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评论
>
当代艺术
金钱讲普通话——国际批评家谈中国当代艺术
内容提要:近些年,国外重要画廊开始代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许多基金也纷纷表示要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中国成了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市场。然而,金子并不都是闪光的,大量的资金流入会对中国艺术环境和艺术家产生哪些影响呢?2007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伦敦的《艺术新闻》(TheArtsNewspaper)以“为什么在巴塞尔找不到中国明星的作品?”的醒目标题,作了一篇报道,尖锐地指出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北京已有画廊近400家画廊,而大部分画廊又无法提供成熟的操作模式,画廊变成一种简单的展示空间。同时,许多成名艺术家打破艺术市场的国际惯例,尽量绕过画廊系统,自己经营作品。在市场的驱动下,中国批评家纷纷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从批评家到策展人,再到艺术经纪人。...
[详细+]
2012/02/09 17:48:08
来源:
网络
编辑:
杨小薇
梦的解析——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现状分析
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出了“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的观点,这其实非常符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从刚开始的被边缘化,到被西方收藏家关注,再到被整个中国社会所接受并迎来自身发展的黄金十年(2000年以后),最后到今天西方资本收藏大鳄纷纷退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并引发了一些恐慌的现象出现。在这三十年的当代艺术梦想中有着太多的沉沉浮浮,很多事情大家都相忘于江湖,但当代艺术最近的发展却令很多从业者久久不能相忘。 曾经年少爱追梦——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梦幻之旅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只有短短的三十年时间,在西方当代艺术百年多的历史面前只能算是一个少年,而这个少年的成长又处于一种畸形的文化状态下,可以说是先天...
[详细+]
2012/02/09 14:40:55
来源:
网络
编辑:
杨小薇
段炼:“去观念”与当代艺术的物理性
1、主旨 当代艺术中的“观念性”就像新式军火里的隐形武器,屏蔽了艺术,遮掩了艺术的存在,使人对艺术的本来面目感到迷惑不清。无庸置疑,没有作品便没有艺术,也谈不上艺术家。艺术的真相在于艺术作品本身,而艺术作品本身的特征则是其“物理性”,即可以被感知的客观存在。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开篇便宣称:“世间并无绝对的艺术,而只有一个个艺术家。”[1]对此,我要续写一句:“世间并无真正的艺术家,而只有一件件艺术作品。”本文探讨艺术作品之物理性,其目的虽不是为了“去观念”,但却是为了彰显艺术本体的物理存在,旨在还艺术一个本来面目。 今春在蒙特利尔当代美术馆有一系列新展览,既有新起艺术家的个展和联展,也有馆藏精品陈列。看过展览后的总体印象是,这些作品都在进行某种陈述,而陈述的角度和方法则各不...
[详细+]
2012/02/09 10:31:57
来源:
网络
编辑:
杨小薇
村上隆著作《艺术战斗论》
村上隆以《艺术战斗论》,斩钉截铁地给出「(当代)艺术」的定义轴线、方法论、游戏规则、装置说明书、考前秘籍,创作到流通与赏析全流程之诸事宜的分类与排序,都帮我们整理好了,重点也画了。就待上战场。 艺术,此一混沌的巨型团块,在书中被赋予了象限式分析,可由构图、脉络、压力、个性等面向来定位甚至预测作品的厚度与可能性。书中所谈到的,好的作品之必须与如何创造自己的层次层迭与脉络链接,我相信是谁也不该轻忽的核心题目。 层次,本该是时间的产物,书中却从彼至此,反推地结论出计划性的切割与迭加。这种工作结果,其实比较接近形式操作的高阶。抵达此一高阶,是否就能成就艺术的丰富、深邃,是有更本质上须重新论定的东西的。…..然而,事事回到本质,由此论艺术,未免太沉重、太庞大绵密深奥,这亦是其何以...
[详细+]
2012/02/09 10:26:18
来源:
网络
编辑:
杨小薇
重新植根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正面临着深层的危机,需要植根于普世的精神性。新世纪以来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一方面由于商业化、资本化冲击,艺术进入了批量生产、批量创作,而人们对于艺术本体的问题没有自觉;另一方面,多数的艺术收藏、艺术拍卖都是短期投资的投机行为。 近年来,当代艺术表面上艺术的边界放宽了,实则陷入对象化、功利化、物质化的视觉体制泥沼。其危机在于,当代艺术面临着同一性蜕化,庸俗社会学、媚俗文化加之无神圣信靠的虚无主义,成为艺术生产主流。这种表面上的多元,实际上是对艺术自由精神的亏欠和抵消,难以带来真正的繁荣气象。 当代艺术的危机早已存在,中国艺术百年来缺少本体建构,精神性匮乏。对比欧洲现代艺术,从北方浪漫主义开始,艺术在世俗的生活中追求着圣洁的精神。19、20世纪,出现了像梵高、高更、塞尚...
[详细+]
2012/02/09 10:14:11
来源:
网络
编辑:
杨小薇
高岭: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新倾向
中国学术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到了西方很多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翻译的影响,有些粗糙。但我们要相信当时的翻译工作者的水平。当时翻译著作的内容框架和覆盖面比较起来其实已经概括了西方学术的基本架构。比如说,我们可以描述出西方从尼采开始的150年整体框架。就是在反思、否定二元模式开始向感性、非理性和经验、感觉、身体模式等方面的学术转变;同时,他们的触角也伸向了东方。 中国的模式也是这样,在1840年后开始反思自己感觉性、经验性、内化式的命题、概念和范畴。我们试图找到可以用论证、推导的逻辑思考的模式,这时候,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大量地被引入进来。 到了今天,中国的艺术批评整体上已经掌握了西方学术批评的理论框架。把西方主要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思想介绍和吸收到一个相当高...
[详细+]
2012/02/08 21:40: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梁瑛:中国当代艺术何去何从?
作为出现在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中国面孔之一,深圳艺术家应天齐刚刚结束他13天的威尼斯之旅。第一次参加这样重量级的当代艺术展览,给了他一个在多元文化交汇中重新审视自己乃至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机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应天齐感慨良多。 关注艺术背后的中国生活 在威尼斯的十几天里,应天齐先后接受了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多家媒体采访。除了专业媒体,大部分的西方人关注的不是艺术作品本身,而是艺术作品背后的中国当代生活。一位德国记者这样问他:“你认为艺术可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作用吗?”应天齐的回答是肯定的。他给这位记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西递村》版画系列,一个是他在20世纪初的装置行为作品《对话观澜》,前者让一个黄山脚下的小村落闻名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录...
[详细+]
2012/02/08 21:35: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王林:艺术中的话语权
一次与一群人讨论中国艺术发展方向的问题,国内一批批评家、策展人承认我批评中国“当代艺术”具有模仿性且方向不妥,“但有什么办法?我们又没有话语权”。“我们又不是大国”!这话让我一楞! 弄艺术还有话语权?话语权者,说话的权利也。自己想说话,也能说话,这叫有话语权;别人给你说话的权利,这叫有话语权;说话管用,能呼风唤雨,这也叫有话语权。 今天的艺术界是个名利场。即使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在争名逐利,但确实有相当比例的艺术家是如此。如果艺术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那让其成名的确掌握在能给你条件的别人手上:策展人和评委、画廊老板、权威评论家、博物馆负责人手上……策展人让你参展,评委让你获奖,博物馆收藏你的作品,评论家让你的艺术有意义,最后,画廊或拍卖行卖你的作品,收藏家的钱让你的艺术最终获利。也...
[详细+]
2012/02/08 20:29:58
来源:
网络
编辑:
杨小薇
70后艺术家“抱团”亮相遭质疑
本报讯(记者李健亚)中国当代艺术一线明星进入千万军团的同时,一些70后艺术家作品的拍卖价也纷纷破百万,被称为百万军团。近日,一个主打百万军团艺术家的展览“飞越对流层———新一代绘画备忘录”在798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主办方称此次展览是为了展示未来中国架上绘画的希望。不过这种抱团展出,还是遭到有商业考虑的质疑。 “飞越对流层——新一代绘画备忘录”展集合了贾蔼力、李青、秦琦、仇晓飞、屠宏涛、王光乐六位艺术家,他们主要为70后。此次展出的近40幅作品中均为各自代表作。李青的《大家来找茬·药柜》便是其近两年创作的主要系列。 策展人朱朱称,这群70后艺术家被称之为“飘一代”。相对于前一代艺术家对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对个人社会之间两元对抗的批判立场的强调,“飘一代”以个人的、微观的、...
[详细+]
2012/02/08 20:26:18
来源:
网络
编辑:
杨小薇
徐冰:不要太把当代艺术当回事
最近,大英博物馆第一次为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举行了个展徐冰的《背后的故事-7》。趁着这股热潮,应上海博物馆成立60周年系列讲座《致伟大的传统》之邀,徐冰近日来到上海,以一场《传统被激活之后》为题的讲座为活动开篇。 带着哈利波特式眼镜的徐冰,其作品也似有一股魔幻力。但在这场讲座里,最吸引人的,不是他的创作,而是他对当代艺术的坦白。 与那些喜欢把当代艺术“吹”地无比“玄乎”的圈内人士不同,徐冰诚恳地告诉观众:“不要因为看不懂当代艺术作品就产生自卑感,误以为自己接受的艺术教育不够。事实上是当代艺术系统本身有问题。杜尚把小便池放在美术馆就是艺术作品,一个工人把小便池摆在洗手间就不是艺术?这本身就有问题。”嗯,他说出了许多美术馆观众的心里话。 最当代的艺术源于传统 ...
[详细+]
2012/02/08 20:17:42
来源:
网络
编辑:
杨小薇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艺术评论
/导航
全部
综合评论
市场评论
展览评论
作品评论
个人文论
艺术家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刘秋琼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张翔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陈寅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电话:18053077877
13261878869
QQ:529512899
424753128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369号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