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名人访谈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十月的北京秋意正浓,一个飘雨的周末,我们来到了邮票设计师王虎鸣的办公室,就《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的设计进行了一番谈话。 打理完手头的工作,王虎鸣开始谈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的设计经过。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几天大家最关注的事情大概就是我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了,作为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您先介绍一下邮票的情况吧。” 王虎鸣(以下简称王):“好的,我先介绍一下情况。”于是王虎鸣起身从书柜中拿出了厚厚一叠图稿,开始介绍:“这次发行的邮票是由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和澳门邮政三方联合发行,所以我们共设计了三套方案。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第一图叫做《英姿》,第二图叫做《凯旋》;香港...
[详细+]
2010/08/18 11:15:1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使人陶冶情性 净化心灵——艺术家马彦洋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您如何看待当今的艺术现象? 马彦洋:其实艺术是一种认知的手段,是我们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生活本质和规律的一种逻辑方法,属于哲学上的精神和意识范畴。艺术产品作为艺术劳动的成果,归根结底要体现某种物质形式。当今的艺术,让我说,可以归纳为三点1.没有规矩2.拿来主义3.外边的比家里的好。 1.没有规矩:就是说,你不管到著名的美术馆还是艺术馆,只要是现代艺术展览,一般的人很难看懂。比方说:几滴墨,一根线就构成一幅画,还有的让人看了起鸡皮疙瘩,我称它为“鬼画儿”。 2.拿来主义:把别人获过奖的作品,草草临上一幅,题上款,盖上自己的名章,就是自己的作品。 3.外边的比家里的好:你看当今的艺术,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统统都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影子。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详细+]
2010/08/17 17:17: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今朝风光胜昔多矣”——访古书画鉴定家刘九庵
刘九庵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古书画鉴定专家,成就斐然,风范可钦。我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的一员,对他心仪已久。所幸由于“向阳湖”三个字的媒介,他十分愉快地接受过我的登门拜访。那日老人精神矍铄,虽已耄耋,谈锋不减,忆咸宁干校往事如数家珍,谈书画鉴定话题游刃有余,使人受益匪浅,增知良多。 话说这天晚上,我在刘先生书房坐定以后,首先递上几份咸宁地区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有关资料,请他过目。刘先生拿起放大镜,认真浏览一遍,马上表现出浓厚兴趣,热情称赞道:“干校这段历史值得记载,以供后人借鉴。咸宁集中下放的文化人之多,数全国第一,如果今后重点开发建设,可以成为一个新旅游点。对向阳湖,我们这些人当年和现在的看法不同,那时是‘艰苦创业’,风光无限,如今对比...
[详细+]
2010/08/17 16:34: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玩高古是收藏陶瓷的最高境界——专访古陶瓷鉴定专家赵自强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赵自强先生是古陶瓷鉴定专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就开始提倡收藏高古瓷器,并教导他的学生们说:“玩高古是收藏陶瓷的最高境界”。在这次关于高古瓷的讨论中,我们专门走访了赵先生,请他就高古瓷收藏前景、市场发展方向、收藏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要点以及如何防止赝品的侵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记者:赵老师您好!据我们了解,您是在国内最早提倡收藏高古瓷器的专家之一,为什么您这样推崇高古瓷器呢? 赵:其实高古瓷器才是中国古陶瓷的精华所在,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明青瓷器,艺术表现方法很多,可以有多种的颜色、有富丽堂皇的绘画、有千姿百态的造型,还有惊奇出色的机巧设计。但是高古瓷器完全只靠两个因素,就是造型、颜色。在这两点上,高古瓷器已经达...
[详细+]
2010/08/17 16:23: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绘画与人生 ——记录画家阮凤平的心路历程
叶红:一个美丽的清晨,我拨通了他的电话——一个执着而又默默无闻的画家。他生活在城市的角落里,忘我地工作着。他说当他吃饱、穿暖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画笔,描绘多彩的人生,我想人生就是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编织而成的吧。 叶红:那一天他带我走进他的画室。在一条僻静的街上,一栋十分破旧的两层阁楼,这是我第一次来他的画室。推开门,便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屋子的中间是一棵白杨树,我惊奇的问他这树的来历。他说这是在路边捡回来的,被别人砍伐下来的一棵树,经过几天的劳动保留住了树上的叶子。他说当时看到这棵被砍断了的树躺在路边,枝干上尽是充满生命的绿叶,真的很有感触,那一双双绿色的眼睛,深沉而忧郁,痛苦中隐含着几丝期待,默默注视着我,我知道这是一种无声的抗拒。我经过一天的劳作才把...
[详细+]
2010/08/17 16:15:3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用画笔体现生命——油画艺术家阮凤平谈创作历程
博宝艺术网:请您谈一下您的作品创作的经历和过程? 阮凤平:我绘画的情感取向一直深埋于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之中,在这个地域上生存着的农民,在我创作的过程中一直把握他们特有的精神特质与外在表征,他们被寒冷所铸造出了刚毅而坚定的性格,他们一代代在黑土地上繁衍着,他们对故土的那种眷恋已无法释怀,使我由衷的感触,我用画笔体现着他们的生命形式。不论是儿童、少年还是老者,都在随着时间的洪流而衰颓,变化,就像大自然的转瞬即逝,就像宇宙的生成、发展、演变、消亡,然而人类的精神、文化的传承却是永恒而持久的,正像禅宗里所说的灯录一样,灯灯相连、光光无限,构成了一个明亮的世界。 博宝艺术网:如何处理艺术创作中的学术和商业的关系? 阮凤平: 我认为二者并不矛盾,重要是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
[详细+]
2010/08/17 16:14:1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访刘尚勇:荣宝春拍及艺术品拍卖市场
5月15日对于荣宝拍卖公司和海内外藏家来说,是一个隆重的日子,这一天将举行荣宝2005春季大拍。对于此次春拍,荣宝拍卖公司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征集到的3000余件拍品中精心挑选出600多件精品。此次由预估价高达1.5亿元的这600余件书画作品担纲(最终成交3.6亿。编者注)的春季大拍,可谓荣宝拍卖公司坚持“精品拍卖”路线的深刻显现。 近日,荣宝春拍的预展正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人民网记者特意前往现场,对荣宝拍卖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刘尚勇先生进行采访,就此次荣宝春拍和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记:首先请刘先生对此次荣宝春季大型拍卖会做一个介绍。 刘:对于此次春拍,我们准备比较充分、思路比较清晰。所谓清晰是指,我...
[详细+]
2010/08/17 16:10: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对钱币学的一点认识——访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戴志强
任何一个事物,包括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生命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历史的演进,新的钱币不断诞生,钱币文化不断发展,作为研究钱币的学科——钱币学的研究内容自然日趋丰富。同时,伴随着时代的推移,科学的进步,人们所能掌握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因此,对于钱币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于是对于钱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有了新的认识。 在1999年出版的新版《辞海》中,有了一条新辞目——钱币学。《辞海》对它的注释是:钱币学旧称古钱学。研究历代钱币的学科。过去以研究古钱为主,故称“古钱学”。建国后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当代钱币,并兼及其他有关文物,故改称为“钱币学&...
[详细+]
2010/08/17 16:08: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人民币收藏的文化功能——访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戴志强
记者:人民币收藏除了有投资等经济功能,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对此我们怎么理解? 戴志强:的确,除了具有经济功能外,货币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在流通领域,大家只关心人民币的真伪和币值的稳定。 但作为收藏品,人民币是被人们作为艺术品和文物来收藏的,人们关心的是它的质地、品相及作为艺术品和文物的内涵。对收藏者和研究者来讲,其收藏的人民币是极好的货币实物教材,可以从钱币学、货币史的角度进行学习、研究、考察,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从而可以提高收藏者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操。 记者:对收藏爱好者来说,人民币收藏还具有哪些实用的文化功能? 戴志强:当前,我国有一个稳定而庞大的钱币爱好者和收藏者群体。人民币因为品种丰富、材质多样、选题广泛、制作工艺多变等特...
[详细+]
2010/08/17 16:08: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金银币收藏前景向好 ——访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钱币学家戴志强
贵族收藏 走向大众 在当前的收藏市场上,金银币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金银币收藏一族,更多的人对这种新藏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近年来,现代金银币收藏市场一直处于升温之中,市场红火。就金银币这一收藏市场新热点的有关问题,笔者采访了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著名钱币学家戴志强。 据戴志强介绍,金银币是指以黄金、白银为币材铸造的具有特定主题并且限量发行的法定贵金属纪念币。现代金银币从类型分,有普通币和纪念币两种,大家熟悉的熊猫系列币就属于普通币;重量一般用盎司计量,一盎司为31.1035克,英文简写为Oz;从工艺分为精制币和普制币,比如《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2盎司金币就有两个版式,背面有“ ”为精...
[详细+]
2010/08/17 16:07: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名人访谈
/导航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