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大开本连环画收藏潜力巨大
昔日被我们捧在手里不停欣赏的“小人书”,现在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转而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而近年来大开本连环画的收藏价值正逐渐被挖掘出来。前不久,笔者在一次连环画交易会上,看到一本由王叔晖绘制的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24开本《西厢记》以4500元的高价成交。 何谓大开本连环画 我们平时最常见的都是64开和60开的连环画,这类连环画差不多有巴掌大小,便于携带和交流。后来随着连环画的不断发展,市场上陆续出现了48开、24开、16开的连环画。这类连环画的出现打破了连环画市场上千篇一律的大小模式,为连环画增添了新的色彩。连藏爱好者一般将48开以上的都称为大开本。如刘继卣的《武松打虎》、刘旦宅的《木兰从军》等,都是大开本的。 大开本可谓“稀为贵&r...
[详细+]
2010/01/22 17:20: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收藏东方艺术珍品 德化白瓷要走出两大误区
2009年元月初,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的福建德化瓷再次进军北京马连道茶城,这让贺岁收藏市场又多了几分热闹。在这之前,即去年12月13日开始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举行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中,作为“非遗”手工艺品之一的德化白瓷首次出现,引起京城大众收藏者的关注,展览现场连着几天都有许多人观看。“从交易会展览之后,来购买、咨询德化瓷的人是以前的几倍。”潘家园莹玉瓷庄的总经理王增起说。他是个“老北京”,偶然从朋友处见到德化白瓷,感到很震撼,就开始收藏,并于4年前在潘家园开店。他说,由于北方人对德化白瓷接触少,对瓷器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收藏或者消费就不免存在偏见,为此,他提...
[详细+]
2010/01/22 17:17: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执着浮躁并行 "真"与"假"并立
书画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收藏者很难把握。潘家园、琉璃厂作为收藏者的淘宝之地,“真”、“假”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真假之间演绎过许多悲喜故事。 成千上万的人怀抱着发财的梦想收藏艺术品,绝大部分收藏被升值的预期主导。一个有关审美的事业成了一个物欲横流的投机产业。 北京的潘家园、琉璃厂,是收藏爱好者的淘宝之地。这里造就了艺术家,也成全了艺术骗子;有人在这里淘得真金,也有人揽来一堆假货。走进这里,可以看到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也可以看到民间书画收藏热的兴起与缺失。 在书画市场上,你想淘得名人大家的真品,主要靠捡漏,而捡漏是需要专业知识的。 收藏队伍不专业 加剧赝品泛滥 去年3月,书画爱...
[详细+]
2010/01/22 17:16: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书画收藏不可盲目乐观
自2008春拍始,国内古书画拍卖行情大有升温之势。先是嘉德的恽寿平《载鹤图》 (3696万元)和八大山人《瓶菊图》(3136万元)都突破了3000万元大关,随后西泠春拍上八大山人的《个山杂画册》也以2352万元的不菲价格成交,匡时的唐寅《自作诗卷》(1120万元)超出了千万元。在经过一两年的沉寂后,古书画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 我认为古书画升温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当代艺术品一路飙升的价格明显过高,一些买家转而进入古书画板块“避险”;另一方面,个别知名度较高的名品上拍,也刺激了买家的购买欲望。但是客观讲,古书画收藏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可盲目乐观。 一、不要片面追求名头 一些拍卖公司为了吸引买家的眼球或为了制造轰动效应,片面追求名头,动辄宋元或&...
[详细+]
2010/01/22 17:16:2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一
古书画鉴定这门学问,很多人都需要懂得。首先是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为历代书画作品,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最富,并且还将把出土和传世文物尽可能地收藏起来,保护起来,以服务社会。如果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懂书画鉴定,遇到古字画,其真伪、优劣不辨,随它遼瞭乱玉,鱼目混珠,一来使至宝变为废纸,殊觉可惜;二来不能为书画爱好者和美术工作者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方便,三来光藏而不知鉴别,犹瞽之辨色,聋之听音,为有识者所笑。这样博物馆和图书馆也就起不到保护文物、利用文物服务社会的作用。 其次是文史研究工作者。历代流传下的书画作品中,有许多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为研究历代社会生活和文物典章制度,是珍贵的生动形象的历史资料。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内清质以昭明”的透光铜镜,是西汉中晚期物品,光线...
[详细+]
2010/01/22 17:16: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二
一、书法 我国文字起源于何时,虽难确定,但根据考古材料的证明,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字体。它是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发现在河南安阳城北五里的小屯村。这个地方曾是殷商时代的故都。最初发现的时候,由于洹水堤岸坏了,冲出了许多甲骨,抛弃在地面上。又有人在耕地时也发现了这种东西。可是当时人们不认识它,多不注意。后来有人称它为龙骨,用为药物。到了光绪二十六年,一个有心人王懿荣捡出了百多片带到北京,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从此遂为考古家研究的依据,确定它在我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原来这种甲骨文字,多是用来记载卜筮的辞语的。古代尊尚鬼神,遇事都要占卜,拿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刮去表皮的一些障碍物,就将卜辞刻在上面。因为它都是记载殷商时代的事迹,所以知道它是殷商时代...
[详细+]
2010/01/22 17:15:3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三
(二)五代和两宋 五代和两宋时期的书画,总的看来都是从临摹古人入手,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从而形成了新的时代风格。 以书法来说,字体以行书、草书为多,篆书、隶书较少。格式方面一部分与晋唐时期一样,首尾都写上作者的名字,另一部分不同于晋唐,而有了新的变化。 那时私人间的交往信礼与对官场的公文书札在格式上是有区别的:未做官或未在任上的人写的私人信札,名上下款都写,姓一般的人都不写。如陆游书札开首为“游惶恐再拜上启仲躬户部老兄台座”,结尾为“十一月廿六日,游惶恐再拜仲躬户部老兄台座”。在任官员之间的的官场书信,如“剳子”,下款还需要将本人所有的职务都写上去,如辛弃疾的《去国帖》是写给某宰相的,下款是:“宣...
[详细+]
2010/01/22 17:13: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四
(五)清 朝 清代初期的书法是在明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有所变化,但不很显著。明代董其昌的书法对清代影响很大,整个清代有许多人学习董其昌的书法,如沈筌、张照、陈希祖及近代吴永等人都是专写董的书体的。当然,还有很多人学习这种书体,不再一一举例了。 王铎的书法功力很深,揩、行、草都很成熟,很有气魄,自成风格,尤擅长临王羲之的草书帖。博山的书法技能全面,楷、行、篆、隶、草样样都能写。他字册或字卷往往是楷、行、篆、隶兼而有之,虽是他个人的习惯写法,却是他的独特面貌。王、傅二人对清初书法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郑簠专写隶书,他的隶书与明代的隶书不同,创造出一种圆润而灵活、流动而不板滞的新风格,对清初的书法艺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朱彝尊、万经等人的书法,受郑的影响就很大。 ...
[详细+]
2010/01/22 17:13:1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五
款题、题跋与标签 (-)款题 款题是指本人在画上所书的名款、题记,书法上的款题则连在全篇的本文上。要知道某件书画是谁人所作,最可靠的就是依据本人的款题。有了这个款题,就等于认定了此人作品的面貌,并通过它再去认识此人的一些其它作品。有关本人的款题,具体地谈下列二点。 1.款题的沿革 书法上开始署款的时间比绘画上署款早得多,王右军的字帖上都有自己的名字,因大都是书信,给别人写信如不署名,接信的知道是谁写的呢。由这点看来,自有书店始,就有署名。还有奏章的署名,那也很早,不过没有墨迹流传下来就是了。书法上的署名除书信外,从流传下来的碑文来看汉碑和北魏龙门二十品中就有署名的了。在唐朝前铭文署名的还比较少,到唐朝就普遍了。帖上署名,唐初就有,如人们常见的《书谱》上就有署名。 ...
[详细+]
2010/01/22 17:11: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古书画鉴定的内容及其具体步骤六
三大基本功七项注意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北京琉璃厂荣华堂艺术品商场业务部部长庄培森先生从书画艺术品知识、逛古玩市场应注意的事项、书画鉴定常识三个方面为读者讲解了书画收藏入门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 ??收藏书画,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鉴别真伪和怎样欣赏作品这两个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着急。要从基础开始,要循序渐进地熟悉、学习、摸索、积累;继而总结心得,归纳和整理经验,渐渐地就能掌握规律了。无论从事哪一行业,都要从头做起。至于鉴赏书画,也是如此。 ??收藏书画的第一步是要懂得鉴赏书画;鉴赏一词包括鉴定和欣赏两个意思。我们从鉴定谈起。 ??学习鉴定,首先要丰富知识。我们不论喜欢古代书画还是喜欢现、当代...
[详细+]
2010/01/22 17:11:0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