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我的作品《山河颂》
一个文明的城市,必然有着一部文明进步的历史,每个历史阶段的文明链环,又是由无数人类文化精英共同串联。走过600年风雨历程的天津,沧海桑田,人才辈出。建立天津人文纪念公园,以艺术的方式讴歌和彰显六个世纪以来,在津沽大地涌现出的代代英杰。激发和唤起当代天津人建设历史名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各界人民在建设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新天津的历史征程中,辉映着英杰、才俊的熠熠的光辉。讴歌六百年风流人物,建立人文纪念公园正是满足了在物质生活达到空前水准的今天,公众的精神心理需求,以园林景观和雕塑艺术的呈现方式,在人们于休闲娱乐之中完成了地域文化发展的一次历史溯源,在欣赏百名历
[详细+]
2012/05/30 17:33: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热”雕塑的“冷”思考
雕塑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语言样式,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雕塑作为实体,强调它的立体语言(长、宽、厚的概念),以其空间占有的独特表现力,曾经承载着记录历史、延续人类文明的重任。在人类历史上,作为物质文化遗产,雕塑艺术当属最经得起岁月考验和时光磨砺的艺术形态。然而雕塑这种艺术形态的革新和变化却最不明显,最具原始劳作痕迹。在几大造型艺术门类当中,雕塑最大程度上保有了传统手工艺的原初状态。石木雕刻的制作,如果不是由于机械因素的介入,它的制作方式,与我们先民的制作手段上有何区别?而铸铜雕塑的失蜡铸造方法,也已经延续了千百年……这只是从传统雕塑的技术层面谈起。
[详细+]
2012/05/30 17:23: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关于《孔》作品的创作理念
我的作品属于架上的独立性的作品,当我观看建筑物上开启的窗户时,当我看到地面上的沟眼时,当我凝视人们的目光时,我都能够体会出一份平静。这使我感受到了躁动的消失。我发现我可以把这种东西表现出来。那种空间收缩的感觉是非常自我的,封闭的,因此也越发能把作品表面上附着的躁动加以静化。一切都集中在孔洞之间。好像时间在凝固。平和得可以让人忘记呼吸。我想使我的作品表面上的躁动淡化,使之退出对作品外形的把握,让人从目光的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沉静。这些是我对我个人,可能也是对我们民族生存状态的一种理想性的表现。 我企盼人的平和,企盼人能深入到一个人应该深入的细节
[详细+]
2012/05/30 14:40:2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研修期间给雕塑系同仁的信
尊敬的各位兄弟们,大家好: 收到隋老炮的来信,倍感亲切,好似就在国内,读信时的声音就是老隋的声音,同时还在不断地重复着一些重要的词句,这是隋老炮的习惯,太亲切了。读了信不仅是亲切,在这亲切的背后,是大家对我的期望,这使我感到在这里的日子将更不容易过了,这不仅有Queso(奶酷)、Pan(面包)、Sqlchicha(香肠)、Cqfe(咖啡),而且还有非常自然和醇厚的Vinotinto(红葡萄酒),虽然还没有被完全的醉倒,但也差不多被这一系列的东西打倒了。的确如此“发展感熟,全面开花的纯种欧洲文明”实在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最彻底的资本主义虽然并不好,但资产阶段的文明和它在这文明的背后建立的社会秩序和风尚的确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不能比拟人,中国的文明从彻底的意义上讲是建立在专制条...
[详细+]
2012/05/30 14:37:3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路中自白
我认识的:“我” 我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自我15岁开始艺术学习的时候,我就笃信自己对周边环境的感受,而且凭借这些感受来展开自己的艺术想象、构思自己的艺术作品。直到今天我依然非常注重自己的感受,相信这种感受给我的生活带来的一切。 我不敢称自已是个中庸的人,但我一直欣赏这种生活态度,并试图把中庸作为自己生活的信条。虽然在感性的驱使下我经常做一些事后让我后悔的事,但我仍然特别敬仰那些非常中庸的人,虽然今天我身边的诱惑不断、冲突不断,但我还是刻意地驱赶不时传送来的诱惑、平熄内心的冲突,尽力去恪守中庸之道。
[详细+]
2012/05/30 14:36: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赵萌: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城市雕塑
序言: 中国城市雕塑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建设取得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小康社会已成功实现,未来三十年中国将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城市雕塑,必将迎来一个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时期。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城市雕塑回顾 (一)发展历程: 1、启蒙与推进 第一阶段:启蒙介入(20世纪80年代初——中后期) 城市雕塑概念的提出: 1982年,以刘开渠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雕塑家,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及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城市雕塑”的概念及发展主张。在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国城市雕...
[详细+]
2012/05/29 11:33:4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说中国画柳暗花明
中国画坛不平稳。 先是李小山说中国画穷途末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画家们也吃了一惊。细想想,大约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能说明中国画比以往茁壮强大,所以有点张口结舌。好不容易,找到黄秋园的画儿,力捧之,夸奖之,追封为中央美院教授头衔。老一辈人也是好心,不屑与小字辈争执是非,只是婉转地告诉青年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少年壮志不言愁,总不如天凉好个秋。年轻一代,少年气盛,不听老人言,不买这个账,他们自有说法。君不见楚骚、汉赋、唐诗、宋词曾当如何?今日也进了故纸堆。京剧两百年,算离得近的,艺术之高明,自不待说;影响之广泛,上至
[详细+]
2012/05/29 11:01: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 霍元甲像 》
《霍元甲像》创作说明程兵 针对实验性肖像雕塑创作这一命题,以及所塑造的具体人物—霍元甲鲜明的人物特征,选择表现手法是进入创作的首要任务。虽为探索性作品,但“意在像中,神在言外”的肖像雕塑本质仍是其精髓,选择表现形式也就万变不离其宗了。 先谈我眼中的主人公—霍元甲,作为中华武术精神之华表人物,其故事早已通过电影,文学等其它艺术形式有所表现,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相当深入。他以己之薄力,在那个备受列强凌辱的旧时代弘扬民族精神,值得后人敬仰和传承。 使融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富有文化意味,是我创作这件作品
[详细+]
2012/05/29 10:25: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山水画创作与时代精神
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与时代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当代社会,如果我们还都是去画古人那种逃避现实、归于山野、风花雪月,我觉得是不符合这个时代感觉的。艺术创作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有时代痕迹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出现的一批优秀画家和好作品,像石鲁的《转战陕北》、《南泥湾途中》,钱松喦的《红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娄山关》等,都代表了那个时代。这些作品体现了李可染先生提出的“为山河立传”的主张。20世纪前半段的大部分时间里,祖国的山河被侵略的战争给破坏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家有义务为新的建设、为祖国的大好山河立传。不仅仅是画家,科学家、政治家都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过。 对当代艺术家来说,我们要发扬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传统,但我认为还要有新的责任。我总结当今时代的这个责任就是:不但为山河立传,还要为...
[详细+]
2012/05/24 14:31: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画如其人
我是个平实就不大爱说话的人,写东西这事儿也实属是赶鸭子上架,我说句心里话,宁可画上几张画,也不愿写这几百字。可是,出书总是得有点文字,我就写点大白话吧,说说我对我自己的画的看法。 我画“北京风情”已过二十个年头了,可总感觉越画就越画不够。这期间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想起来画这个题材的?”我想这要从我上美院的时候说起。那时国画系教我们人物画的是姚有多先生和卢沉先生。姚先生强调的是要多画生活中的速写。卢沉先生要求的是用各种绘画技法表现你对生活的感受。两位先生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课上都放有他们自己的作品,让我们观摩。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卢沉先生的两组人物画,一组是“没骨”方法画的屈原等文人形象,文人画味道很足;另一组是用勾线上色的方法画的京城街头人物,看了这两组人物画,给了我很多的启...
[详细+]
2012/05/21 15:37:3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下一页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