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名人访谈
笔墨意境紧贴生活——访《遵义之春》创作者吴山明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由张闻天同志负责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路线。毛泽东有资格参加重大决策,并逐渐成为党内的主要领袖。由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正确的领导,指导思想从混乱逐渐走向明晰和成熟。 在最初的构思酝酿中,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向党史专家了解情况。创作的总体思路是作品要出新。我们考虑是否可以把人物场景设置在召开遵义会议的洋楼前面,因为从室外角度展现遵义会议的作品目前没有。其次,以前的作品在处理毛泽东形象时要么画得过于突出,要么过于边缘,与历史事实有一定的距离,采取在党中央领导集体当中突出毛泽东形象的办法...
[详细+]
2010/07/17 15:25:2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花鸟画圣手王雪涛后人访谈录
画本无定法。画无尽,法亦无尽;人不同法亦不同。任何法无不是从创作实践中来,无不随对象不同而千变万化。要入法度之中,又能出于法度之外;不受成法约束,独创新法是画家的天职。---王雪涛 20世纪的中国画坛风起云涌,名手辈出;风骚纷呈,各具胜场。若就“雅俗共赏”这一玄之又玄而又客观存在的极高标准来评判诸家艺术时,我认为能得到纭纭公认的少之又少。其中齐白石、王雪涛两位先生堪享“雅俗共赏”这一盛誉,或许疑者不多。 王雪涛先生积60余年不倦的艺术探索,开20世纪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一代新风。他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生机、情趣、自然、真诚,他以自己独有的学养与博厚的功力融高超的技巧而构筑了典雅与生活双具的意境;先生的作品无声的引领着观者同他一起&...
[详细+]
2010/07/17 15:24: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踏踏实实做好人,认认真真画好画—专访原生态国画独创者贾雨
认识贾雨先生纯属一个巧合,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一行几个朋友喝茶,我的一个朋友正好与在此喝茶的贾雨先生熟识,便随意坐在旁边闲聊起来。贾雨先生衣着简单朴实,待人平易近人,看不出来是一位历经苦难的充满才气的画家。他的国画深得石鲁、冯建吴等名家点拨,浓墨重彩,率性而画,师法自然,画风独到,被誉为中国原生态国画独创者。 后多次和贾雨先生接触,他的生活经历及画风令我深受感动。日前,贾雨先生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历经磨难 费画三千 成就原生态画法 问:贾老师,你好!对你您最初的了解是从一个朋友开始,在谈到你的画作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比如说的你的用笔、用墨,很奔放豪气,那么请谈谈你的创作风格吧。 答:风格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详细+]
2010/07/17 15:23: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追寻意象之美—访意向油画家鸥洋
张晓凌(以下简称张):鸥洋老师,你当年的中国画《雏鹰展翅》《新课堂》影响非常大。你在水墨中放进了印象派的光,画面透明,富有青春的朝气,很有感染力。可惜的是,不知什么缘故,后来再也见不到你此类的作品了。 鸥洋(以下简称鸥):这两幅作品产生了影响 。有人议论说我是受了杨之光的影响,有人甚至说,杨之光曾帮我画过。这种传言虽可笑,但对我也有影响。我想,干脆我还是回到油画的本行上来吧。 张:一种引起中国画变革的可能性就这样夭折了。虽然可惜,但你的中国画实践应该说对你的油画创作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比如追求意象之美,大量使用中国画题材等等。你的油画看了以后感觉很新颖,特别是材料,我想问一下你是用什么来做肌理的? 鸥:美国的一些建筑材料。这些材料是用来在墙上补...
[详细+]
2010/07/17 15:22: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借鉴古洋寻我法 平生最忌食残羹——访杨之光教授
记者:杨老,您早年为了学艺在上海随李健老师学书法、后南下拜高剑父为师,又北上中央美院师从徐悲鸿大师,您的老师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能谈谈他们对您最大的影响! 杨之光教授:要说影响,第一位应该是我小学的老师,因为父母离异,我童年往事留下的记忆并不温馨甜美,记忆中唯一使我兴奋的一件事是在小学一年级开学不久,轮到我值日擦黑板,离上课铃大约还有几分钟,我忽然灵感来了,我拿起粉笔,迅速地在黑板上画了一匹高头大马,马上骑着一个背枪的将军。刚画完,上课铃响了,我来不及将画擦去,老师已经进门了,当时把我吓坏了,站在黑板前不敢动弹,我知道一顿痛骂是逃不了了。谁知老师看了看黑板,笑咪咪地说:“画得不错嘛!”这一句话竟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爆发了火花,也许就因为这偶然的鼓励,影响我以后将美术定...
[详细+]
2010/07/17 15:21: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石榴不语心有数—专访苗墨
“石榴不语心有数,捧出一腔红宝珠。”这是今年68岁的著名国画家苗墨最钟爱的一句“名言”,也是他朴实人生的真实写照。 石榴的顽强坚忍、满腹硕果让他痴迷,而他自己也像石榴那样,立足大地,默默不语,一笔一画地书写艺术人生。 “除了画画,他似乎什么都不会。” 苗墨的家,在北京香山脚下。 门前欢腾着一对喜鹊,是苗墨的“御用模特”。 进了门,未事装潢的朴素客厅里,一张长8尺的画案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笔、墨、纸、砚草草搁在画案一头,刚刚才被主人侍弄过的模样。几张尚带着潮气的画作像新洗出来的相片一般,被夹子夹着高高晾在桌边。存墨水的罐子、写生用的木...
[详细+]
2010/07/17 15:17:3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大秦之美----谈郭北平的油画艺术
出版社经过了近一年多的酝酿,郭先生的书终于有了个结果。郭先生高兴,我也很高兴。说心里话,郭先生的油画肖像画得真的很精彩,在当今的中国油画界,郭北平教授与中国油画艺术的进步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他独到的艺术视角和劳动态度,让他清醒地选择了以油画肖像为创作的切入点,在融合中西文化艺术精华这一点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娴熟的技巧,在西部、在中国,真是影响了一代人。他在教学之余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并通过在西安美院的教学和创作将他的艺术影响到了社会,他不但将中国油画水平向纵深推进,丰富了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的表现,他的中国样式的油画语言也有了新的突破。油画界同仁们都知道,西安美院有位很棒的油画家--郭北平。 由于教学的缘故,郭先生养成了一个习惯,他将平时创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步骤都一一...
[详细+]
2010/07/17 15:16: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访蔡斯民:"收藏和艺术一样 最重要的是感情"
20年前,新加坡著名摄影家蔡斯民身背相机,往返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之间,通过他的特殊视角,用镜头记录下了当时14位中国当代国画大家的风姿,为中国美术史留下重要的影像纪录。如今,他又开始关注并经营当代艺术。借华人收藏家大会召开之际,杜南发先生对蔡斯民先生的艺术经营道路进行了专访。 ■人物介绍 蔡斯民 1932年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厦门。蔡斯民是新加坡著名摄影艺术家,重要的艺术策展人,新加坡国家文化奖章得主,他所经营的斯民艺苑,是最早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驱。1990年,他拍摄朱屺瞻、刘海粟、黄君壁、赵少昂、陈文希、王己千、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陆俨少、谢稚柳、黎雄才、唐云、关山月14位中国画大师生活并出版《留真》摄影集,是重要的历...
[详细+]
2010/07/17 15:15: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王春立访谈:关于中国画现代化的思考
概要:王春立,画家,美术评论家。王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外美术史比较、研究工作,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一些艺术现象都有独到而专业的解读。 王春立,画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理事,副秘书长,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编者按】初识王春立老师是从他的一篇文章开始的,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挺直民族脊梁》。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30年中,我国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飞跃式的进步,真是突飞猛进、气象万千。今年08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更是从经济、高科技以及文化的层面上向世界展示了我们这些年来发展的喜人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前进,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他们希望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
[详细+]
2010/07/17 15:12:5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心游象外与功在画外 访李元德国画艺术
概要:著名国画家李元德从北京回到宜昌,与作家、文艺评论人杜鸿就国画艺术创作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采访人:杜鸿 (《中国文艺新观察》杂志副主编,知名美术评论家、作家) 被访人:李元德(著名山水画家) 著名国画家李元德从北京回到宜昌,与作家、文艺评论人杜鸿就国画艺术创作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杜鸿:据我所知,您继作品《丽江胜景》入选奥运会圣火传递图、并被邮政部印为特种纪念邮票公开发行后,近期又频频传来佳讯,你的作品入选当代著名山水画大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即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贾又福先生从艺50周年师生展》。8幅作品分别三次参加北京荣宝斋举办的一、二、三届《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冷月寒窗觅新诗》参加中国名家水墨动向邀请展,引起强烈反响,作...
[详细+]
2010/07/17 15:12: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名人访谈
/导航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