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史论
>
美学原理
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分野(二)
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 社会 学成为西方世界的“显学”,运用社会学 方法 来从事文艺现象的 研究 渐渐多了起来。这其中以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埃斯卡皮在1958年出版的《文学社会学》最为著名。该书不仅首次从文学的产生、传播、消费等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其社会活动的全部过程,而且采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调查数据。例如,他试图从书籍种类和数量的统计中来确定一个国家的文学生产和消费能力;他试图通过作家的出身、职业、成名年龄和受资助情况的调查之中来 分析 文学创作的社会条件;他试图找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戏剧舞台萧条与版税低廉之间的内在联系;他试图将数据统计转换为图表分析,以预测不同作家群体出现的年代周期……。尽管依现在的标准看,该书...
[详细+]
2009/09/07 15:03: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分野(一)
文学 艺术 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精神活动,其性质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也便决定了研究视角的多种可能。例如,我们可以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艺术,以形成文艺伦理学;我们可以从 科学 教育 的角度研究文学艺术,以形成文艺教育学;我们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文学艺术,以形成文艺传播学……等等。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夸张地说,有多少种不同的角度、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就可以建立起多少种不同的文艺学科。但是,我们唯独不可能从文艺自身的角度来研究文艺,这是因为:第一,文艺不是一种科学活动,其自身不可能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第二,文艺不是一种独特的视角,拉不开必要的距离,以文艺的视角来观察文艺,恰恰形成所谓的“盲点”。正因如此, 中国 传统上的“以诗论诗&...
[详细+]
2009/09/07 15:03:1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
作者:姚君喜 来源:网络 ——朱立元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初论 我国当代美学研究在引进、学习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首次引进西方美学理论始,经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到八十年代的美学热,直至今天美学研究的深化,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我国当代美学基本上形成了以实践美学为主流的当代美学理论体系。在这样一个大的理论背景下,朱立元先生在长期对西方美学理论进行系统把握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思考着我国当代美学、文艺学的理论构建问题。在他的一系列论著中,已充分体现了他对实践美学的理论发展和完善的思考,体现了他在实践本体论基础上建构当代美学的努力,并已基本形成了以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可以说,他对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思考,是对我国当前...
[详细+]
2009/09/07 15:01: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作者:王岳川 来源:网络 在20世纪的现象学思潮中,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以其严谨的哲学体系,和对问题的相当深入的探讨,成为一代现象学大师。他对"身体"的现象学分析,对"现代艺术"的关注,使得他的理论延伸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至今仍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 庞蒂的哲学是以"知觉"为其研究中心的。知觉研究意味着知觉构成了一切知识的基本层次,对知觉的研究必须先于所有其它层次的研究。知觉研究与语言研究紧密相关,当知觉运用于社会领域,即言语和语言的时候,凝视和言说就必得面对整个社会形式的关联结构。换言之,在交往以及交往的变态关联中进行考察,这种关联势必包含着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言语和语言"的文化现象。 庞蒂对现...
[详细+]
2009/09/07 15:00:0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形态与主题(作者:谭好哲)
如果将德国古典美学解体之后直到今天这一 历史 时段称为 现代 文艺美学的 发展 时期的话,那么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 理论 是构成这一现代发展期的重要一翼,确切地说,是最重要的一翼。说它最重要,是因为在现代文艺美学发展史上,还没有另外一种文艺美学有比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更为久远的历时年代,有比它更为庞大的理论队伍,有比它更为阔大的 影响 空间。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在现代文艺美学领域里的地位,正如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思想和 社会 领域里的崇高地位一样,是任何其他的理论都难以比肩的。 就历时态而言,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大致上经历了两大发展时期: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到 90 年代,是这一全新的文艺美学理论的创始期,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 19 世纪末叶至今,则是这一...
[详细+]
2009/09/07 14:56: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真”━━“美”之本体观
中国 现代 大诗人艾青于20世纪30年代年作的《诗论》[1]第一则是: 真、善、美,是统一在先进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 何谓“真”?他说:“真是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它给予我们对于未来的信赖。” 何谓“善”?“善是 社会 的功利性。”又说:“凡是促使人类向上 发展 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自由体诗创作之巨擘,受北美西欧大诗人惠特曼、阿波里奈尔、凡尔哈伦等的薰陶甚深,他的诗歌美学思想也主要受西方美学思想的 影响 ,作《诗论》之前,从他的学历看,尚未深入过中国古代美学领域,但他说...
[详细+]
2009/09/07 14:53: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纯美学的历史起源(二)
所以说,当场域本身构成时,事情就变得很清楚了, 艺术 品的生产“主体”——也就是艺术品价值和意义的生产主体,并不是实际上创造其物质对象的生产者,而是一系列介入这一场域的行动者。在这些行动者当中,有归入艺术性的作品(伟大或渺小的、知名或无名的艺术家)的生产者,有各种信念的批评家(他们自己也在这一场域中),还有收藏家、中间人、美术馆长等。简言之,就是所有与艺术关系密切的人,包括为艺术而生存的人,被迫在不同程度上依赖艺术而生存的人,彼此面对着斗争的人(在斗争中重要的不仅是要确立世界观,而且要确立对艺术界的看法),还有通过这些斗争参与了艺术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生产的人。 假如说这就是场域的逻辑,那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用于考察艺术品的概念,尤其关于...
[详细+]
2009/09/07 14:50: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纯美学的历史起源(一)
让我们从一个矛盾现象开始。一些 哲学 家(我心里想到的是阿瑟•丹托[ArthurDanto])已想到去思索如下 问题 :是什么使人可以把 艺术 晶和简单日常物区分开来?尽管他们从不被当作 社会 学家,但他们却以一种果敢的社会学家勇气提出,必须在一种体制之中寻找上述本体论差异的原理。他们说,艺术对象是一个人造物,只能在艺术界(artwofld)里发现其根基,即是说,在那种授手艺术晶以审美欣赏候选者地位的社会世界之中发现其根基。然而,尽管某个后 现代 主义者迟早定会想到,但对哲学家(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名头”)来说,他们尚未想到去探索如下问题:什么可以使人把哲学话语和日常话语区分开来?这样的问题在如下情形中就会变得很切题了,即某个被哲学界所命名和认可的哲学家赋予他自己一种话...
[详细+]
2009/09/07 14:49: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
一、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类的美感 “美”是随着“人”同时出现的历史范畴,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无所谓美;在人类出现之后,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也无法欣赏人类所创造的美。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都是人类的特权,是 社会 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讲,能否创造美和欣赏美,也是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志之一。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问题在于,人本身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人类的这种超生物的精神享受又必然是从动物性的快感中逐渐脱胎而来的。过去,我们一般只是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别,而往往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把人与动物、人类的历史与自然的历史决然地割裂开来,这其实并不符合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正像人不同于动物却又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一样,人类的历史不同于自然的历史却又是从自...
[详细+]
2009/09/07 14:48: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美学是如何被讲述的
什么是美学?美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被讲述的?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各种各样的美学原理中寻找答案。如果对近20余年出版的美学原理做一下纵览,我们会发现美学原理一般分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是如何被讲述的。如果大家一致的认为要讲述这几部分,这一部分要这样被讲述,那么我们便可以呈现美学原理的基本面貌。当然,由于美学一直以来带给人们诸多困惑,所以美学原理所呈现出的美学,并不一定就是美学该有的面貌,而只能是美学可能有的或目前有的面貌,美学应该讲述哪些问题?美学如何存在?对类似问题的探讨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笔者对1980年至20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著作了统计,共计241册,并分为四类,分别是标准型原理、新方法型原理、普及型原理和专题型原理。[1] 表一:各类...
[详细+]
2009/09/04 17:23: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美术史论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刘红选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