌语),就是自然天真,“澹(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同乎无欲,是谓素朴”(《庄子》),淡然之美亦即朴素之美。在庄子看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自然本色)是最高的美。于是,“以淡为宗”(董其昌语)逐渐成为中国书画家的艺术理想,油画家陈天强正是其中的一位。 从陈天强教授几十年的油画创作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油画家的用心之处。早年,他曾系统地接受西方写实油画的专业训练,并“表现出造型与色彩方面的优秀天赋,其中整体的把握事物...
[详细+]
2012/03/20 15:06: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关于国画创新 文/舒春光
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围绕中国画创新问题争论不休。争论的原因是历史悠久的中国画,发展到近现代,出现了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争论的焦点是中国画是否要创新及怎么创新的问题。 最早提出改造中国画的人是康有为和陈独秀,此后画家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石鲁、刘国松等画家,都是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的口号与主张,在中国画家中绝大多数不持疑议,但因各自的理解不同,因而争论不断。 关于国画创新争论大致有这么几次: 20年代齐白石的画在北平被一些人贬为“旁门左道”。 40年代末,徐悲鸿在北平艺专执教期间,社会上一些人猛烈抨击他的画“不是国画”。 50年代,林风眠的画也被人扣上不...
[详细+]
2012/02/29 08:44: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