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名人访谈
中国青年批评家对话:诊脉中国当代艺术
7月6日,由嘉德在线和北京时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楼上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学术研讨会在时代美术馆举行,嘉德在线总裁陆昂以及吴鸿、杭春晓、何桂彦、段君、刘礼宾、杜曦云、王春辰、鲍栋、盛葳9位当下颇具活力的青年批评家到场参与讨论。 作为“楼上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的总结,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青年批评家与当代传媒的新型关系”、“青年批评家群体认识论上的合一性以及批评方法上的差异”、“第四代批评家的理论研究与展览实践”等议题展开,在批评家们各自发表的观点与相互讨论中,对提名展、批评家以及如何与媒体形成良好互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提升。...
[详细+]
2010/07/15 10:35: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别样关注——大力发展中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
要整理与描述女性艺术家现状,我们不能不回望中国当代艺术史,那风起云涌的80年代、蓬勃兴盛的九零年代、以及高歌猛进的新世纪直至今日,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她们的脸孔她们的画作,惊才绝艳吹气如兰都已作为历史写进记忆。 “女性艺术家”与“女性艺术”的说法在语汇上就如同“当代艺术”这个词在如今不再中性,而是一种被有意保持的模糊态一样,带着一种大家心知肚明的特殊指向,反映出民众在男女性地位问题上由于历史原因而产生的思维惯性。尽管今日女性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几乎已经与男性平起平坐,但在男性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生存环境中,无可否认任何领域中的女性群落都被冠以了别样的关注。这种关注从男性角度看,可归为由于历史优越性而产生的新鲜感与指导...
[详细+]
2010/07/14 16:19:0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吕氏春秋 功在壶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访谈录
引子:烟波浩淼的太湖,在潮涨潮落里,不知淘尽了多少江南往事。天地悠悠,逝者如斯。一把五色土,一壶风雅颂,不知传承了多少紫砂艺人抟土搏陶的故事。 东临太湖,醉陶雅舍。琴棋润墨,撩抒心中意;啜茶听雨,坐看烟波起。 从艺五十余载,昔日头角峥嵘的少年,如今已是两鬓填霜,然而一路而来,对紫砂艺术的追求,依然坚定。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吕竹风采绞泥韵,拟人造境意传神。在岁岁的花开花落里,吕尧臣以陶为伴,将心中的万千气象化作一把把紫泥新品,谱写着一篇篇紫玉金砂的春秋大义。 篇一:艺海掠影
[详细+]
2010/07/14 14:55:2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丹青不老——访甘肃省著名美术家陈伯希先生
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走来的陈伯希今年已是88岁高龄,88岁的陈伯希从事美术工作整整70年,是甘肃当代美术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年近九秩的陈伯希至今仍笔耕不辍,他的版画、国画、书法、篆刻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既受到收藏界的追捧,又深受普通群众的喜爱。 最近,这样一位书画大家的内心多少有些忐忑。他即将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对我来说,来看展览的每位观众都是一面镜子,观众这面镜子是客观的。哪幅画是垃圾?哪幅画有灰尘?是垃圾就要扫掉,有灰尘就要洗掉。群众喜欢,我这70年才算没有白吃饭。” 第一次个展 1939年,陈伯希奔赴圣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专攻美术创作,到今天,整整70年。“70年...
[详细+]
2010/07/14 11:05: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甲子轮回山水情——访著名画家徐培晨
6月27日,中国美术馆隆重推出 “山情水意——徐培晨中国画展”。徐培晨精于山水、人物、花鸟,尤擅丹青猿猴,他将猿猴与山水、花卉的画法有机结合,并赋予人性的情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此展共展出59件国画精品,全面展示了他从艺几十年来的艺术成就,也是他的作品相隔18年后再次走进中国美术领域的最高殿堂。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徐培晨先生。 记者:请您结合个人画展谈谈在书画创作中的体会和见解。 徐培晨:我从艺、从教已经有几十年了,今年正值一甲子。我想以此为契机,把自己几十年来在艺术道路上不懈探索的作品拿出来,向首都乃至全国的同道做一次交流和汇报,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小结,希望以此迈开新的步伐,更上层楼。展览作品题材比较广泛,有山水、花鸟...
[详细+]
2010/07/14 11:04:1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访中国书协主席张海
“岁月如歌——或热情豪迈,或激越磅礴……岁月无情——不眷恋你,也不偏袒我……岁月有情——成就了你,也成就了我……”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的“岁月如歌——张海书法展览”,以一首自作散文诗作为前言,将络绎不绝的观众带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的艺术世界。 展览:细处见情 微处见妙 谈起此次展览,张海抚今思昔,一方面感叹岁月如水,事业无穷,人生有限;一方面庆幸生逢盛世,因此,“乃以如歌之书法岁月,与观众分享。” ...
[详细+]
2010/07/14 11:02: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陈洪武:什么是当代书法的精气神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当代书法在各个层面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又因在发展中遭遇的诸种论争而引发广泛的关注。回顾所来径,当代书法走过的究竟是怎样的道路?展望前行路,当代书法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继续自己的精彩?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著名书法家陈洪武先生,请他解读当代书法的精、气、神。 经典文化的尴尬 记者: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代书法经历了30余年的历程,请您就当代书法发展状况谈谈您的看法,您认为当代书法在快速发展中还存在着哪些不足或隐忧? 陈洪武:回顾当代书法3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谓成就卓著,人才辈出,其间各种思潮、流派精彩纷呈,从多个角度促进了书家和学者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推动了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
[详细+]
2010/07/14 11:02:2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画就讲笔墨,这画是靠笔墨来表达的——梁树年访谈
中国画就讲笔墨,这画是靠笔墨来表达的 ——梁树年访谈 编者按:前不久,老一辈中国画家梁树年先生的个人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梁先生没有参加开幕式。本刊借此机会走访了94岁高龄的梁先生,特请梅墨生先生进行了访谈。本着尊重梁先生的原则,访谈记录基本保持原貌,只略作删压。 地点:梁树年寓所 访问人:梅墨生 梅:张大千先生也是属猪,他大您一轮,他是1899年。 梁:可惜我们见面很少,他在北京时间也不算太长,我从大千先生那所学的东西有多少也谈不上。 梅:梁老您跟大千先生有师徒名份之前,好象您跟祁昆先生学的时间挺长的,祁先生的画对您的影响还挺大。 梁:那个时候画家对于传统的东西没撕干...
[详细+]
2010/07/13 17:54:4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走一条属于我自己的路——郭全忠先生访谈
走一条属于我自己的路 ——郭全忠先生访谈 访问人:蒋 喦 蒋:郭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访问。前几天,我们在电话里谈了很多关于如何解读您的中国画艺术的问题,很受启发,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认识您的艺术,应该是从二十五年前,第五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万语千言》开始,这二十多年来,从您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到您艺术创作的轨迹,艺术探索的心路。 郭:我是美术院校科班出身的,70年代受严格的素描造型训练,经历了85美术思潮和各个时期对中国画的争论,先是很困惑,当时才三、四十岁,很爱思考问题,什么造型问题、笔墨、主题性创作规律、生活问题等想了很多,自以为抓住问题的根本了,想明白了,也解决了一些学术问题。可是结果呢...
[详细+]
2010/07/13 17:53:1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以气入器 出神入化——访中国紫砂微雕艺术名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治培
中国紫砂微雕艺术名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治培本刊记者/张俊杰连家也养不起。1982,紫砂产业的兴盛让他顺利进入了当地一家紫砂工艺厂,开始了他的陶艺生涯。顾治培在工厂勤学苦练,很快他就把工厂的传统制作工艺全部掌握了。但是当他看到广东的陶瓷雕塑工艺比当时他们工厂制作的紫砂作品更受市场欢迎时,他开始思索另一个问题,他认为紫砂艺术不能只在传统工艺中发展,那些罗汉像、观音像之类的传统工艺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他苦苦的思索着?终于,他从传统中受到了一个启示:紫砂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艺术的生命来自于自然,来自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在传统供春壶的启示下,顾冶培把目光由传统制作紫砂器转向了广阔的大自然。首先他尝试着制作了一些小件,当他正为自已寻找到一条新的紫砂创作之路高兴之时,一位当时有名的紫砂工...
[详细+]
2010/07/13 17:14: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名人访谈
/导航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