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独具一格 自成一体(作者:王学会)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不客气地讲,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且不说有人直言中国画行将就木,中国画和辛劳其间的艺术家们,几乎无不处在艺术自律形而上信念日益消解、民族文化遭致西方化和世俗化的双重夹击而严重失序的尴尬境地。 不管我们如何解释和奔突,作为一个水墨画家的困难和痛苦也是不难想见的。而如何让无所依附的水墨画家打开新的视野?如何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希望和凤凰涅槃式的新形象?的确要看艺术家自己。 青年画家张富君无疑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注脚。他的作品与修养,都极大地回应了过往的莫衷一是的近乎妖魔化的说教。 在当今书画界,知道张富君的人,都称赞他特够份儿,一是他专业功底过硬,二是他人脉资源广...
[详细+]
2010/01/29 15:18: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山西买家:收藏市场的神秘新贵
来源 :《山西晚报》 山西藏家近年来正成为收藏市场的热点。 2004年,山西买家以1100万元竞得清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 2005年,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圆双耳瓶”被一个山西买家以1.1548亿港元买下,创中国瓷器和工艺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2006—2008年间,一位山西买家连续出现在几个国际性的年度拍卖会上,一口气将一系列皇帝玉玺拍下,总成交额近2亿元人民币。 有专业人士称:山西买家是目前世界艺术品拍卖领域惟一能和世界级收藏家竞价抗衡的...
[详细+]
2010/01/29 15:16:4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出人意料火爆是否意味艺术品市场春天到来? (作者:张娟)
来源 :《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金融危机余威尚在、甲型H1N1流感又逼近家门,外部环境如此“恶劣”,但艺术品市场似乎却成了“世外桃源”。5月底6月初,包括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京城多家拍卖公司“参战”的本年度内地最大规模的一轮春拍,火爆 得让不少人都大呼意外。 犹记得2008年秋,当金融危机刚刚来袭,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寒流”中战战兢兢。许多业内人士纷纷预言,由于艺术品市场的滞后性,2009年极有可能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最难熬的一年。然而,本轮春拍拍场上人满为患的景象、“久违”的天价接连诞生,尤其是中国书画表现活跃,让人不...
[详细+]
2010/01/29 15:16: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马未都谈元青花为什么值钱
来源 :新浪 2005年7月的佳士得公司伦敦拍卖会上,“鬼谷下山”的元青花罐被伦敦古董商以1568.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3亿)的价格竞得,创下历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元青花何以如此价值不菲?它的价值魅力究竟在哪里?马未都在旅游卫视《亮话》节目,与洪晃聊聊元青花的秘密。 无法撼动的700年流行 “鬼谷下山”元青花瓷罐的天价成交再次吸引了无数对中国艺术品关注的眼球,“猛然间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艺术品,而且这个2.3亿纪录不仅仅是中国艺术品的纪录,全世界没有一件单件的东西能卖过这个钱去”马未都表示,这就会使大...
[详细+]
2010/01/29 15:15: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画鉴定家徐邦达
来源 :《文汇报》 故宫博物院的徐邦达先生,是海内外有数的书画鉴定大家,被收藏界奉为宗师。但他之所长,并不只在鉴定古今笔墨,其自身也工于翰墨丹青。 说来也奇,我与徐老之结识,既非由于鉴定,也不是求索墨宝,而是诗词唱和之缘。这怕是一般人很难“想”而“见”之的。 我说过多次了:大多年辈长于我的鸿儒硕学,都是嘤鸣求友声所以感召,他们不弃,反倒礼数先施,枉驾下顾,如张中行、冒舒諲、金启孮、饶孟侃、闻在宥、杨向奎……莫不如是。而徐老亦在“例中”。 徐先生别署蠖叟,长于我者数岁。2001年他庆...
[详细+]
2010/01/29 15:15:2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画“主动合制”造假法辨识 关键在作品艺术特质
来源 :《美术报》 在前两回揭示过书画“被动合制”的两种具体作伪招术后,此次我们接着再来谈谈属于“主动合制”的造假话题。提及“主动合制”,不妨先分析一下书画作伪的一般性操作规律:如果由一个人独立来赝造一件名家伪作,其难点就在于既要各个局部片断相对的像;又要各构件之间笔墨造型风格的互为呼应统一,乃至整件成品的总体艺术气息都要相对接近于真迹。因此我们常见的书画伪作多半皆存在着有的局部相对较像,有的局部相对不像的现象。那么现在我们回到书画名家正常的创作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关键问题:书画作者每要完成一件作品,都必经历“两个过程”。一是相对最重要的作品“主题内容”部分...
[详细+]
2010/01/29 15:14:5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文人书画家徐元钊:洗前人旧习 自成一家 (作者:沈定庵)
来源 :浙江在线 徐元钊(1861~1926)字吉荪,晚号逷园,绍兴人,为古越藏书楼主人徐树兰先生的长子。光绪十四年(1888)科副贡,司铎(教官)台州、太平,推升河南知县。工诗古文词,1920年徐先生59岁时,应邀为杭州西湖岳庙撰下著名的长联: “名胜非藏纳之区,对此忠骸,可半废西湖墓祠; 时势岂权奸能造,微公涅背,有谁话南渡君臣。” 联意忠奸分明,慷慨激昂,铿锵有声。长联于同年由西湖岳庙邀请先师徐生翁书写,深受大画家黄宾虹的欣赏。长联用整块银杏木制作,镌刻也精,可惜长联毁于十年浩劫。1996年春,杭州岳庙邀余补书,并在落款...
[详细+]
2010/01/29 15:14:0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水墨:有无之间 (作者:谢有顺)
来源 :《郑州日报》 水墨是中国的语言,它既说出中国的文化,也见证中国的精神。不了解中国人的感情和心事,不领会中国文化的精髓,水墨就只是物质,不能成为创造心灵世界的材料,更不能成为人生的写照。中国文人历来是重视立心的,心气和心力,也一直是写作、绘画的根底,故中国艺术不向外求娱乐,而向内求德性修养,最终冀望于人生即艺术,把艺术和人生,看作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 艺术如何和人生相通?简单地说,就是艺术和人生共享一个生命世界。中国以农立国,即便普通一人,也知道视自然、天地为大生命,而个人的生命则寄存于这个大生命之中,生命和生命相呼应之后而有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成为最好的中国艺术。 因此,中国艺术从生命出发,它重在创造世...
[详细+]
2010/01/29 15:13:4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蒋采苹与重彩画的前途
来源 :《每日新报》 日前,“继往开来”——蒋采苹从教50周年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期将持续到6月27日。此次参展画家众多,堪称是中国重彩画艺术的大阅兵。蒋采苹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多年来致力于重彩画的研究与创作,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 通俗地说,重彩画是工笔画的一种,区别是采用矿物质颜料。中国古代的工笔绘画,大多采用矿物质颜料,颜色绚丽,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后来,工笔画的颜料逐渐采用化学颜料并成为今天的主流。而蒋采苹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大家重新认识到矿物质颜料的魅力。
[详细+]
2010/01/29 15:13: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博物馆是学习鉴定的好地方(作者:姚祎)
来源 :义乌新闻网 编者按:王宏理先生是义乌人,曾任省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学术部主任及浙江西湖美术馆副馆长。现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为中国书画史、书画鉴定方向研究生导师,并为中国美院国画书法专业博士生兼职教授。发表语言文学、金石书画论文数十篇。独立研究的书画类课题曾获国家(艺术类)最高奖。本文根据王宏理先生对书画鉴定、古玩收藏的见解整理而成。 问: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许多人不知相信谁好,就买了作品集自己来比照着鉴定,这样的方法应该比较可靠吧? 答:这只能说有一小部分作用,如通过比照,你能发现这不是某人的作品。因为你是根据作品集里反映的显性信息判断的,但其中大量隐形的信息,如果你不懂,就不容易发现。例如利用旧的书画材...
[详细+]
2010/01/29 15:12:3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