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名人访谈
感悟历史传承文化——访钱币学家戴志强
简介: 戴志强,1944年出生,研究员。196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曾任河南安阳博物馆副馆长,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人民银行印钞造币总公司处长,货币发行司副司长,现任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兼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国家流通文物专家组成员,国际博物馆委员会委员,国际钱币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理事、亚洲地区主席,国际钱币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钱币》杂志主编,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高校讲授中国钱币学、货币史。 主持创建了中国钱币博物馆,从事钱币学、货币史研究30余年,在中国钱币学学科建设及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有卓越贡献,不仅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治学方法,而且积极创导并实践了钱币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把科学考古、文献分析...
[详细+]
2010/08/17 16:06: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典家具的收藏与鉴定——访中国古典家具专家张德祥先生
上世纪90年代初,位于京东运河源头的高碑店乡自发形成了古典家具加工、存储、销售一条街,后来逐渐发展为北京最大的古旧、古典家具交易市场。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等十几个省市的民间古旧家具源源不断地涌入,同时这里也销售新制作的仿古家具。 去年5月,占地近6万平方米的高碑店古典家具民俗园在这里落成,如今,能够容纳300商户的市场已经进驻了近200家经营古典家具的商户。今年年初的一天记者走进了这个引人关注的古典家具集散地。新建的高碑店古典家具民俗园是一式的仿明清古建筑,走在这里并没有市场上常见的喧嚣景象,街边的商店显得悄静,每一家牌匾上的店名都尽量显得古雅,走进店门,屋里摆放着各式古典家具,有床、柜、桌、椅、案…… 广作、苏作、京作,这几种风格的家具在高碑店古典家...
[详细+]
2010/08/17 16:02:4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访著名考古学家、青铜器鉴定家李学勤
李学勤,我国著名学者,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议组组长。他首次鉴别出西周甲骨文;他提出的“历组卜辞”观点,后发展为对甲骨研究有着重要影响的“殷墟甲骨分期两系说”;他参与整理注释了大量的出土帛书竹简,拼复了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养生方》和《杂疗方》等医书;他以深厚的古文字学养解读出大量的青铜器铭文,为历史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创建了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他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献学家、青铜器鉴定家……在多个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李先生说他最喜爱的一句话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在多个学术领域成为执牛耳...
[详细+]
2010/08/17 15:53:2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锡器收藏正当时——访青铜器专家贾文忠
锡器在当前市场中不被人们重视,但锡器却是中国金属类文物中的一个重要器物,升值潜力很大。就此话题,笔者专访了青铜器专家贾文忠先生。 贾文忠说,锡这种金属很早被人们发现,青铜器配比中少不了锡,中国的青铜器大部分是锡青铜。目前人们收藏的锡器艺术品大多产于明代,当时,制锡工匠受紫砂制作工艺的启发,制作出了观赏性极强、适合把玩的仿紫砂锡器。至此,锡器历史上以把玩为目的的文人锡器诞生了。仿紫砂锡器刚一面市,就引起了文人雅士的浓厚兴致,一批制作精良的锡器,作为独特艺术品被迅速推向市场后,不仅使锡器一举跻身珍品雅玩的行列,也使锡器制作名家辈出。明代万历年间,苏州人赵良璧制的锡器仿时大彬的紫砂式样,开一代新风,同时他也成为仿紫砂文人锡壶制作第一人。艺人们不惜工本,精心钻研,制作出了许多美轮美奂的文人锡器,造就...
[详细+]
2010/08/17 15:43:0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只有保持民族特色钧瓷才能长盛不衰———访故宫博物院鉴定师李辉柄
中国禹州钧瓷文化宣传周在禹州召开期间,记者专访了我国著名的鉴定大师、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柄。李辉柄说:“只有保持民族特色,钧瓷才能长盛不衰。” 李辉柄在认真看了禹州市星航钧窑的宋、明、清等朝代的钧瓷窑炉和柴烧的钧瓷后说:“现在的钧瓷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造型也别具一格,让人看了眼花缭乱,这的确是个好现象,是钧瓷发展的一个好势头。特别是在造型上,现在的钧瓷打破了过去瓶、尊、钵等传统造型,而把人物、动物、陶艺等融入钧瓷的概念之中,使得钧瓷不仅浑厚剔透,而且美丽无比,作品更加人性化、个性化,这的确是钧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但是,我们更要清楚地看到,钧瓷就是钧瓷,不是唐三彩,也不是景德镇的瓷,它有它的特点,有它的烧制规律,更有它独具魅力的地方。如果把钧窑的设计拿到景德镇...
[详细+]
2010/08/17 15:39: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曹操墓真假之辨——对话刘庆柱、马未都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发布: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确认为魏武王曹操高陵。这一新闻成为近几日大街小巷热议话题,一时众说纷纭。 曹操高陵确认无疑吗?“新华视点”记者分别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秦汉考古学家刘庆柱,著名收藏家、文化名人马未都。 论证过程是否严谨? 2009年12月27日上午10时许,有媒体“疑似”发现魏武大帝的墓。两个小时后,在没有提出新证据的情况下,发布了确认消息。这引起了一浪高过一浪质疑声。随后,河南省文物部门紧急召开考古发掘说明会,组织专家回应了各方质疑。 记者:河南方...
[详细+]
2010/08/17 15:26: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雕塑家乔旭明:我眼中的艺术是这样的
博宝艺术家网:如何处理艺术创作中的学术和商业的关系? 乔旭明:艺术创作中的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无法等同的,商业价值可以影响艺术价值,但不能决定艺术价值。当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发生矛盾的时候,商业价值应该给艺术价值让路。目前艺术过于商业化,由于部分人的功利思想,导致人们进入了一个价值误区,认为商业价值就是艺术价值,盲目的相信商业炒作所产生的影响,以至于艺术领域鱼龙混杂。这种恶性循环使的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被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息所掩盖,应该承认,艺术商业化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这就需要艺术家自身对目前的这种混乱居局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本着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这样才会有真正具备艺术价值的作品出现。 博宝艺术家网:在中国古典绘画史上,“托物见志&r...
[详细+]
2010/08/17 15:19: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对自然的艺术再现——艺术家张东林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您现在在家里还经常写书法,每天都写吗? 张东林:经常写,书画同源嘛! 热爱生活,源于生活,长期深入生活大自然之中陶冶情操。每年有大半年时间游走于西藏、东北各地,到处采风写生,目睹神会祖国大好山河的灵气,广泛吸取各地民间文化精华,博采众长,再结合学院派的艺术创作理论,形成自己枯墨斑驳独特的风格。 博宝艺术家网:您觉得,艺术是如何改变生活的?艺术能不能改变生活呢? 张东林:诚如画家所言:我所营造的水墨空间结构空灵、浸润、天机自然,时空一体,以求一种心灵真诚的内在潜流情趣,携观者一起投向大自然的怀抱,画中呈现一种质朴、旷远、清幽,冷韵,雅逸之美。粗看东林的山水画作品,就是一些我们经常看见的风土人情画面。山野还是那些普通的山野,树林还是那些村头的老树...
[详细+]
2010/08/17 15:13: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别样:再造反对派”——侯瀚如访谈
文/付晓东 付晓东(以下简称"付"):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的主标题“别样”,是你对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态度吗? 侯瀚如(以下简称"侯"):不仅是对城市化,这是我的一个政治态度。我特别不能接受把自己定义为属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自由生存的人,你可以选择你要干什么。在任何一个社会生活,你都要承受一个统治者、一个社会制度给你的限定。这个限定往往通过把你的身份固定在某一定义里,通过确立一个真实的概念来完成,一系列的概念就是“历史”。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官方的历史,但是这种历史跟现实是往往对不。“别样”的潜台词就是“野史”,制造一个当代的“野史”。艺术是一种生活...
[详细+]
2010/08/17 14:42: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我们成了真正的个人——访侯瀚如
自九十年代初去法国后,侯瀚如先后在世界各地主持过数十个 国际艺术展,致力于在西方介绍第三世界的当代艺术。作为近来在国际艺术界声誉渐起的新一代国际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侯瀚如参与策划了今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的海外部分。在双年展期间,侯瀚如接受了访谈。作为中国第一代去海外单打独斗的国际策展人,他那一如既往的率直脾气、旺盛的斗志、以及瘦小的个子给人印象深刻。 问: 海内外艺术界非常关注这一届上海双年展,你自己对这一届双年展的作品、研讨会、以及艺术体制有什么评价? 答: 这次双年展无论是否成功,都会对中国当代艺术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不管你是喜欢它、还是不喜欢它。起码它标志着一点,艺术现场的应该有它存在的方式和渠道,就这一点说,这...
[详细+]
2010/08/17 14:41: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名人访谈
/导航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