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美术理论
书画收藏小窍门
展玩字画,宜两手提轴,顺势展开,动作宜轻缓。切忌用手托画背,以防使画幅折出痕迹。画轴应在卷紧之后,始可将画带事紧。 画心用纸,从收藏的角度论,以安徽泾县宣纸为最好,且皮料胜棉料,棉料胜竹料,厚纸胜薄纸,生纸胜熟纸。 画心的保管方法。宜在每画心的下面,衬一层宣纸,然后用圆轴卷起,每10至20幅为一卷,存于书画橱内,不宜托心后存放。 珍贵字画不宜存放推积太久,宜时时展玩。盛夏、梅雨及有煤炉的房间,均不宜悬挂字画。梅雨季节须曝晒书画。 书画宜平放于盒、袋、匣、囊、套、函、柜、橱之中,不可竖放,更不可将书画裱件无次序地捆绑或堆放在一起。 书画收藏的防霉防虫法:用少量樟脑、冰片等量溶解于80%的酒精中,配成溶液,再将吸水性强的纸泡...
[详细+]
2010/01/22 16:13:5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法作品中的文字考订 上
书法作品中的文字考订分三个方面:1.避讳字,2.错讹字,3.文句中乖谬处、不通顺处。 讳字(避名讳的字)是一项历史考据学家的专门学问,这里不作细述,只谈谈在书法墨迹中(包括书法本身、绘画款题,以及各种题跋等)见到的一些问题和例子。 历代帝王以及他们的父祖(也有外戚——皇后家的上代,那是极少数)的名字,不准任何人(官、民)在行文书写中触及它,必须要“避讳”,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还有书写者避自己的父祖名讳,即“家讳”。 避讳,秦代已有。传世墨迹中现在所见,大致从唐代开始。唐宋二代都比较严格,不但本字要避讳,连同音字(嫌名)也要避讳。元代皇帝是蒙古人,他们的名字是蒙语译音,所以不避讳(程文海因武宗名海山而改称钜夫,...
[详细+]
2010/01/22 16:13:2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画收藏应识代笔
代笔是书画鉴定中最为复杂的问题,因为代笔是经书画家本人的许可。过去有许多画家以卖画为生,他本来只能画山水,而买者却要求他画人物,有的画家只能画花鸟,而买者却要他画人物,由于种种原因,画家又不好说不会画,于是只好请别人代画,这样就出现了有些作品画家本人画一部分,别人画另一部分,但款是画家本人的;也有画完全由别人代画,但款是画家自己落的这—情况。这样的作品,常能以假乱真,得以流传。 书法代笔与绘画代笔略有不同,代笔书法一般连名款也都由代笔人完成,以免造成行气、笔法不同。这样就出现了某些书法作品印章是真的但字却是别人写的这一情况。 书画代笔,历代有之。大书法家王羲之不再出仕以后,几乎连书札应酬也淡漠了,就请人代书各种书札、信件。元代管道异的书信,大多数是赵孟頫的代笔。如管道异《致三...
[详细+]
2010/01/22 16:12:59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明代书画收藏概况 1
明代立国之初,接收元内府奎章阁法书名画,数量可观,交由司礼太监管理。今日流传的若干名书画中,上钤“稽察司”半印,以及前隔水花绫上存有骑缝编号的作品,都是在明初宫中收藏过的明证。 虽然明初政局基本稳定下来,逐渐留意充实内库,毕竟活动范围有限,民间法书名画尚处于隐蔽之中,即使有人为邀功而出面献纳,却不见具备和谐的气氛,扰存戒心,自然影响鉴藏工作的开展。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不久,在某臣僚所进献之抄获品宋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长卷的拖尼上,有其本人亲笔题跋数行,大事夸耀依靠战马夺天下的豪言壮语。这种情况如何能谈起艺术欣赏?待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形势有所好转。永乐(1403— 1424)中有姚广孝为庋藏鉴别,滕用亨征为供奉翰林中书,亦为宫中书画鉴定真伪。迄宣德(1426...
[详细+]
2010/01/22 16:12:4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鉴定书画作品的三种方法
鉴别古今书画名家作品的真伪,目前不外乎有下列三种方式: 其一,直观笔墨。此方式简单易行,且较为快捷迅速。当然,这也非一般水平的书画鉴赏者所能操作。凭借“直观笔墨”方式鉴定,对于那些艺术造诣高深、风格卓立的近现代书画名师巨匠的作品最为显效。只要作品中出现一两处相形见绌的败笔,便可给以否定。 我曾在北京书画市场上和本溪一位朋友家中分别看到说是作者为刘奎龄和刘继卣的两幅作品。两幅画虽是刘氏父子经常画的动物题材,其造型还算可以蒙过一般人。不过,却都明显地犯有—个通病,即最见画家功力的丰憬部分,诸如在树石、芦草、土坡等处,无一不现出造假的马脚。 投资收藏已经谢世的近现代书画名师巨匠作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这部分人的作品,多因实物展览、入典入著等原因而流传...
[详细+]
2010/01/22 16:12: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画鉴定之望气
望气是中国书画鉴定的传统方法之一。现代鉴定大家谢稚柳尤精此道。但由于绝大多数人对于这“气”的认识不够,或敬而远之,或歪曲附会,使得这“望气”之法显得神秘而无从下手。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气”。“气”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物理化学意义上的气,如氢气、氧气等;其二为精神观念上的气,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气韵、个人的气质等,而我们所说的书画中的这个气,便包含在精神观念的“气”中。 我们常说“画如其人”,指的是何种人作何种画。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人,于是也就有了干差万别、各不相同的画。这是望气之法存在的合理之处。中国画的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画家先天的禀赋;二...
[详细+]
2010/01/22 16:12: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目鉴与考订
鉴别古书画主要在于对实物的“目鉴”,即凭视觉观察并识别某—类作品的艺术表现的特征。我们对于有款印的古代书画作品,要分别作精细的对比研究,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逐渐区别出某一作者作品的艺术技巧特征,在心目中树立起“样板”,以此为以后鉴定此人作品时的依据。同时,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反复加以检验、修正和充实对这—作者作品的认识。 至于无款无印的书画作品,如果能够得到一二幅艺术特征相似的有款印作品来作依据,也可借以延伸,推断与其相似的作品也为某人之作。这样,当我们既已认识了较多的某—时代各家的有款书画作品,或有较为可靠的前人的鉴题为某某所作的无款书画之后,把其中的艺术表现的特征融会贯通,从而认识了他们的共同特点,也就是...
[详细+]
2010/01/22 16:11:5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明代书画收藏概况 2
明中期凭权势使用各种手法搜刮历代书画名迹的严嵩、严世蕃父子,贪得无厌。可以从文嘉于嘉靖四年(1525)被派赴江西袁州点查严世蕃家被没籍的法书名画账目查看,见于《天水冰山录》和《钤山堂书画记》所载,就有历代名画三千二百零一件,法书一百零一件之多,而且列出作品名目,较之韩偏胄、贾似道,金、元内府所藏并无逊色。 严氏父子和稍早的陆完、张居正诸家所藏先后籍没,所有历代法书名画统没入内库,旋经成国公朱希忠、希孝串通太监奉请以庋藏书画作价抵消朝廷庞大的赤字,美其名曰“充实国库”。此举客观上形成宫内名贵书画落入官宦人家,为明后期民间鉴藏活动增加了后劲,这里仅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几家略记于后。 董其昌座师韩存良父子宦居北京有年,鉴藏甚富。主观条件是本人精于鉴别,而又勤于搜集;再则当时...
[详细+]
2010/01/22 16:11:33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摹本与廓填 1
“摹”一作“樵”、“模”,乃效法之意。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上谈法书摹制中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牖影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这里黄氏将“摹”的两种技术操作讲得非常清楚。一是比较自由的方法,以薄纸绢覆在原迹之上,利用其较透明的特点,用一系列连续的单线笔画匀速地描摹原作形态,仿佛是自己创作书画;一是比较机械的方法,利用较厚的纸覆在原作上;将其贴在光线明亮的窗口处,利用透明的光线把原作上的字画投影在覆盖的纸上,摹者以细微的线条勾出,重在毫发俱现,然后再填充墨色,完成摹制过程,古人称这种十分精确的复...
[详细+]
2010/01/22 16:09:54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书画作品有哪些收藏渠道
书画作品的收藏渠道大致上可分为五种: 一是从艺术家手中直接购得。这种交易直接方便,不经过其他中间机构与环节,可以省去包括佣金在内的许多费用。 二是通过经济人代理。通过这种购买的书画品位相对较高,但价格较之直接从书画家手中购进稍高些。 三是从画廊购买,最好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信誉度的画廊。 四是从收藏家手中获得。一些收藏家手中存有一批质量较高、题材稀少的藏品,尤其是古字画,但是这些作品一般价值较高,同时也须注意防止购得赝品,一旦赝品到手,很难退还。 五是拍卖会上购得。目前,全国各地的拍卖会不少,尤其是每年春、秋两季,各地的拍卖行总要举办一些艺术品拍卖会。这是购买书画的好机会。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拍卖公司都注明,凡是拍品均不保真,所以收藏者一...
[详细+]
2010/01/22 16:09:2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美术理论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工艺
摄影
篆刻
鉴赏
收藏
版画
紫砂
民间
雕塑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