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论投资风险 艺市与股市不可混为一谈 (作者:高鸿)
来源 :《美术报》 近期,有某企业收藏机构的掌门人鉴于 “很多人总想把艺术品市场当成股票来炒作,这个一定会失败的。真正的收藏家一定是喜欢才会购买,不完全是投资,完全把艺术当投资的人是投机”的现象,提醒人们“不要把艺术品市场当作股票来炒作”,理由是:从去年到今年,市场显示好的、来源翔实的作品价格还在持续走高。我们可以看到吴冠中、潘天寿、李可染等艺术家的作品在金融危机中依然翻倍上涨,这至少证明起码市场有一部分是健康的,而另外一部分虚高的市场即使没有金融危机,它也会倒下,金融危机只是个理由,其实如果没有金融危机,艺术品该倒的还倒,该涨的还涨。 诚然,提出“不要把艺术品市场当作股票来炒作”...
[详细+]
2010/01/29 17:06:0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画廊里为什么存在“价格歧视”?(作者:晓丹)
来源 :《美术报》 许多艺术品的交易价格,都有很大的浮动性,在代理制画廊里尤其如此。 对于绘画作品的价格,比较容易被理解的是“市场公定价”。“市场公定价”,指综合某位画家作品在拍卖会、画廊、私下交易的价格,判断出的平均价位,是所谓比较公允的合理行情。不过,艺术品与普通商品不同,极讲究个性,同一位画家的不同作品,会有不少差异。所以在画廊的定价中,“市场公定价”大多只有参考意义,甚至只是摆设。 画廊经营中的定价,比较直观。 通常,画廊在为画家举办个展或在日常展售时,会在作品下角标明定...
[详细+]
2010/01/29 17:05:3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顾纯学:独辟新文人画蹊径的画家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江苏常熟地处吴文化发源地江南水乡,贤人辈出,文化兴盛,明清之际,虞山画派虞山词派独领风骚。如今,常熟文坛依然人才济济,星光璀璨。以新文人画著称的农民画家顾纯学,就是一位在常熟文坛、画坛、诗坛及收藏界均有建树的突出人才。 据考证,常熟最古老的史前文明发祥地位于虞山东麓谢桥乡新光村钱底巷。此地山清水秀良田成片,自古就有耕读遗风,崇文习武世代相传。顾纯学的曾祖父就是居住在这里的一位武秀才。“种田免饥,习武防身”,正是他家的祖训。顾纯学15岁时写过一副对联:“名教自有乐地,读书是我良田。”可以看出,他以接受名教为乐地,把诗书与良田等同。后来他把自己的画斋题为“三亦楼&rdq...
[详细+]
2010/01/29 17:04: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消失速度惊人 民间艺术怎样摆脱“人亡艺绝”窘境(作者:赵文明)
来源 :《法制日报》 “生命记忆”消失速度惊人 传承保护面临多重困难 民间艺术怎样摆脱“人亡艺绝”窘境 “你知道邵阳滩头年画吗?一位钟姓的传承老人今年过世了,滩头年画也就随之消失了。你说,谁能拯救这些草根性的民间手工艺啊?”说到民间手工艺保护,湖南省长沙市一家知识产权咨询公司负责人曾庆琳感慨万千。 近日,曾庆琳专门向湖南省政府法制办递交了一份名为《湖南省民间手工艺促进办法》的立法建议书,请求湖南省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来加强对民间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详细+]
2010/01/29 17:03:0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论城市山水画
我第一次知道“城市山水画”的说法是看到《美术》杂志上刊登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来信,他是看了一批深圳画家画深圳的作品后有感而发,提出了“城市山水画”的说法。从1992年到今天,“城市山水画”这一课题已经被全国各地很多艺术家们所关注,近年来还衍生出了“都市山水”、“都市水墨”等说法,其关注热度可见一斑。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以城市为题材进行各种创作,至今已有20余年,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我个人对“城市山水画”的认识和理解。 我的早期作品多以再现城市景观为主,用细腻的笔法将建筑物重现。《深圳新貌》算是当时工程最为浩大的...
[详细+]
2010/01/29 16:59:4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精残器收藏:要的就是这个“残”(作者:一凡)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要收就收完整的”,这是国内收藏投资者的传统理念。 收藏者一般以器物完整无缺为准,对于伤残器向来不屑一顾,这其实是十分遗憾的。伤残器同样具有独特的收藏意义与价值,尤其是精残器———器型基本完整、工艺水平一流、材质精良、只有微小瑕疵的藏品,它们的历史、文物、艺术、研究和经济价值更是不容忽视。 学会欣赏残缺之美 真正懂得收藏和审美的人,不只会欣赏完整的美,更懂得感受那种摄人心魄的残缺之美。 伤残是岁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些虽残犹美的器...
[详细+]
2010/01/29 16:59: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笔墨无界 心意自然(作者:张玉梅)
来源 :《光明日报》 《鹅、鹅、鹅》画面中一群白鹅引亢高歌,纯净温婉,如梦似幻,忆见当年作者青春韶华,画笔轻舞飞扬;《将相和》等系列京剧人物画,鼓锣热烈铿锵,色墨淋漓酣畅,显示了作者今天的沉静圆融,舒卷自如。马书林在艺术探索之旅中,广取博收、独辟蹊径,终将水墨意境与国粹京剧有机结合,创造了自己的艺术语言符号。 作为“弄墨者”他深深悟到:笔墨本无界。中国人物画家应在自由自在无边界的水墨中寻求方圆规矩,在无意的自然中把握必然。马书林痴迷于画情画意的自然流露,在他看来,自然是本性与率真的释放,是笔与墨的有机融合;自然是对东西方文化的综合理解,是情感与思想的朴素需求。敞开胸怀,释放真情,自然天成,方能...
[详细+]
2010/01/29 16:57: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王世襄其人其书(作者:黄苗子)
来源 :《东方早报》 我认识王世襄(畅安)兄也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盛家伦介绍的。1957年,由于某种“误会”,我不能住在西观音寺了。1958年初,畅安慷慨地让我搬进芳嘉园他家院子的东屋,“结孟氏之芳邻”,确是平生一快。论历代书画著述和参考书,他比我多。论书画著述的钻研,他比我深(他写有一本《中国画论研究》)。论探索学问的广度,他远胜于我。论刻苦用功,他也在我之上。那时我一般早上五点就起来读书写字,但四点多,畅安书房的台灯,就已透出亮光来了。 尤愆如山负藐躬, 逡巡书砚岂途穷; 邻窗灯火君家早, 惭愧...
[详细+]
2010/01/29 16:57:0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经济学人杂志:中国私人藏家的崛起之路(作者:编译/朱颖)
来源 : 中国网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08年11月26日文章:中国艺术品回流故土 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早期,收藏中国艺术品和陶瓷曾在西方社会风靡一时。职业寻宝人的大笔买入,以及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的战争劫掠,将大批中国艺术品带入西方收藏市场。但过去十年中,欧洲和美洲买家的数量已在减少。 业内人士称,市场上有精品出现的时候,欧美顶尖私人藏家还是会准备一搏。但是现在,大多数对中国艺术品有兴趣的西方人更趋向于成为卖家,而非买家。 从1949年开始,中国就禁止了国内私人拥有、继承或交换文物。直到邓小平修订了相应政策,中国大陆收藏家才得以迎头赶上,紧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导了市场的日本买...
[详细+]
2010/01/29 16:56: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山水画意境考镜探源(作者:李倍雷)
来源 :《书画世界》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山水画,除了对笔墨的强调,最根本的追求就是图像的意境。“诗画一律”的命题,正好说明了古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诗都是以“意境”为内在联系的“一律”的,而不是意象。山水画中融入的是诗的意境,而山水画的意境又体现它的多重性,意境是来源于对诗歌的要求而转入山水画的。因此山水画中的意境意识,来源于对诗歌意境的自觉认识及其运用具体“形象”的方式成功的转移,同时也显现了山水画的意境与诗歌的意境的联系和区别。因此山水画在形式上,将情与景融彻为具体形象——“意象”,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从而到达对意境追求与显现。...
[详细+]
2010/01/29 16:53:2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