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名人访谈
何多苓访谈——我在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中国文人
《艺术影像》网特约记者赵子勤访当代著名油画家何多苓 何多苓(1948-)四川成都人。1977年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习。1979年入油画研究班,毕业后在四川成都画院从事油画创作,现为该院一级美术师。作品曾入选1982年巴黎春季沙龙,参加1986年在日本举行的亚洲美展。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并获第22届蒙特卡洛国际艺术大奖赛的“摩纳哥政府奖”。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展,1994年参加美术批评家年度提名展。1996年参加上海美术双年展。作品为海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广泛收藏。 一、 关于诗人气质 赵:我发现你的绘画特别擅长用一种表面看来很具像的手法和朦胧、幽雅的笔调,来对女性和小孩进行描绘,并且从中透露出一种非常柔美的情感,我们可不可以...
[详细+]
2010/07/06 16:17: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好的作品可能是从前”——何多苓专访
“何多苓2007·油画与雕塑”日前在北京环碧堂画廊开幕。这也是两年时间里,何多苓的第二次个人画展,展出的10幅作品都是何多苓去年创作的最新作品。相比较何多苓的成名作《春风已经苏醒》、《青春》,何多苓如今的创作依然清新、唯美、感伤、神秘,但技法也更为舒展和自由,题材和材料的选择也更为多样丰富。 已经60岁的何多苓要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得多,思维和身手一样敏捷。他始终坚持每天站在画架前创作,也从来不找人代笔,虽然产量要比主流画家少得多,但他依然沉醉在创作和生活的快乐之中。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欧阳江河这样写道:“现在全世界数十万个在世艺术家中,真正称得上怀有一身技艺的画家已是屈指可数,我能数得出来的不超过二十人。活在这二十人当中,何多苓身怀幽灵般的...
[详细+]
2010/07/06 16:16: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其实绘画就是一种快乐——何多苓与欧阳江河对谈
欧阳江河(以下简称欧阳):你是什么时候搬到这里的? 何多苓(以下简称何):去年夏天。 欧阳:这些画是从去年开始画的吗? 何:不,从今年才开始画的。其间还插入了舞蹈系列的创作,那个系列从前年开始,已持续两年多时间了。 欧阳:不过,你2007年这批画转入了单幅画创作,不是系列绘画。 何:对,单幅画。有点类似我在八十、九十年代的那批画,每一幅都是单张的、独立的。 欧阳:你这些画每一张都有一个不同的着眼点,一个不同的美学考虑,在风格的呈现、语言的处理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没有系列绘画的那种连续性。 何:对,我曾经画过一段时间的系列绘画。可能是受到了前些年中国当代艺术系列绘画热的影响,同时也是想巩固自己的绘...
[详细+]
2010/07/06 16:13: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史国良访谈录:画出一片梦想的天空
史国良,48岁,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央美院及首都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 。他的作品《刻经》荣获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画风以写实手法,反映时代生活为主 ,功底扎实、笔墨厚重。1989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95年披剃出家,为当代中国画僧的再传人,现定居北京。 夏日的清晨,我走进北京紫竹院公园的东门,透过一层薄雾,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绿意,荫荫的翠竹,碧碧的湖水,让人转瞬就仿佛从浮躁转入了宁静。穿过这一片静静的园地,我来到史国良所住的小区,见到了这位身材魁梧、一身僧衣的画僧。他长着一张标准的国字脸,眼窝略有些深陷。他家客厅的墙上挂着名家的画作,桌上摆放着一尊佛像,房间布置得既像僧室、又像画室,朴素的布艺沙发边是...
[详细+]
2010/07/06 16:13: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史国良:我和佛门是一种机缘
史国良:我和佛门是一种机缘 Interview 采访/ 本刊记者 郑鸣 关于出家 《机遇》杂志:你为什么会选择出家这条路? 史国良:我就是自己想出家,是在一种完全自在的状态下,我不是遁入空门,遁是逃避,我没有逃避,我是投入空门。 《机遇》杂志:会不会是你太喜欢美术了,被某种艺术的东西所感动,比如你觉得袈裟的颜色真好……使你向往? 史国良:不完全是这样,袈裟颜色对我的诱惑太次要,佛门的整个形式、意境和文化等等一切一切都诱惑我。唯独我没有想到的是诱惑以后还会有规矩,要被管起来,要克服人性的很多欲望,这是我没有体会过的。 ...
[详细+]
2010/07/06 16:11: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史国良:一个出家人卖画没什么可丢人的
我觉得一个出家人卖画没有什么丢人的。” 打假官司以接受民事调解告终,业内称这一事件“暴露了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鉴定弊端” 本月,全国21家专业媒体联合推出的“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中,画僧史国良因其“作品打假事件暴露了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关于书画鉴定的诸多弊端”入选“年度人物”与“年度艺术事件”。可见,艺术品拍卖打假已成为艺术界与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此前不久,史国良状告传是国际拍卖公司侵犯其著作权、拍卖“伪作”的官司也最终接受了民事调解,虽然传是拍卖公司答应登报向史国良道歉,但至今仍有不少人议论史国良...
[详细+]
2010/07/06 16:08: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寻找中西相融的大传统——张晓凌对话何家英
张晓凌(以下简称张):中西相融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不管你持何种文化态度,也不管鼓吹何种主义,即便是极端文化保守派,或极端的民族主义,也无法不在这一历史前提下来确认自己的文化主张或立场。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宿命吧!像黄宾虹、齐白石这样的在传统中由旧翻新的大家也不能摆脱这种宿命。黄宾虹对西画外光的借鉴,对印象派点彩式用笔的兴趣,齐白石对西画光影素描的吸收,都是较好的例证。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西相融"是历史的必然性课题。最近几年,开始有学者质疑这一课题的合法性,理由很多,比如中国画传统有足够的再生能力,不需借助西画;"中西融和"会侵蚀中国画的纯粹性等。重新寻找传统的血脉、文理是不错的,但以此否定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融和"的成果是很难站住脚的。我们可以评价...
[详细+]
2010/07/06 16:05: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史国良:佛法就是活法
青春得意时,去国他乡;潦倒困顿时,遁入空门;如今,回归故土,安做画僧。这是北京画家史国良的人生历程。如今,讲述佛门内外心之旅程的传记《回望红尘》,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上周,他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本报专访。其间,史国良讲起一个故事:隔壁山有桃花开,一人觉得真美;再看自己家所在的山头,处处荆棘,觉得自己这个山很差;直到一日坐船过,回望看自己的山,“始觉家在花丛中”。 ■少时圆梦 青春得意 史国良,1956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孩提时候的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语文、画画很好,但数学不及别人。”他的双亲大字不识,却对他画画的天分非常尊重,让他从画画中找到了满足。 1972年初中毕业,史国...
[详细+]
2010/07/06 16:04: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巡礼·对话何家英
记者:每位画家作画时都有自己的习惯,您作画时有什么特点? 何家英:我画画就是慢,造型、行笔、染色、补景都慢,这与方法和个性有关,我的性格是过于较真,求精,完美主义。 记者:您现在名声在外,怎么看待个人的作画技法? 何家英:我没正式学过画山水。画人物画,一张画要画好多张,不满意就扔。我习惯打好稿才画,正因为如此,笔墨的自由度、灵性不够,写意画本身的灵性不足。另外我对画理的认识还需要理解,要放开手画。 记者:您对此有什么具体的改进? 何家英:现在正在练习不起稿,先照着稿画,再学默写,真正领会写意精神,完成从工笔到写意的转换。 记者:您的工笔画非常有名,为什么还要在写意方面下工夫? 何家英:之所以画...
[详细+]
2010/07/06 16:04: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李建荣:我为什么喜欢霍春阳?
《红梅图》 霍春阳 作 在当代画家中,我尤其喜欢天津美院教授霍春阳,喜欢他的小写意花鸟,喜欢他的梅兰竹菊。我曾为自己所藏的一幅霍春阳的《白梅图》写过如下评语—— “以画四君子而独步画坛的霍春阳,尤擅画红梅和白梅,堪称梅花大家。此幅立轴白梅图,主干曲折向上,苍劲有力,直指天穹,大枝婀娜多姿,小枝亭亭直立,尤为精彩的是,白梅五瓣,勾勒精致,花蕊精细可数、花心淡绿一点,妙不可言,至于花蕾,则如玉珠甘露。从整体上看,梅花的傲骨与梅花的美态被完美地融为一体,高标出尘,不同凡响。
[详细+]
2010/07/06 15:59: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名人访谈
/导航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