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观点
寻觅生命的诗意
什么是花鸟画,它该怎么画……对这类问题,我早已失去求索的兴趣。这并非自命懂了,弄清楚了,而是因为画画令我获得最大的乐趣、令我得意忘形的,是通过画画,寻找这过程中的属于我生命的一种诗意。 这种诗意,到底该如何表述,我花了许多时间也说不出来!只是冥冥中感到,我在对大自然的草木——这些无言的生命观照时,它们总会不时唤起我心灵的呼应,唤起我的一番诗思,有时会成了我的小诗,成了散文句子,成了我的图画,但更多的却潜储于我的体内。这些潜藏的诗意,又不知会在什么时候,当我涂抹着画面时,突然与我邂逅笔端,构成我作画的喜悦!真有点“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况味。 我确信,这种诗意,绝对是属于我自己的。而且这种诗意正不断地引导我从世...
[详细+]
2011/10/29 14:29: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创作感言
我画水墨画,思考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朮在当今文化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尝试用实践拓展其表现域和表现力,并致力于推动这一传统艺术走进当代、走向世界的工作。 我爱水墨艺术,因为它蕴含着东方的哲理和美学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載体。欣赏和创作水墨之时,我沉醉其中,犹如回到了自已的精神家园。 物換星移,时代变迁,中國美朮正经历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进程,水墨画的变革创新是这一转型的关键课题。我相信伟大的传统应该在不断的革新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水墨画将不仅作为古典艺术之美而永存,更应以具有中國风格、中國气派的当代艺术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我怀着梦想,画着水墨画。 董小明 艺术家油画雕塑国画书画影像摄影照片鉴宝交易宝贝古懂钱币瓷器当代艺术艺术品视频...
[详细+]
2011/10/29 11:06: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画间断想
静,是自然的一种境界。 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静,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 无忧无虑,小园信步,心定神怡,坐看云起。这种愿望在缤纷杂乱的现代社会已近乎奢侈。 我的画多数是静态的,构图平稳,表情淡漠,但静中有动。这动可能来自飞起的窗帘,可能来自流淌的溪水,更可能来自人物的内心——心灵的悸动。 画境是心境的拍手折射。 怀旧,但并非一味怀旧,更非为怀旧而怀旧。用自己的眼睛发掘沉积的精粹,用自己的头脑思索淡忘的意味,每当有所得而用画笔将它们凝固到纸上时,心中的喜悦难以言传。 传统,决非仅指宋元明清的文人水墨。传统可追溯到上古岩画、仰韶彩陶、殷周青铜、汉唐壁画,传统可延伸到西北剪纸、江南灶头...
[详细+]
2011/10/28 17:28: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动静观
万物是动的,而心灵是静的。 静以睹物,静以观心,静以养志,静以写情。 绘画是静的艺术。 画家需要静,需要寂寞,需要孤独,尤其需要淡定从容,自然平和的心境。 工笔画家决不应缺少激情,决不应缺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诚;只是他们的工作要求严谨而遂密,所以更需要冷静思索,反复推敲,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将内在的感悟化做独特而精致的外在语言,才能成就鲜活而隽永的作品。 写意画家同样需要一颗沉静的心,旁人看来的信手拈来、一挥而就,不知是多少寒暑的孤独磨练!只有心如止水、沉寂如处无人之境方能练就“武林真功”。 当今社会,多浮...
[详细+]
2011/10/28 17:26: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伊斯坦布尔的海鸥
最近去了一趟土耳其,没有参加旅行团,纯自由行。 土耳其实在是个文化积累深厚的地方,从古希腊、罗马、拜占庭到奥斯曼帝国,遗迹比比皆是,丰富程度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土耳其连结欧亚,一个伊斯坦布尔就分属两个洲,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堪称独一无二。人们可以一天数次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来往两大洲,一些当地人说:“我住在亚洲,到欧洲去上班。”或是:“我在亚洲吃午饭,到欧洲吃晚饭。”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自由翱翔于海峡之上的海鸥,它们时而振翅高飞,时而展翅滑翔,时而并翅俯冲,时而拍翅点水;它们似乎把海风和浪花玩耍于股掌之中。 这儿的海鸥不怕人,常飞到你的餐桌旁讨吃的,有时又从你头顶快速掠过,是致敬?是问...
[详细+]
2011/10/28 17:26: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自言自语---关于中国画的几点思考
品格和职责 艺术家的基本品格是真诚,正如法官的基本品格是公正、记者的基本品格是客观一样。 前人将画分为能、妙、逸、神诸品,但在我看来,首先要是“真”品。离开了真诚,就无品可谈。 “真”是对艺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真乃“心象”之真而非“物象”之真。 “真、善、美”是人类的理想境界,也是艺术家的永恒追求。 艺术家的主要职责是创造,正如科学家家的主要职责是发现、企业家的主要职责是盈利一样。 离开了创造,就失去了艺术家存在的意义。 真...
[详细+]
2011/10/28 17:25: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未来中国美术教育五题
一、大趋势与大原则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进一步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今后一二十年,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深化改革,迅速地朝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迈进。文化艺术也将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进一步全面深入地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更为自觉地探索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这是“逆转型期”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大环境。 我国的艺术教育在建国后,尤其三中全会以来,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近些年的教改,既保留了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又改变了极左思想造成的狭隘与僵化。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展迅速,美术教育在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在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各大美术院校的现行结构基本上还未脱离旧的框架,在今后几十年,我国美...
[详细+]
2011/10/28 09:43: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领悟 自信 自觉
20世纪初以来,中国画的生存境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现代转型这一蕴含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时代课题,我们一直未能从中国画价值本体的角度给予回应。 中国画所遭遇的主要变化是:中国画不得不在截断了本土文化历史之流的特殊社会条件下更新转换,不得不在民族国家追赶现代化的特定历史时期里背离中国文化的深层价值。从晚清开始,“新”这个概念变得流行起来。“现代”、“摩登”概念的出现更伴随着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二分法。只有少数中国画家能够以中国固有文化演进的自律性作为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使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回到其文化本源上来确立其根本,以回应西方文化在文化深层价值领域的挑战。 中国近百年的美术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实践之出现与持续演进。其影响所及,使中国美术的...
[详细+]
2011/10/28 09:43: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写”和“意”的背后
刚刚听了几位先生的发言,觉得非常好。我想简单地说一两点很感性的想法。第一,就是我觉得这个“新写意”的展览的构想很好,这个构想应该说在当下中国画的发展前进过程中,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前两天我们在全国美展的总评委在评最后的金银铜审核奖项时,应该说在目前我们中国画的画家人数非常多,中青年的成长也非常快,普遍的水平也很好,这点是大家都很公认的,但是从展品的情况看也有一种不满足,或者说有一种遗憾之处,就是大家都为了尽可能入选全国美展,所以展品做的成份非常多,看起来很腻、比较匠气,展品看下来大家都觉得很累。这是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一个比较痛快的,舒畅地能够抒发自己心灵的作品几乎看不到。从这样的一种现实状况来看,“新写意”这个展览现在作为一个构想的提出,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确实在目前,我觉得如果说写意是一种画风的话,...
[详细+]
2011/10/28 09:42: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谈中国画笔墨
近百年来中国画领域都一直在讨论笔墨问题,前几年有很集中的讨论,吴冠中先生、张仃先生争论之后,香港专门开过一个关于笔墨问题的研讨会,这是在中国画界非常受关注的一件事。 我的看法是:笔墨是中国画传统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一整套形式语言体系,这套形式语言体系是中国文化大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式的视觉表达方式。之所以讲独一无二,是因为凡是绘画都离不开形体、色彩,也离不开基本的构图。形体、色彩、构图是全世界绘画所共同的要素,中国绘画也离不开。但是笔墨却是中国人所独有的,全世界其他民族的传统绘画中都没有的要素。所以,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的视觉方面的精神表达方式,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在传统绘画中是通过这套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的。 笔墨的独立 ...
[详细+]
2011/10/28 09:41: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艺术观点
/导航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