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文物家:相比追索保护现有文物更加刻不容缓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文物界泰斗罗哲文、谢辰生,遗产保护著名学者晁华山分别接受本刊独家专访。在他们眼里,兽首之争,是唤起人们文保意识的绝好机遇 罗哲文:是阴谋,我们不能上当 “你们稍等,又有人来了。”85岁的罗哲文老先生穿过“严严实实”的房间和客厅,迎来了是日下午的第三批访客。 罗哲文生于1924年,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是梁思成、刘敦桢等一代宗师的门生。1946年开始,他先后供职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现任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 作为...
[详细+]
2010/01/29 14:24:0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书画鉴定:创作者未必就是其作品的鉴定权威 (作者:姜波)
众所周知,艺术创作是一个艰辛甚至痛苦的过程,也因此才有了“呕心沥血”这句古语。当看到国画名家史国良面对电视镜头说 “如果连艺术品的创作者都没有鉴定权,这真是一种悲哀”时,笔者也不禁为之唏嘘。套用那句老话“自己的孩子,自己还不认识吗?”。 而业界同时存在着另一种声音“出于客观性、公正性的考虑,画家本人的鉴定意见不能成为画作真伪的最终裁决,甚至不应参与鉴定”。创作者本人有无鉴定其作品的权利成为这场辩论的核心。针对这争论,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郝竟存接受了中国文物网的专访。 面对记者的提问,郝会长笑言:“自己的孩子不一定自己都认识”。此话听起来是戏...
[详细+]
2010/01/29 14:23:2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书谱社“百家春茗”侧记
为了庆祝梁披云先生103岁华诞暨香港《书谱》杂志复刊一周年,书谱社“百家春茗”于三月十五日在京隆重举行。中国大饭店“大都会议厅”内灯火通明,高朋满座。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汉字书法篆刻研究会、香港书谱出版社联袂主办。 梁披云先生,学名梁龙光,又名梁雪予,现居澳门。1907年3月15日生于福建省永春县。为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澳门特区筹委会委员,澳门特区推委会委员,全国侨联顾问,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顾问,汉字书法篆刻研究会顾问,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香港书谱出版社创始人之一,澳门归侨总会创会会长,澳门福建同乡会创会会长,澳门笔会创会会长,澳门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澳门文化研究会会长,厦门大...
[详细+]
2010/01/29 14:20: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当代瓷器常州市场遭“冷遇”(作者:秦雯)
来源 : 常州新闻网 瓷器因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在常州收藏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但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仍停留在“古瓷”这个传统领域,而被一些业内人士喻为“原始股”的当代瓷器在常州市场上却并没有受到很多人追捧。 提起当代瓷器,许多收藏爱好者会说,它们“看上去很美”,但要问实际身价有多高,恐怕没有多少人敢下判断。 当代“大师”PK不过赝品 最近两天,记者在常州几大古玩市场逛下来发现,大部分商家做得都是古代瓷器的买卖,一些资深藏家家里藏着的“宝...
[详细+]
2010/01/29 14:19: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李久芳:不甘落后的玉器与杂项鉴赏家(作者:陈裕亮 陈燕芬)
“我在故宫呆了四十多年,一直搞杂项陈列工作。” “没有专门培养,靠自己摸索。” “那时我们工作都不甘落后,想尽办法增加知识。” ……. 现年79岁的李久芳先生,虽然行动有些不便,但是精神矍铄、身体康健、气色红润。一进门,李先生便跟笔者聊开,他几句话便把自己的鉴赏人生高度概括,令笔者心悦诚服。 李久芳,杂项玉器鉴定专家,1930年生于河北抚宁。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
[详细+]
2010/01/29 14:18: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郑州书画市场成为“掘金地” 市场有众多“潜力股”(作者:马晓鹏)
来源 :《郑州日报》 面对新的困惑与诱惑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密不可分。随着郑州成为GDP“3000亿俱乐部”的成员,书画市场近期异常火爆,有迹象表明,继股市、楼市之后,有批量资金进入书画市场。 民间古谚语道:“粮油生意一分利,布匹百货十分利,棺材嫁奁百分利,珠宝字画万分利。”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银行存款利率的连续下调,股市跳水,书画市场投资异常火爆。河南商都古玩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王安乐认为,艺术品市场与证券、股票、期货和房地产并列为市场投资的“五朵金花&...
[详细+]
2010/01/29 14:17: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亚洲艺术市场的一次集体效应(作者:徐佳和)
来源 :《东方早报》 尽管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国际和国内的艺术市场出现了一些剧烈动荡,但早报记者昨天从上海艺博会组委会获悉,9月9日到13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的艺博会预计依然保持2.4万平方米的规模,继续领先于亚洲各大艺博会。 对以商业操作形式为主的艺博会而言,藏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为此,中韩两国的三大艺博会台湾台北艺博会、韩国首尔艺博会与上海艺博会也达成共识,进行资源共享,各自选取麾下的重要收藏家,组成互购团,观摩彼此的展览,互购彼此展品,以形成亚洲艺术市场的一次集体效应。 据悉,四大展馆中一、二馆仍为中外画廊展区,坚持邀请展的形式,不接受画廊报名;三馆为中国陶瓷艺术馆,展厅面积扩大到3800平方米,通过与景德...
[详细+]
2010/01/29 14:15: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当中国水墨进入“地球村”(作者:徐嘉炀)
来源 :文化传播网 20世纪初期,以岭南三杰为代表,即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留学日本,受到日本画家参酌西方绘画以革新日本画的启发,同时又接受了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和辛亥革命火热斗争的洗礼,立志对固有的旧中国画进行革新。其表现形式是折中中西,融汇古今;最终目的则是通过艺术美的陶冶“改造国魂”。 “岭南画派”提出“革新国画”的口号和要求,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 而在50年代,流行于西方20世纪艺术观等,开始在香港涌现,其特点是强调发挥个人的艺术思想。一些较开明的香港艺术家亦于此时候进入发挥个人独创性的艺术行列。吕寿琨就公开批评香港画坛流行以摹仿为绘画教学的方...
[详细+]
2010/01/29 14:03: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外国馆藏的中国文物:世界看欧洲 欧洲属英国
来源 :《新文化报》 中国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欧美、日本。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瑞士、瑞典。 英国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其中以英国所藏最多。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剑桥的费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博物馆,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馆,都有大量的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 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代表性文物有汉代玉雕奴龙、晋代顾恺之《女史箴图》、南北朝陶猎鹰坐俑、唐代黄玉坐犬和敦煌绢画、文书等。 ...
[详细+]
2010/01/29 14:03: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夜郎自大是当代景德镇瓷器的痼疾
来源 :《广州日报》 《欧洲过时“陶艺游戏”玩晕追风陶瓷艺术家》一文由本报博雅栏目推出后,在艺术陶瓷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在参加在岭南会展览馆举办的“景德镇陶瓷大师精品展”的中国美术工艺大师吴锦华一见到笔者,就铿锵有力地说:“从景德镇走出来的我和饶晓晴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我认为景德镇现在不是没有传统,而是他们在祖荫的庇护下,舒畅地吃着传统饭,懒得创新了。这样一来,夜郎自大、盲目排外就成了其当下最大的痼疾。”接着,在吴锦华的会客室里,笔者看到墙上挂着几张他还没有完成的书画作品。于是,颇有些紧张的话题就从这位美术工艺大师的写字画画开始了。 ...
[详细+]
2010/01/29 14:03: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