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潇洒是一种境界
曹无只比我大一岁,我们相识近三十年,如同兄弟。我俩曾经一起开车去西藏写生,在怒江边的公路上遇险,可幸的是有惊无险。我们三次去敦煌,在鸣沙山上嬉戏打闹,在三亚的海上品尝海鲜,谈论书画?? 与他一同出行是件快乐之事,到处是他的朋友,到处都有人请他喝酒,那时他的酒量曾把祁连山的裕固族兄弟们喝得东倒西歪,他在西北划拳,他那狡猾的小眼睛中露出的睿智使对方连连喝酒;喝到兴头上,他还会给大家跳上一段《白毛女》,笑得我们直不起腰来。他乐于助人,豪爽、仗义、乐观通达,在他身上好像没有愁事,吃完午饭,坐在沙发上一起聊天,没几分钟他就会鼾声如雷了??他就是这样我行我素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前年秋天他打电话给我,说租了五十亩地让我去看看,走进那建好围墙的大院子,是一幅田园景象,地上种的大白菜、...
[详细+]
2012/05/18 14:11: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执着的寻觅
今年,北京画院的画家们要去西藏写生。临行十几天前,我有事要找小可,便给刘莹打电话,她说哥已在西藏等大家了。我开玩笑地说:“刘莹,你要小心了,哥在西藏一定有情人!否则他为什么每年都要去西藏呢?”刘莹听后哈哈大笑。 的确,小可兄自八十年代以来二十几次到过西藏。他的心系在青藏高原,留在高原,情愫未了。在他眼里,青藏高原像个宝库,发掘不完;青藏高原又像情人眼里的西施,越看越爱;又像梦中的情人,蒙着面纱不让人看清全貌,等着他去寻觅。在小可看来每一次西藏之行都是那么期待,那么激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灵魂的震撼,一次顶礼的膜拜,一次净化心胸的旅程。他如同一步步磕着长头的信徒,本着一颗对艺术的虔诚之心,忍受着由此带来的苦痛和艰辛,向往着心中的艺术圣殿而进行一次次的跋涉。 ...
[详细+]
2012/05/18 09:39: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王明明:两岸艺术家合作有碰撞有默契
《新富春山居图》具有现代富春山的时代特色 雅昌艺术网:《新富春山居图》和之前的富春山居图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王明明:这幅画(富春山居图)应该出现过很多次,比如张择端画过,到明代仇英也画过,他画的是表达明代的生活方式和他当时的社会。因为从去年(2010)温总理提出来《富春山居》与“海峡两岸”的话题,到今年真正的合璧,当代艺术家对这个也非常有反响,很多画家也在画,所以从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馆策划这次的手卷来说,也是基于艺术家对于总理提议海峡两岸一个热烈的反响。
[详细+]
2012/05/18 09:39: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王明明谈“黄宾虹与林散之、李可染艺术展”
北京画院与浙江美术馆有一个交流项目,让“北齐南黄”这两座中国画高峰走出各自的地域—“齐白石”南下杭州,“黄宾虹”北上北京。就这样,“黄宾虹”走进北京画院,伴随在黄宾虹左右的,还有林散之和李可染。这是一道醇厚的艺术风景!谈起这道风景,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言下滔滔。 记者:请您谈谈黄宾虹在今天的意义。 王明明:黄宾虹的艺术在其生前和身后的一长段时间一直不为人理解,直到上世纪90年代,经历“文革”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批判,“85新潮”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狂热追捧之后,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传统,向传统回归
[详细+]
2012/05/18 09:36: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王明明:研究传统精髓 重建中国人的道德标准
王明明院长关心于“十二五”文化大繁荣之中如何扎扎实实做些文化建设的工作。他表示应将精神文明建设与传统文化精髓将结合,比如说现在诚信的丧失成为社会面临的问题,其实在传统文化中讲诚信是中国人的美德。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没有矛盾,作为中国人几千年传统的理念是应当弘扬和继承的,应当对这些思想进行深入研究,重建中国人的道德标准。 在几十年的运动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丢掉了东西太多,应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来重新确立中国人的自信心。
[详细+]
2012/05/18 09:34: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王明明:充实的寂寞 自信的孤独
记得七十年代初,我搞版画创作时,徐匡先生的作品曾是我反复学习的范本,那时我就想去请教他,但无缘相识。 在“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的展览会上,我看到徐匡先生创作的一批独版画,激动不已。我请阿鸽把我介绍给徐匡先生。我握住他的手真诚地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 一个多月后,徐匡的展览筹备就绪。开幕的前一天,我与徐匡、阿鸽长谈了近三个小时。我们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开怀畅谈,从写生谈到创作,从对艺术的态度谈到人生的感悟,心灵的沟通使我们俩感到十分愉快。阿鸽说从未见过徐匡谈过这么多的话。徐匡也感到奇怪,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感到还有很多话要说,意犹未尽。我自己十分高兴和满足,因为我受益匪浅。 ...
[详细+]
2012/05/18 09:33: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追求心中的闲和严静
我五岁开始学画。那时父亲说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于是让我临欧阳询的《九成宫》。我把临的字拿给苦禅先生看,他先把纸翻到背后看看是否力透纸背,后告诉我用笔的方法。“文革”时无法画画,我每天在家中练字,先后临了颜真卿的《多宝塔》、汉代的《礼器碑》、《曹全碑》,以及《圣教序》等,并经常请教徐之谦先生,他教我认识各种字体的间架结构与书写规律。顿立夫先生住在我家对门,我常去他家看他治印,请他讲叙张大千、王福厂先生的治学精神。后来又与父亲一起去拜访启功先生,在小乘巷的平房内听启先生讲传统书法和书法的结构关系,使我眼界大开。那时我在书法上只是用功,勤于练习。 在工厂十年中,我经常刷巨大的标语,刻钢板,出小报,写大字报,在全国各种展览中写不同字体的美术字和楷书,各种宣传工作锻炼了我,我自己也用心去做,边干边...
[详细+]
2012/05/18 09:31: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王明明谈周思聪的艺术人生
我们就要思考周思聪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了?第一点,她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大众的命运连在一起,实际上她所寄托的情感是看到的、关注的普普通通的人。并且她的为人处事也是这样,她对当官的人可以不屑一顾,对于一个普通的人,对司机、厨师等很多这样的普通人感觉很亲切,她具有一位艺术家最根本的气质,从她生活经历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这次展览中的速写,简简单单勾勒几笔,从幼儿园儿童到一个工人、一个农民,到她所关注的每一个人,实际上,她在体验这种生活、这种生命,和自己的经历进行结合,这是我们从精神方面去追求。我们在评论一个艺术家的时候,往往不从他的经历、他的体验去分析,我们只看画面的东西,这其实对我们的启示并不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们要研究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什么样的突变会使自己产生精神升华? ...
[详细+]
2012/05/18 09:29: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重温经典 感悟自然
编者按:8月10日至9月2日,“造化天工——吴作人写生作品展”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的重要展览之一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该展览以写生与创作的关系为出发点,以吴作人创作中的写生精品为主体,并配合部分成熟的创作精品进行专题性展出。展览强调学术性,反思当下中国画、油画创作中的问题。作品囊括了从上世纪30年代吴作人旅欧学习期间的素描习作,至80年代速写《巴黎卢浮宫》写生作品共90余幅。 第一次见到吴作人先生是在我9岁那年,当时我的一些儿童画开始在国内外展出,父亲特意领我去向吴先生请教。我们来到古观象台附近的一个四合院,吴先生亲
[详细+]
2012/05/18 09:28: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感知陈半丁
记得1958年我6岁时,父亲说带我去见一位著名的老画家,叫陈半丁爷爷。我高兴地跟着他去了。半丁先生离我家不远,在帘子胡同。半丁老人个子不高,两眼有神,非常高兴地接待了我们。父亲同他说了些什么现在已经记不得了,我只是东张西望地看着墙上挂着的画。不久我收到了半丁先生寄来一尺见方的《红梅》,父亲十分高兴地把此画挂到墙上,让我临摹。从这时开始,我对半丁先生有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无论在报刊杂志上,还是在荣宝斋看画时,我都会留意半丁先生的画作。 “文革”中看到小报上说半丁先生是反革命、反动权威……那时我在想,如此慈善的老人怎么会是反
[详细+]
2012/05/18 09:26: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