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无法忘却的感言
记得1958年我6岁时,父亲说带我去见一位著名的老画家,叫陈半丁爷爷。我高兴地跟着他去了。半丁先生离我家不远,在帘子胡同。半丁老人个子不高,两眼有神,非常高兴地接待了我们。父亲同他说了些什么现在已经记不得了,我只是东张西望地看着墙上挂着的画。不久我收到了半丁先生寄来一尺见方的《红梅》,父亲十分高兴地把此画挂到墙上,让我临摹。从这时开始,我对半丁先生有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无论在报刊杂志上,还是在荣宝斋看画时,我都会留意半丁先生的画作。 文革中看到小报上说半丁先生是反革命、反动权威……,那时我在想,如此慈善的老人怎么会是反革命呢? 1978年我调入北京画院,这是我艺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我如饥似渴地钻到画院资料室的库房中翻阅画册资料。那时我才知道,半丁先生已经在几年前含恨...
[详细+]
2012/05/18 09:23: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真情与遐想——王绿霞作品赏析
坎坷和磨难往往会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艺术家的风格同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 绿霞在我们家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比我小一岁。儿童时代每到星期天我俩一同去少年宫学习绘画,那时她创作了许多儿童画并获得了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 她15岁时就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几年后又转到河南辉县插队打石头,10年的艰苦磨练,使她锻炼成执着和坚毅的性格,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大学,从此走上了创作之路。 也许是她的特殊经历,也许是她对民间艺术的特殊喜爱,并以人文关怀的精神去观察生活,才有了她自己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评价艺术的标准是多样的,但注重精神的情感往往比画法更重要,困为有了真实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别人,绿霞在创作中注入了她农村生活...
[详细+]
2012/05/18 09:23: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沉静中思索,寂寞中升华
我在林中漫步,静听松风在耳边掠过;我在瀑布溪边小憩,感受到震撼心灵的狂吼与潺潺流水的细语之声;我在湖边冥思静坐,一片寂静中体悟大自然的气息。大自然的美进入我的心田,使我沉静、遐思,感到心灵自由的真趣和怀古幽情的沉思。 在当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使自己得到欲望中的满足。生活富裕了,但人们又觉得缺少了什么?于是又急匆匆奔向山林、原野,寻找失去的东西,使自己浮躁的心得到一分安闲,以求一种心里平衡。空寂、旷达、淡泊、宁静和至静之极的境界是古人先贤所追求的境界。沉静中才能有所悟,寂寞中才能得到精神升华,自己是否缺少这种境界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是互相映衬的。人们对自然敞开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悟自然与人生,产生了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
[详细+]
2012/05/18 09:22: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在大自然中提炼美
认识耀林很多年,常看到他在报刊上发表的画作和文章,笔锋锐利,作品不俗,是一位用思想画画的艺术家。最近,他拿给我新印的两本册子,一本是他的油画新作,另一本是他的水墨画。每幅作品旁边还有他写的简短创作随笔,通过这些文字,令人可以看到他画面背后更深层的艺术思考,以及每件作品的创作由来,既有学术价值,也较立体地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 实际上,耀林的艺术实践涉猎很广,他同时画油画、中国水墨画,他写书法、写文章,关注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他对中国画的笔墨和审美精神,以及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观念、造型规律和形式美感,都有扎实的研究。这为他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艺术、更深入地创作绘画,打下了丰厚的基础。耀林的绘画题材集中在风景画,油画中的海潮、江河、山川、草原,大气磅礴,意境悠远,春夏秋冬和晨夕变化的色彩丰富而厚...
[详细+]
2012/05/18 09:21: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爱大自然
这几年到祖国的西藏、新疆及大江南北写生,体验生活,寻找感受,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生活感受何等重要。艺术需要真诚,现在很多画家不愿意去下“傻功夫”更多地注重“观念的更新”“鲜明的风格”“领导新潮流”的位置,这些对画家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力,被认为是“捷径”,能迅速成名成家,于是急功近利,追求时髦,这自然产生新的危机。 一个艺术家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完善提高,才是成熟的标志。三心二意,随着风潮、市场跑不可取。只有站稳脚跟,走自己的路才见到曙光。创造一种形式并不难,难的是形式中的丰富内涵。真正的风格,是画家内心世界的自然反映,他所创造的独特意境,特殊的生活感受,即使用一枝笔,也能画出别人无法达到的作品来。他们靠的是千锤百炼,反省我们:是不是下的功夫太少了,想得到的东西太多了呢? 我...
[详细+]
2012/05/18 09:21: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回归自然
我六岁开始学画至今,无缘进入艺术院校学画,饱尝学习艺术的艰辛。但我又十分幸运,四十年来受到众多艺术前辈们和同行画友们的教诲,又能在北京画院这样难得的环境中学习创作。 画家需要真诚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我在同大自然对话中,体悟着干变万化的现实世界。我与古人、前辈们会心,从中寻找他们艺术道路中的足迹和规律;我与同辈画友交心,从中把握这个时代的主旋;我与青年画家谈心,从中发现他们艺术中的闪光点激励自己。 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社会工作,时刻在干扰着自己的创作,这是一个永远不好解决的难题。 作画需要沉静,任何杂念和浮躁都能从画面上反映出来。心静平和,摒除妄念,潜心研究,才能逐渐有所进步,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 艺术之路,越走越难。 ...
[详细+]
2012/05/18 09:20: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浅议水墨人物画与陕西书画艺术的复兴
每每静观五代南唐江南人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心里总会蓦地有那么一种莫名的悠然与感动。这幅情节性的长篇叙事巨制,不仅以恢宏的自然切换场景,翔实地再现了当时宫廷贵族耽于靡费的真切情形;而且从晚宴的一整套极品玩味中,反映了一隅偏安水乡社会的繁华与富庶;更主要的是这幅品极性的生活画面,以极工整的线条、颇深重的设色,对人物的瞬间形态与神情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从而准确而精到地揭示了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移生动质”、“凝神定照”、“神制形从”、“品物流笔”等这些中国画论中的秘笈要诀,都一一在这里有着最充分的展现。妙契自然,和谐生活,从品极而成为极品,便是这幅表
[详细+]
2012/05/17 11:34: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精耕细作 厚积薄发
——王西京谈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个地域的发展,只有变成一种文化才能持久。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性的工作实践中,努力使自己的认识与经验上升到观念与文化的层面上,社会发展才能收到显著的成效。陕西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是陕西的优势,也是陕西的荣耀,但多少年来,陕西的文化发展一直受到经济的制约,许多基础设施落后于全国,经费不足的现状一直是陕西文艺界的一大困扰。经济的发展应该和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实现陕西“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树立“文化立省、文化立市”的观念至重要。未来陕西发展规划中,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加大力度抓文化事
[详细+]
2012/05/17 11:33:0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刘大为:现实主义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美术》杂志召开的“现实主义”学术研讨会非常及时。在座的都是著名的理论家、艺术家,对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现实主义现在所处的形势——应该叫严峻的形势——都非常关心,都有很高的见解,使研讨会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有思想深度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实主义作为绘画当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应该也必然在今后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它却受到了冷落和排斥。在不健康的思潮泛滥下,最受打击的就是现实主义、写实主义。而现实主义在绘画艺术中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并且是需要接受严格的基本功训练的。虽然现实主义在文革期间受到政治化的影响,但这不是现实主义本身
[详细+]
2012/05/14 09:46: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十年磨一剑 已是出鞘时
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万寿路警卫局宾馆开会时,警卫部队的领导曾向我说起,警卫局里有个战士喜欢画画,是个“小”画家,给您推荐当个学生吧。会议期间我约张道兴老师说:“走,看看去”。就这样初识了军人画家李振军。李振军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很帅气,骨子里透着一种执着和韧劲,他的画也很有灵气,素描和色彩都有很好的基础,尤其是他的一组山水画“高原陕北系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闲聊间,知他入伍前曾在他的老家县文化馆工作,入伍时,他是新兵中唯一一个携带着画夹来到部队的,属特长兵入伍。后来他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自然也就成了我的学生。几年的专业学习以及系统的艺术训练和艺术实践,为李振军走向绘画创作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建军65周年时,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八届全军美展上,他的参展作品《东方风来》入展,并受到广泛好评,该作品以大红的确...
[详细+]
2012/05/14 09:45: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