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寺观彩塑(作者:钱绍武)
关于我国特有的彩塑艺术 山西的彩塑,大概占全国彩塑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作风演变也极具代表性,但多为唐宋以来的作品。因此从渊源来说,不得不推到北魏、北齐,因此这里略谈了麦积山和敦煌的彩塑。同时也举了几个别处的彩塑,以示比较。 我国的彩塑艺术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日本除外,因为日本在我国唐宋以后,从各方面吸收了我国的文化精华)。据我所知,欧洲各国都有木、石、陶的彩塑雕刻。却并没有在干泥塑作上上色描绘的传统。我们的泥塑彩绘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呢。根据我自己从民间艺人学到的方法是这样的:根据塑作对象的基本比例和动作,先立一木制骨架,然后分三层用泥,塑造形体和衣纹。第一层泥,是用三分之一的沙子(用大量的沙子是为了降低收缩率),三分之二的泥(膠泥)和麦秸(剁碎、适量)。第二层是同...
[详细+]
2010/01/25 16:54: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雕塑新作读后(作者:钱绍武)
近来我国雕塑界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气象。首先,当然因为各地城市都在大上,都要树立本市的崭新“形象”。于是各城市的雕塑工作者都有饭吃,鱼有鱼路,虾有虾道,虽然水平不一,但高的可以一展所长,低的有了实践提高的机会。其次,是各地雕塑工作者一直坚持艺术劳动,锲而不舍,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争取到了基本的工作条件(包括群众的喜爱和领导的理解)。总的来说,环境宽松,艺术繁荣。所谓“形势一片大好”。现在东北的“鲁迅美术学院”举办的这次大展就充分地体现了这样的大好局面。虽然数量不算很多,但代表性极广,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尺寸不分大小,材质不分软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奇”能。我一直以为人类的艺术发展到现在,无非三种形式。...
[详细+]
2010/01/25 16:53: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雕塑家钱绍武漫谈艺术(作者:钱绍武)
[编者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城市雕塑全国艺委会常委钱绍武先生,是我国著名雕塑家、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在中国雕塑界他是一位走现实主义的民族化道路的最早成功者,他的优秀雕塑《李大钊》、《曹雪芹》、《杜甫》等等被人们称为传世佳作,许多人都有很深的印象。不久前应我省雕塑家罗旭的邀请,老先生来到云南,短短数日的丽江、迪庆、大理之旅使兴味盎然的他赞不绝口。在这期间,我们有幸聆听钱先生坐而论道,谈古论今,处处体现出一个有着高超造诣的艺术家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下是记者对钱绍武先生的访谈,以及老先生在云南艺术学院的讲座的整理。 生活中的激动是艺术创作之源 我从一个学术性很强的问题谈起:什么是新,什么是旧,如何去追求新,新到什么程度算是新。艺术是由于人类的需要所创造的。...
[详细+]
2010/01/25 16:52:3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论浮雕艺术(作者:吕品昌)
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人类建造着自己的艺术宝库,古老的文明留给我们丰厚的艺术遗产。作为一种人文创造,浮雕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丰富着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浮雕与其它艺术形式一道,以它的发生发展记载、构筑着艺术的演进轨迹与繁荣景象。 一、浮雕的概念和特征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
[详细+]
2010/01/25 16:51: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肖像雕塑有感(作者:王少军)
人类的面孔像永远难解的迷,吸引着人类自身无休止的好奇心。肖像艺术诞生的缘由我猜想必是人类的天性使然,促使艺术家创造出以肖像艺术形式来探知人类奥妙的谜底。油画、版画、雕塑……多种门类艺术对同一个对象——人类,运用不同手段和形式都做着相同的探索和创造。肖像雕塑也已伴随着人类成长渡过了千百年沧桑,直至今天,她的生命力与人类一样,仍然充满了生机,因为创造她的正是人类自身。只要人类仍然有好奇 、自爱之心,那么肖像艺术将永不衰亡! 对于我们的先人所创造的灿烂的肖像雕塑艺术瑰宝,应作为我们的艺术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但不应该把她们封存起来,而且更应当继承 、发扬她们。因为我们仍然不能解读人类之谜,我们依然在用艺术的形式来探寻、记录和表现人类众...
[详细+]
2010/01/25 16:49:2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公共艺术与人本精神(作者:陈云岗)
题 记:如果文中有前后矛盾的地方,那一定是问题本身就充满着矛盾。并不是我的错。 公共艺术像其他诸如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等门类艺术一样,发生得很早,但却研究得很晚,也即是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解析或是确立它为一门学科的时间,却并非如它所发生的时间那样及时。这是人类在所有学科建设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 正如建筑与雕刻,它们几乎与人类共生而存;但将其作为“艺术”而置于被人们当作一门学科的对象来审视它自身的规律与成就时,人们才发明出了“艺术”的词语,萌生出了艺术的概念,相对地确定出了艺术这一概念下的范畴。 公共艺术同样如此,当人类并不知晓何为公共艺术之时,却营造出了许多依当今观念看待正是属于公共艺术的城池、宫殿以及广场,当人类并...
[详细+]
2010/01/25 16:49: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初试雕塑(作者:孙伟)
雕塑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它是一门通过视觉传达和触觉传达来表现形体和空间的艺术。 我国的雕塑艺术发展从原始社会的陶器;殷周时代的青铜;秦汉时期的陶兵铜马到唐朝的刻石;魏晋的石窟;宋明的彩塑先后有无数的杰作产生,并建立了极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伴随着新文化运动,西方的艺术介绍进来,西方的雕塑也逐渐为中国人所了解。 本世纪初第一批留学西方的中国学子学成归国,开始在中国兴办现代教育,其中艺术教育也逐步开展起来。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美术教育,雕塑的专业教育从此建立起来。一批有成就的雕塑家从欧洲带来了雕塑专业教育的模式,开始了中国的雕塑专业教学活动。 ...
[详细+]
2010/01/25 16:48:1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从宁缺毋滥说开去——浅议当前城雕的几个问题(作者:邵大箴)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很快,其速度与规模,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全国大小城市树立在公共场所的雕塑作品有数千件。应该说,这是我国雕塑大普及的时代。这20年来雕塑艺术发展的情况,需要认真的梳理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雕塑发展当非常有益。本文无意对近20年雕塑的发展作全面的描述,只是想谈谈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目前还影响我国雕塑艺术健康发展的一些问题,以求教同行与读者。 在谈问题以前,必须肯定这20年来雕塑艺术的成绩。这成绩是不可抹煞的。大致上说,有下列几点: 1.普及了好的雕塑艺术 20年前,对普通的人来说,雕塑这行艺术是比较陌生的。现在则不同了,雕塑成为身边看得见的、可以议论的对象。一个行类的艺术要得到充足的发展,除了有组织者、创作者的热情外,还需要...
[详细+]
2010/01/25 16:47:0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大地之子——袁晓岑的艺术道路(作者:殷双喜 汤静)
1915年袁晓岑生于贵州省普定县一个偏僻的独家村,半耕半读之家只有房屋数间、薄田数丘,但“山花野卉四时不绝,飞禽走兽出没其间”。大自然的神奇优美、农家小院的质朴温馨,为画家幼年构筑了美丽幽静的童话世界。在那个充满欢乐与诗情画意的童年,土纸和墙壁上留下了稚嫩的木炭画、竹编的簸箕里装满了用黏土随手捏成的小动物,不知不觉中他喜欢上了美术。9岁,袁晓岑入普定县沙家马场镇的自励小学读书。刻苦学习之余,躲在寝室里画画、练书法,或是跑到旧文庙改建成的学校大殿里研究门格花窗上的镂空木雕。逢年过节经常作些图案独特的窗心纸,深受老师同学的好评。他曾用小楷工整地写过一首诗:“男儿壮志出乡关,谋而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当时正规师范毕业的校长为他的刻苦感...
[详细+]
2010/01/25 16:45:5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雕塑是一种感觉(兼谈城雕)(作者:陈云岗)
我们不仅需要一个能够行走坐卧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更需要一个能够满足我们精神欲求的感觉空间。然而这个空间的建立可以说是先于人的出现就已经存在着了。比如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大院落——地球上的任何一处,不是山岭便是平原,不是林泽便是戈壁……,待到这个世界的空间感觉者——人出现了之后,人们从山、从树、从水、从云,便自然而然地领略并转换着对那原始空间的感觉。人们不仅认识到这空间能够行走坐卧,而且还认识到这空间可以移情抒怀。再到后来,当人们在大地上立起巨石、盖起房屋、筑起城堡的时候,那原本的天然的空间便不再是原来的旧时模样了。人们最初涌动的某些原始的宗教情感激发起了人们的巨大热情。这热情携着人们当时并不曾意识得到的审美意向,向这空间挤了进去,...
[详细+]
2010/01/25 16:45:0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