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趣闻
全球最惹眼的一张裸体油画
图为价值1800万英镑的“胖女裸睡图”图为价值1800万英镑的“胖女裸睡图”英国伦敦女子苏尔·蒂蕾 英国伦敦51岁女子苏尔·蒂蕾20年前在一家伦敦夜总会认识了现年85岁的英国著名画家路西安·弗洛伊德,尽管苏尔是一个身材臃肿、严重超重的肥胖女子,但弗洛伊德后来仍然请她充当了总长9个月的裸体模特,并以她为原型画了一幅“胖女裸睡图”。这幅以苏尔为模特的裸体画将于下个月在美国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正式拍卖,它的拍卖价格有望高达1800万英镑!这幅裸体画将成为一个在世艺术家被拍卖的最昂贵画作,并且由于画中人苏尔仍然活在世上,所以它也将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活人裸体画。 据报道,现年51岁的英国伦敦女子苏尔·蒂蕾是一名身材臃肿、严重超重的肥胖女子,她一直在伦敦西区的“就业服务中心”内工作。20年前...
[详细+]
2012/07/31 12:51:47
来源:
现代快报
编辑:
刘扬
探访大英博物馆寻奥运那些事
本报英国伦敦电抵达伦敦的第一天,接机的上海导游老周向记者介绍,只要是在这里生活久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英国现象,就是原住民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外来的,但是他们的不凡之处在于,能够将外来的东西为本土所用,然后创造出英国式的东西传播于世界。据不完全统计,本届伦敦奥运会26个大项中,包括现代足球、射箭、赛艇、羽毛球(微博)、乒乓球(微博)等九个项目起源于英国,这占到奥运会项目的三分之一。事实上,这其中不少运动同样是英国的“拿来主义”,有些更是中国人的老祖宗们率先玩的。 趁着赛事的间隙,记者日前专程赶到与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到这座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里,寻找属于奥运的那些事。 镇馆之...
[详细+]
2012/07/31 12:49:36
来源:
大连晚报
编辑:
刘扬
自行车渐入中国:从奇技淫巧到文明奇器
■上海社科院学者徐涛论述自行车“西物东渐”史 ■主张器物文化研究要放在中国近代“三千年变局”背景下思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当时普及率最高的代步工具,奔涌的自行车洪流是中国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作为西方舶来器物,自行车是怎样与它的中国主人相遇乃至完全融入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近代中国民众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等因而有着怎样的现代演变?中国的“自行车王国”是怎样构建起来的? 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涛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韩国高丽大学合作主办的Online学术交流平台Cross-Currents:EastAsianHistoryandCultureReview发表论文《踏车而飞:自行车与中...
[详细+]
2012/07/31 12:48:33
来源:
东方早报
编辑:
刘扬
张之洞也曾以润笔受贿
据凤凰历史网揭秘,明清官场送礼诸多潜规则,其中包括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时,一次因为兴建近代事业缺钱,就打起了润笔的主意。他此举好的一面是把这笔巨额润笔投在近代事业上,没有装入私囊;不好的一面是完全不问对象,只求达到目的。 直接送礼风险最高 在古代官场,送礼是一门艺术。其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难题是:礼,怎么送?送好了,固然可以皆大欢喜,办好事情,送得不好不仅会无功而返,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害人害己。怎么送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呢? 首先,直接把钱和礼物送给官员,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效果也最难预测。给官员直接送钱送东西,严格说就是犯罪现场:送礼者行贿,收礼的官员受贿,而且人赃并获。因此,直接送礼的危险性太高。对于官员来说,最现实的选择就是义正词严地拒...
[详细+]
2012/07/31 12:47:24
来源:
深圳晚报
编辑:
刘扬
伦敦奥运会超6成纪念品为中国制造
2012年7月12日,美国多位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一起炮轰美国奥委会称,美国的纺织业正在经济不景气中苦苦挣扎,很多工人处于失业的绝望境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奥委会却赫然决定采用“中国制造”的贝雷帽、运动夹克和长裤,是绝对错误的举动。 设计与加工分离 美国议员们的举动被坊间认为是一场政治秀。根据日前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官方网站统计,在对近900项不同种类的奥运纪念品出售和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官方纪念品中65%、627项产自中国,包括奥运会吉祥物温洛克、残奥会吉祥物曼德维尔、伦敦奥运会英国队吉祥物狮子和伦敦巴士等一系列纪念品。9%的商品属于东道主“英国制造”,其余则是其他国家生产的。 从各国奥运代表团队的发布来看,不难发现,队服的设计者多为本国的知名设...
[详细+]
2012/07/31 12:46:47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
刘扬
广西陨石收藏者幻想一夜暴富
目睹陨石落地 挖出却难发财 7月28日,宁明县明江镇布乐村的村民周政,小心翼翼地拿出3枚黑色石头。记者看到,这些石头长2至3厘米,宽约1厘米,“这些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据说价格不菲。”周政说。2010年7月的一天,他曾目睹这些陨石落下。“当时我看到流星朝我们飞过来,周围亮得如同白昼。陨石落到山脚下的一块荒地里,发出一声巨响。”周政说。 然而,当时周政并未多想。直到2011年11月,他开荒流星陨落的那块地种甘蔗,在地里发现了6块黑色的石头,才想起这是他曾目睹过的“天外来客”。 为了证实自己捡到的是陨石,周政把最小的两块砸开,拿到广西地质博物馆去比对陨石样本、找专家鉴定,又到南宁和手上有陨石证书的藏家对比鉴定。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周政心里...
[详细+]
2012/07/31 12:46:12
来源:
和讯网
编辑:
刘扬
民国杂志上的马克思红色画像
红色收藏家程宸珍藏的1920年岀版的《友世画报》(如图),《友世画报》的封面设计现在看来仍很前卫,全版红色套印:16开本左上部是大幅红色马克思头像,头像下方有手写体的“KarlMarx马格斯”字样;顶部右侧手写体英文为“THEWOKLDFKIEND”,直译即是“世界的朋友”或“朋友的世界”之意,这也就是《友世画报》刊名的含义。“友世画报”四个毛笔大字从右上方往左下方下来呈弧形状围绕着马克思头像;繁体的“创刊号”三字仍依“友世画报”四字弧形排列。一条红粗线条把右下角分隔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置有“地球”图案,由此可见编刊者的全球视野。“友世画报”如放在全国大型早期马克思系列收藏品书报刊展览上它也许会是吸引参观者眼球的冠军。 最珍贵的是,大幅马克思红色头像刊登到早期革命进步书刊封面上,《友世...
[详细+]
2012/07/31 12:45:35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刘扬
60多年前巧克力成抗战文物
69年前,时任美军中尉的希尔,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抵达昆明,参与驼峰营救。在中国两年时间里,46名美国飞行员、500名中国军队战俘、250名平民因他获救。在中国期间,他也写日记、收集报纸,真实记录着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战。 他生前的愿望,就是把自己在中国抗战期间的收藏捐赠给中国,在他逝世10年后终于梦圆。他所收藏的数百件援华美军文物,在成都市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微博)落户,并以“希尔少校二战文物展”为名展览。历史,被重新清晰直观地勾勒出来。 塑像:他是静默无闻的英雄 7月21日,建川博物馆聚落援华美军馆内,“希尔少校二战文物展”正式开展。约72平米的专设展厅放置着10余个展柜,展出100余件文物,希尔的塑像安放在展厅正中,身着军装、面带笑意。 ...
[详细+]
2012/07/31 12:44:5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刘扬
揭秘殷商技术工制作青铜器全过程
中原网讯(记者孙静)5月31日,第十一届“网上看河南”记者团来到安阳,先后参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及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殷商文化的代表,青铜器,在当时便有着繁琐而严密的制作流程及工艺。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9年春天出土于安阳市武官村北地殷墟大墓的司母戊大方鼎,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是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是青铜铸造史上的璀璨明珠,为“世界之最”。
[详细+]
2012/07/27 08:58:12
来源:
中原网
编辑:
刘扬
日本性博物馆收藏中韩春宫画
日本全国有好几个性博物馆,都不大,有些博物馆甚至只是一幢较大的住宅,其中位于日本南端宇和岛市的凸凹神堂算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博物馆。 凸凹神堂实际上是一个神社,所以又叫凸凹神社、凸凹寺。它的大门是一个日本神社通常都有的“开”字形的石牌坊,里面则是一个院子,院子不大,但是树木掩映,曲径通幽,很有古趣。左侧有一条小溪,还有两座横跨其上的石桥,溪内无水,但铺满溪底的密密麻麻的石磨下半部带有圆孔的底部,这是女阴的象征物;溪的中部则竖立着一个男根形的石雕。右侧有几个神龛供奉着一个男根形的怪石,具有性崇拜含意的佛像,还有一口井水,据说喝了此水对改善性功能和得子有好处。 沿着小路往里走,小路两旁竖立着两排比人还高的石瓮中(帝王陵墓前竖立的文武百官形象的石人),石面斑驳,是韩国李氏王...
[详细+]
2012/07/27 08:56:46
来源:
星岛环球网
编辑:
刘扬
上一页
1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艺术趣闻
/导航
全部
环球
名人
收藏
拍卖
科技
鉴赏
文物
市场
建筑
文化
历史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