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名人访谈
艺术中国专访——杨飞云访谈(下)
艺术中国:您现在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如何协调绘画与行政事务、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杨飞云:我们很庆幸我们这一代赶上发展的时期,今天稍微好一点的画家日子都比较好过,不愁吃、不愁喝的,这样的一个时代,确实是很感恩的。但是本来想的是年龄大了可以轻松,年龄大了可以事少,而且也不用为基本的吃喝去奔波,但是却不行,好象事越来越多,家里的事、父母、孩子多了很多事,工作上慢慢的不能够像过去一样是个学生,躲在那些先生、躲在那些老人的后面,他们在前面干活,我们可以在那个地方悠闲一些,反过来你可以感觉到慢慢的担子移过来了,在家里面也要承担一些。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还有一点可能做油画院的工作,本来我是一个画家,我不适合做行政工作,没有想到,离开美院想着集中地在创作上做事情,但是来到这个地方又成立油画院不是...
[详细+]
2010/07/06 11:00: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孙其峰:“活着,就要能干活”
“孙其峰简介】 1920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县。早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曾先后从师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王友石、汪慎生等名家。擅山水、花鸟画、书法、篆刻,兼治画史画论,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绘画、工艺系主任,天津市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职。现为天津美术学院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市海河印社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院院委等职。 孙其峰是我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并擅长书法、篆刻,同时重视美术理论研究。1947年自国立北平艺专毕业之后,半个世纪以来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而今已是桃李满天下。 每天散步是孙老的习惯,“不管刮风下雨...
[详细+]
2010/07/06 10:59: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扎根传统 立定精神——王明明、王民德对谈录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采访者:王民德 画家只能在自然中发现诗意 王民德:这是你第一次将自己的花鸟画结集出版,很多人并不知道你曾经创作过大量的花鸟画,其实你在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的作品《晨曲》就是一幅花鸟画。从这次收入的花鸟画作品可以看出你对中国画各种技法形式的研究和极强的把握能力,那么你又怎样看“专精”与“博采”的关系呢? 王明明:其实作为画家来说,不要刻意为自己设定画种的限制。我们能把齐白石简单地界定为花鸟画家吗?当然不能,他的人物画、山水画同样达到了一个高度。像任伯年、徐悲鸿、傅抱石、黄胄等也同样如此,他们在涉猎的各种题材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画种或者一种题材上,对画家的成长...
[详细+]
2010/07/06 10:16: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专访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
听闻一直致力于研究与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北京画院,正在筹建一家以中国传统艺术为支点的美术馆,笔者走访了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与他共同探讨了画院美术馆的筹建初衷与展馆建设的构想。北京画院早在1957年便成立了,原名北京中国画院,是全国第一所画院。目前北京画院是全国集中专职画家最多的创作实体,近十余年来,北京画院在传统艺术领域异常活跃,举办了很多高水平的展览,也先后在美国、加拿大、罗马尼亚、日本和港台地区举办大型画展并参加国内外重要画展。而画院在文化艺术的普及和传播等公益事业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北京画院美术馆投资近五千万,占地4000多平米,是在北京市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全部资金来自于行政拨款。馆内的设施很完备,美术馆共有六层,包括三个大型展厅,其中一个展厅作为齐白石纪念馆,长...
[详细+]
2010/07/06 10:11: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青年周末与王华祥的访谈
青年周末记者曲慧与王华祥老师的访谈 曲:“喜入迷途”的主题是什么意思?迷途是什么?喜又在哪里? 王:15年前,我曾经写了那本叫做“将错就错”的书,其实那本书的文字很少,只有几千字。记得当时是河北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曹宝泉先生约我出版一本素描专集,书名好像叫做“王华祥素描集”或“ 名家素描集”之类,交稿时我在石家庄他的家中用了两天(好像是吧)写了书中的那些文字,我们商定了那本书的名字改为《将错就错》。当时出版社的领导还反对用这个名称,他们说,这哪像一个书名啊,这分明是一句成语嘛,我急了,态度非常坚决,如果不用此名,这书宁可不出了。在宝泉的努力下,社领导做了让步。宝泉在书中的编后语中预...
[详细+]
2010/07/05 17:57: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全球语境与中国图像——论90年代中国油画民间本土化思潮
90年代以来,以罗中立、韦尔申、宫立龙、段正渠、段建伟、王沂东、郑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家孜孜不倦地埋首于民间乡土题材的艺术创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当代艺术形成了一股可以称之为“民间本土化”的艺术思潮。这种思潮将中国艺术纳入到全球化语境当中进行阐释和创造,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深远。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中国艺术的文化身份和本土意识将会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民间本土化”思潮的研究尤为迫切。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双百”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多种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争奇斗艳,人道主义、浪漫主义、审美主义、现实主义、大众化与本土化思潮等等各种艺术潮流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些思潮中,...
[详细+]
2010/07/05 17:44: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全景画的壮丽与艰辛访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名誉院长宋惠民、原副院长李福来、教授张澎
全景画,被誉为绘画领域的“长城”。它源于西方并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但在我国它的出现却还是近20年的事。值得辽宁人骄傲的是,1986年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就出自鲁迅美术学院画家们不俗的手笔,并且从那时起,鲁美人仿佛一发而不可收,以绝对优势几乎包揽了国内所有全景画的创作,相继创作出《清川江畔围歼战》、《莱芜战役》、《郓城攻坚战》、《三大战役》、《井冈山革命斗争》、《赤壁之战》等等。在2004年首届中国壁画美术作品大展中,鲁美参展6幅全景画作品,荣获了7个大奖,4件艺术奖,2件优秀奖。另外还给鲁美领导颁发了特殊贡献奖。在第十届全国美术优秀作品展中,中国美术馆特用两个厅专题展出鲁迅美术学院全景画作品,同时全景画《赤壁之战》获得此次美展的金奖。这也是全景画首次获得的金奖。《赤壁之...
[详细+]
2010/07/05 17:44:1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刘大为专访
王子云先生写过一部艺术专著,名字叫《从长安到雅典》。几十年 后,中国当代一群影响非凡的画家和学者,云集西安美院西部美术馆, 在“首届中国美术金彩·长安论坛”上,共同探讨着一个重大的艺术命 题,即中国美术与世界艺术走向。正像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 为期盼的,“长安论坛”从首届开始,就要朝向这样的目标:打造中国 美术界一个经典论坛,推动中国美术从长安走向世界。 刘大为是我国当代艺术成就突出的画家之一,他的以反映北方少数 民族生活风情和重大历史题材的《漠上》、《马背上的民族》、《阳光 下》、《晚风》、《帕米尔婚礼》、《草原上的歌》等作品,已成为上 个世纪中国美术一份难...
[详细+]
2010/07/05 17:40: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谭平谈中国艺术高等教育
今日艺术网记者:当您作为一名学生,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学的专业的名字很有趣,叫“自由绘画”。这个“自由”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绘画,才能被称为自由绘画? 谭平:美术学院按传统的学科划分,分为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但是等当代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专业的划分就显得越来越模糊。这些变化都和人所关注的面有关系,也和整个艺术发展有关系,各个时代的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影响到教育。现在,大家意识到艺术原本就是很自由的,作为纯艺术,应该是没有目标的,即使有目标,也应该是在每个过程有一个目标。所以会出现名叫自由绘画的专业。 今日艺术网记者:您认为中国美院现在的氛围自由吗? 谭平:其实从总体来讲,近年来,中国美术院校的发展得已经...
[详细+]
2010/07/05 17:38: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素描对话——梅墨生与谭平
梅:对一件艺术品而言,它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但重要的是它“作为艺术”而产生作用时,主要是其内容的精神容量对于读者产生影响。对于作者来说是从过程走向结果(作品),从读者而言是通过结果(作品)追寻过程。作品之有“意义”直接与作者的“意图”相关,但有时情形也不尽然,因为“意图”并不见得都在作品上有理想的体现;读者的认读有时与作者的“意图”相违的,他们可以看到另外的东西,甚至作品的“意义”也完全在理解与阐释中被改变。因此,艺术创作与研究经常发生错置。不妨说,确读与误读都是正常的,也很合理。审美世界肯定存在着“模糊区域”,似乎这也是艺术创造具有...
[详细+]
2010/07/05 17:38: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名人访谈
/导航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