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名人访谈
周燕:墨落千峰里,梦行雪尘中
【画家简历】 1977年出生于浙江临安,2001年12月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 2003年6月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7年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专业,获研究生硕士学位。 2008年7月结业于文化部第二十三届岩彩班。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师、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画院研究员,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员。 作
[详细+]
2013/09/17 11:13:04
来源:
艺绘网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漆画的解读与践行--程向君访谈录
程向君先生作为现代漆画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多年潜心于从漆画本体语言出发,探究漆画艺术的表现空间,推陈出新,特立独行,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走在漆画发展的前沿。本期访谈中,程向君先生不但对个人创作作了详实的回顾与多维度的阐释,更对漆画艺术评判标准及漆画独立表现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直指漆画之发展“瓶颈”,观点犀利,警人深思。 一、突破工艺局限 重构漆画艺术评判标准 陈亚凡(以下简称“陈”):程老师,几个月没来您的工作室,看到您又创作了很多新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您依然延续了惯用的“厚
[详细+]
2013/09/12 17:16: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雕塑中国》系列访谈之对话于凡--重视雕塑本体
记者:“雕塑中国”的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一次创作回顾展,从1918年建校到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年,也相当于是对中国现当代雕塑史流变过程的一个回顾,而您,作为雕塑系的老师,同时又是当代雕塑艺术家,从您的角度,是怎样去看待这样一个大型的历史性回顾展? 于凡:这是一个好的契机,央美艺术中心提供场地和资金,雕塑系借此机会举办这个展览,我觉得还是很难得的。梳理一下中国雕塑的历史,还配合有展览的系列讲座,我也主持了由刘礼宾老师主讲的第一场讲座,我觉得这样对学生、对老师都有好处。央美是怎么来的?雕塑的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无论
[详细+]
2013/09/12 17:12: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汪港清、韦红燕伉俪访谈:工笔画发展应有精神回归
他们大学时代相识,在绘画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他们相互欣赏,相互支持。他们非常有默契,虽然在绘画形态上有所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品格。 2013年8月,等待数天后,终于与两位老师见面。韦红燕和汪港清的工作室放着未完成的作品和成摞的书籍,除了这些就是绘画用的笔墨。在这种简单、朴素的环境下,二位有的是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和信仰。 采访人物介绍: 汪港清,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
[详细+]
2013/09/12 17:07:21
来源:
艺术中国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荷兰女摄影师莱涅克·迪克斯特拉访谈
一直以来,荷兰女摄影师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青少年肖像使人深深着迷,传统的迷恋者在其中看到了19世纪静止肖像的神秘,现代的先锋者在其中找到了影像洞察心灵的策略。是什么让迪克斯特拉的肖像如此不同?英国记者、评论家安妮·席林·耶格(Anne-Celine Jaeger)曾在其《图像制造者,图像拍摄者》(Image Makers, Image Takers)一书中呈现了与迪克斯特拉促膝而谈的对话,或许不能让我们“知全豹”,但也可“窥一斑”。 莱涅克·迪克斯特拉:对发生的一
[详细+]
2013/09/12 17:03:18
来源:
中国摄影报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访谈:纽约《时代》杂志图片编辑凯西·莱安
莱安始于1978年西格玛图片社的职业生涯,当时的职责主要是研究并且为纽约《时代》杂志编辑比特·豪尔发送图片。由于其敏锐的目光引起了豪尔的注意,因此邀她会面并且不久就给了她一份工作。20年来,莱安一直呆在《时代》杂志,接触了每一个主题计划并且如同当年一样勤奋工作。 是什么原因让你在《时代》杂志的工作如此激动人心? 最精彩的就是我们在杂志经营了数量巨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图片故事。这可能比如何出版物都来得丰富。我们所涉及的话题涵盖了摄影的各个流派,从纪实都高度观念化的肖像,
[详细+]
2013/09/12 17:01:13
来源:
林路的博客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访谈:慕尼黑摄影和新媒体部主任英格·格雷夫·英格尔曼博士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经过专业训练之后,英格尔曼作为一个自由职业的管理者工作于柏林和汉诺威。2002年以后在慕尼黑担任摄影部主任,负责充实博物馆的固定收藏,并且组织每年的摄影展。 为什么你认为人们对摄影的兴趣会日益增长? 摄影的不断繁荣是不可置疑的。从20世纪20年代起摄影就开始了迅速的发展。当时人们第一次将摄影归入了艺术的领域。到了第三帝国,摄影被德国用于宣传的工具。不幸的是,摄影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失去了信任度。到了70年代,艺术家才重新恢复了摄影的力量。然而我以为真正的突破是贝彻学派所
[详细+]
2013/09/12 16:53:21
来源:
林路博客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的“夜”与“雾”:David访谈
将于9月14日在家里画廊举办的“夜雾: 大伟 安丝林个展”中,将展出大伟·安丝林(David Ancelin)近期在中国创作的版画和绘画作品。David是一位年轻的法国艺术家,05年毕业于法国尼斯当代艺术学校(Villa Arson), 现为法国图卢兹美术学院的丝网印刷教师。 2009年David初访北京,而此次他再次回到中国,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家里画廊继续他的图像加工。 此次展览将分为“雾”与“夜”两个系列,并分别由大幅的不锈钢和丝网版画还有小幅的丙烯绘画组成。整个展览将围绕图像的关系以及被它所篡改、虚构和重塑
[详细+]
2013/09/12 16:41:21
来源:
艺讯中国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赵永康、滕英伉俪访谈:相对独立才有更大发展
他们是强调距离感的伉俪艺术家,他们说是这种距离感使各自的艺术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更大的可能。赵永康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出生在北京。滕英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出生在杭州。南北画派的差异,艺术形式的差异,是什么样的绘画理念使他们走在一起?他们又对当代的艺术教育有怎样的看法?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伉俪艺术家赵永康、滕英,来了解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相同和不同。 采访人物介绍: 赵永康:1958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艺术硕士。1985年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
[详细+]
2013/09/12 16:37:00
来源:
艺术中国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马海芳现场鉴定作品真伪(一)
导语:7月12日,雅昌艺术网邀请鉴证备案艺术家马海芳在位于798艺术区的演播室进行访谈,马海芳老师详细谈到其书画作品的赝品市场,造假技术的升级 ,不仅增加辨别难度,也让包括马老师在内的很多书画家不堪其扰,影响艺术家的创作。马老师坦言,雅昌网鉴证备案服务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藏家和画家对赝品的担忧,也在规则上对复杂的艺术市场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作用。同时,马老师对藏家提出建议,也在现场就其画作的真伪在画面细节上一一叙述,也我们也更加了解了马老师画作的特点和其仿作的手段。 雅昌艺术网:刚刚您谈到关于您
[详细+]
2013/09/12 15:54: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名人访谈
/导航
全部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