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作者:孙振华)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卖瓜的说瓜甜”。按这个道理来讲,一个从事城市雕塑工作的人,就应该多说城市雕塑的重要,说它的好处。我虽然来到深圳后一直从事城市雕塑工作,但并不想简单地强调城市雕塑本身有多么了不起;我也不认为,在一个城市里面,城市雕塑越多就越好,就越有文化。 为什么呢?因为孤立地谈论城市雕塑,不把它和城市文化联系起来,那是永远也说不清楚的。城市雕塑永远是从属于城市文化的 这些年我在琢磨城市雕塑问题的时候,产生了一个心得:我们以前在认识上可能有一个误区,过多地强调城市雕塑是一门艺术,强调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作用和装饰作用;把城市雕塑水平的高低归咎于雕塑家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说,偏向于把城市雕塑仅仅看作是个艺术问题。 ...
[详细+]
2010/01/25 16:14: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传统的缺失”——对当前中国雕塑界文化生态现象之思考(作者:吴雅琳)
一个多世纪以来,西学东渐,洋为中用,到如今,中国已是国力强盛、初步实现工业化,尤其近二十几年间,在许多方面都大胆地融入了现代社会,文化上更可以说是与这个世界直接接轨了,今日在西方人的眼里,国人再不是拖着细长辫子,骑着小毛驴的东亚病夫,而是自觉地接受着外来文化的洗礼,逐步成长为东方的巨人。但笔者有时不免潜心自问,在此开放和收获的同时,不经意的,我们又付出了多少代价?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学术见解、东方的智慧,它们置身何处?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怎么就都变成了需要在西方人的思想体系下才能确定其存在与否的价值?国民的殖民心态与日俱增,对学界、特别是教育界,长期以来,无疑起到了负面的作用。在某些学科专业的开设和发展上,从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忽视与拒绝。 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召开的一个雕塑研讨会上...
[详细+]
2010/01/25 16:14: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雕塑与中国文化(作者:孙振华)
中国雕塑与中国文化是一个大题目,在这里,我实际只想和大家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雕塑的特征,二是中国雕塑风格的演变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演变。这两个问题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当然时间的关系,许多具体的内容不大可能展开来讲,只能是讲一个大概。 一、中国雕塑的基本特征 特征是在比较中存在的。我们主要以西方古代雕塑作为参照来映证中国雕塑的独特性,这种比较并不是要比高低优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能以某一个民族的雕塑的特征做为评定整个雕塑艺术的高低优劣,这种比较是说明性的,为的是有利于人们看清它的独特面貌和形态。中国雕塑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可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题材的广泛性 中国雕塑的题材相当广泛,从全书的叙...
[详细+]
2010/01/25 16:13:1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公共艺术的政治学(作者:孙振华)
内容提要:公共艺术的基础之一,是公共空间的政治诉求。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概念,它体现了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对公共空间民主化进程的需求和对公共权力的重新审视。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可能性,在于它必须面对公共性、公民权利、权力规则、社区政治等当代社会的政治学问题。 关键词:公共艺术 政治学 公共性 公民权利 权力规则 社区政治 一般认为,“公共艺术”概念的正式出现,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1)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使用,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公共艺术在中国最常见的使用办法,就像过去人们对待前代的佛像那样,用“公共艺术”为“城市雕塑”、“景观艺术”、“环境艺...
[详细+]
2010/01/25 15:51: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穿越时空”——当代艺术中的中央美院雕塑系
中央美院雕塑系半个世纪以来形成了在现实主义审美指导下的教学与创作体系,强调艺术语言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90年代来出现了一些经典现实主义所不能涵括的“多元化”的作品,但也仍然是对中国大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激烈变化的表现。中央美院雕塑系的现状与国内其它美术学院雕塑系有相似之处,与中国雕塑界的发展也基本同步,只不过更具有典型性。在北京这个政治文化中心,有着青年雕塑家所向往的文化艺术氛围,雕塑艺术的市场环境也相对宽裕,因此,中央美院雕塑系的毕业生,无论是否有正式的工作单位,大部分都在北京生活,即以1998年举办的北京青年雕塑家联展来说,就有40多位雕塑家是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目前,在北京生活的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的艺术家最为集中的有三个单位,即中央美院雕塑系、中央美...
[详细+]
2010/01/25 15:49: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高校雕塑教学往哪里去(作者:云菲)
近年来,雕塑成为当今美术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高校雕塑专业教育更是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态势,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面对空前繁荣的景象,怎样的教学体制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高校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避免浮躁心理,进行冷静思考?在高校各专业纷纷扩招的大背景下,扩招给雕塑专业教学带来的究竟是喜还是忧?近日,中国《雕塑》杂志社、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了“2006全国高校雕塑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并以“我们的理想”为主题召开了“2006全国高校雕塑专业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各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对如何促进高校雕塑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
[详细+]
2010/01/25 14:27: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关于雕塑创作和教学的对话 (作者:曾成钢 孙振华)
孙:雕塑界这几年很活跃,展览很多,各种尝试也很多,尤其是1993年以来,雕塑的学术气氛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烈,与之相一致,雕塑的问题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显得突出,这种局面应该是雕塑学术发展的一个机遇。你认为你与当前更年轻的一批雕塑家之间是否存在距离?你对诸如装置、行为等非雕塑化的倾向是怎样看的? 曾:近几年来,雕塑界的展览逐渐增多,方式也各式各样。雕塑形式语言和创作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与西方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的信息的传入,加之美术评论家的参与给中国雕塑家的创作加入了兴奋剂。展览的筹备也似乎是比较匆忙,与过去相比,雕塑界的确是活跃了,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在这种繁荣中有浮躁与急功近利的成份。我认为雕塑艺术创作不是靠一次展览、一次策划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雕塑家有一个恒定...
[详细+]
2010/01/25 14:26: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一、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
[详细+]
2010/01/25 14:24:3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浅谈雕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象与抽象
在我们的雕塑学习过程中,时常有“做不象”的烦恼。这里的“象”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概、差不多”之类的程度。 有人说“象”就是“写实”,可是要说自己做的雕塑为“写实”之雕塑,可就拿美国的“超写实雕塑”来说,虽然可以以假乱真,但它依然有可以再更加写实一点的空间。我们上课做的泥塑人体很写实了,但比起“超写实”来我们差之甚远;“超写实”比起有生命的人体(这里假设为雕塑)来,同样是差之甚远;具体的有生命的人体比起以行为表演的方式来表达艺术感受,是否同样是差之甚远呢?这样看来什么样的程度才算...
[详细+]
2010/01/25 14:20:4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年底收藏,你把眼擦亮
发行机构不权威 价格过期大跳水 “原价2680元,现在300元……”12月20日,记者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一摊点发现正在叫卖银质纪念章,原价和现价相差几乎达到10倍。同时,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些以“开国”、“盛世”、“大阅兵”等为题材的藏品,在国庆前后宣传火热的纪念章、邮品多数都在大幅度降价处理。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年后这些“收藏品”掉价会更厉害。为什么风靡一时的“60周年”藏品会遭到如此命运?“各种各样的挂件、悬挂物、纪念章、纪念模型、邮品都在降价,这与市场运作有关。”一家工艺品商店的工作...
[详细+]
2010/01/23 10:39: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