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拳拳紫砂语 脉脉坭壶情 何道洪
随着紫砂业的不断发展,紫砂茶具渐已成为古老东方民族艺苑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近年来,随着茶文化和陶文化的进一步推广,紫砂茶具更是饮誉海内外,成为文人雅士竭诚挚爱,热切追求的艺术珍品,一件朴实的泥壶,何以如此登上大雅之堂而众首翘之,此中不仅有着紫砂的朴质真情,更有一番泥人的拳拳心语。权且从砂壶的艺史源流话起。 紫砂陶的起始,根据一些史书记载,可追溯到北宋年间,如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其中有语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此句不仅说明宋元间已有紫砂器,更显示了文人也给予了紫泥以诗意的颂赞。明万历年前的供春,是紫砂艺史上第一个被记载下名字的大师,据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创始篇〉记载金沙寺僧是第一个制作紫砂器的人,但并非专业陶工,供春...
[详细+]
2010/06/21 12:10: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紫砂壶鉴赏略谈 何道洪
紫砂艺壶,历史悠久,艺人辈出,壶风千秋,品种万样,造型层出无穷。一把艺壶,能陶人性情,怡人心灵,给人启迪。茫茫壶海中,如何鉴赏砂壶的优劣及艺术价值,为喜爱紫砂人士所望,现综其要点,从视、验、玩三点来略谈体会。 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首当为视觉上的美感。造型的得体,比例的恰当,直接引发悦目观感。由此而渗出的力度表达强烈、稳重、显示的气势风格典雅端庄,能给人以美的旋律,艺的遐想。神意透视鲜明,主题发挥突出,能激发人的一种希望和神思的追求。 验。根据造型的归类,圆器应以简洁明了的形体,显示出敦厚温润的质感,光可鉴人,隽永耐看。嘴、把衔接浑然一体。口盖紧密而不凝滞,壶身内壁清爽利落。壶身书画的装饰应溶紫砂陶艺于一体。既艺颠添锦,又不夺壶艺自然质朴的美感素质。印章款式大小应与壶身、...
[详细+]
2010/06/21 12:09:48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菊形叠式组合茶具创作的体会 何道洪
叠式组合茶具是紫砂茶具的一种创新,也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经市场考验已证明叠式组合茶具深受鉴赏家的欢迎,不信具备极大的艺术价值还具备优良的使用功能,下而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叠式组合茶具的艺术特点和优良的使用性能。 一、形体造型的比例和结构紫砂工艺品,就茶壶(具)类可分为「圆、方、筋瓤、花货」四类,这四类茶壶或茶具艺术角度看,仪态万千,各有千秋,来源于生活中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事物,并经艺术提炼,洽成富有艺术思想和感人情趣的实体。如菊形叠式组合茶具「讲究局部和整体比例恰到好处,结构上,局部和整体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又互不倾扎,相互不掩隐,局部和整体在动态中求宁静,具有活的生命力的有机结合特点,随着动态变化,分离中含结合,传合中又隐含分离,共同作用,反映出层次结构,动态结构,情趣艺术、组...
[详细+]
2010/06/21 12:09:1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论相学与中国古代人物画之关系
面相学与手相学,骨相学等统称为相学。相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被称为“封建迷信”而成为被打到的对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悄然兴起了一股“面相热”。这意味着不仅是相士骤增,从文化层面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章著作亦为不少。而相学被冠以“中国俗文化之一”、“中国出世文化之一”等等名目。学者们不仅从相学本身,亦从其与中国古代医学、中国古代伦理学、中国古代宗教、中国民俗学、中国古代社会学等方面的学术关系进行研究。然而在相学与中国画,主要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关系上,研究者却很少涉足。应该说,中国人物绘画史与中国传统相学史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并影响到现在。我们现在在教初学者时仍要讲面部的“三停&rdquo...
[详细+]
2010/06/19 15:04: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漫谈中国画的欣赏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 ...
[详细+]
2010/06/19 15:04: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实验水墨的发端及现当代状况
一、实验水墨的发端 自“85”新潮以来,中国现代水墨艺术家从不同的层面尝试着将“水墨”这一语言方式从传统的言说状态中挣脱出来,去表达艺术家对当下现实文化生活的关注。换言之,水墨如若不能进入现代,不去表现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的看法,那无疑于水墨的现代退场。因为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推进,自然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现代化制造了一个全新的现实生活和文化情境,现代人的居住环境、交通方式、信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必然导致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影响人们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也必定改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方式。现代人的新的心理文化景观正在逐渐形成,当现代的艺术家们在面对这一新的景观时,心情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没有理由让今天的时代再去重复石涛时代的山水、吴昌硕时代的...
[详细+]
2010/06/19 15:03:5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阶段时,就会引发社会对该事物的极端关注,包括人们的正面评价或负面追逐。经历了二十余年的书法展览活动,以它独特的、日趋成熟的模式,拉动了书法活动的无限繁荣,促进了书法创作不断成熟、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形式内容的和谐统一与新的表现形式的创造。使沉寂了快一个世纪的传统书法文化,成为新时期可供大多民众所能接受的新的艺术审美样式。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社会作用。正是这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完善的展览机制,既文化又艺术的新型审美形式,极大地调动了书法创作者的无限热情,使之形成了一支与社会文明与进步相一致的庞大的书法群体,为新的时代展现着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就在这书法活动良好发展的进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片面追求个人短期名利效益、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等书法活动中的...
[详细+]
2010/06/19 15:03:1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汉代书刻的文化透视——王元军《汉代书刻文化研究》读后
汉代书法史是很难编纂的。因为“书法”的发展不是靠几个书家的推动与影响,而是社会的需要在推动它的发展。它不像以后各个朝代以书家为中心,以书法风格的流变为线索。现存汉代书迹,多为不知名的书吏、佐吏所作,所以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只有回到书迹的本来面目,才能真正了解汉代的所谓“书法”。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王元军博士新著《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一书,正是这样一本从文化角度阐释汉代书刻的专著,不仅弥补了汉朝这一断代书法文化研究的空白,而且也为更加客观深入地了解汉代书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算是近年来书法研究领域一项重要成果。 该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立意新颖,视角独特。《汉代书刻文化研究》书名本身就...
[详细+]
2010/06/19 15:02: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画的收藏家与创作者在历史上的关系
“朱元君将画图,从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 ——《庄子》 “客有为周君画英者,三年而成君观,之与髹英同状,周君大怒”。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这两段是绝大多数美术史学者在论及最早画工时必提的历史文字记录。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史”与“客”这两个名称,他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专为诸侯服务,社会地位应该比下层奴隶役仆高,否则也不会出现宋元君将画图,来“史”排队长到“在外者半”。在上面记叙中已经将绘画的欣赏者或是收藏者——诸侯贵族同创作者,即当时“画史”的概念提了出来,为我们下面进一步了解,我国艺术制度上两者间关系提供了一个参
[详细+]
2010/06/19 15:02:0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民间艺术有灵性
福善吉庆 杨柳青年画 珐琅彩牡丹纹鼻烟壶 清 玉螭凤云纹璧 战国 赵佶《芙蓉锦鸡图》 清代乾隆鎏金铜嵌宝石珍珠“太平有象”钟 吉祥图案是我国古老的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
[详细+]
2010/06/19 15:01:3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4406.ST.NETOS.CN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