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趣闻
七旬老人收藏的八宝被
今年76岁的奉兴朝老人收藏了两件织有瑶文的祖传“八宝被”,向后人证明着瑶族不仅有语言,亦有文字。 奉兴朝家住湖南省正南端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汉冲村,他是现今村中唯一一个可识瑶文的男性老者。他所保存的光绪22年和1957年的两件“八宝被”,为后人研究瑶文提供了活证。 江华瑶族自治县系中国瑶族人口最多的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30万,占世界瑶族人口的十分之一,分布有平地瑶、高山瑶等支系。瑶族因历史迁徙频繁,各方面发展受影响,没能创建整个民族都能使用的统一文字,因而被认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 据保庆府志等地方志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实行文字狱,当局严禁使用瑶族文字,导致瑶文难以推广使用。而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文大多为平地瑶,因汉化严重,瑶文已被汉...
[详细+]
2012/07/31 13:18:0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刘扬
80后小伙与他的二战博物馆梦
“80后”小伙刘德福在云南瑞丽有间小店,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二战时期的军用物品。在大街小巷满是珠宝、红木商铺的瑞丽,这间店显得尤为别致。 28日,记者来到刘德福的小店,远征军的头盔、英国皇家工兵部队的佩章、日本人从军纪章、二战时期的间谍相机等几百件二战物品静静的躺在货柜上,干净整齐,而刘德福正小心翼翼地给几枚勋章做保养。 “以前我只喜欢老相机和留声机,对这些看起来陈旧的玩意儿没什么兴趣。”2008年,刘德福在爱人和朋友的影响下,开始收集二战时期的各类军用物品销售,不感兴趣的他,把全部工作交由爱人来打理。 但在生意中,刘德福渐渐发现每一件二战遗物背后都有它专属的历史和故事,提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与前来购买的客人交流,还买来关于松山战役、怒江战役等介绍二...
[详细+]
2012/07/31 13:16:1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刘扬
大英博物馆震撼背后是贪婪
来伦敦之前,就很想去大英博物馆看看,但看完之后,却在震撼中充满了遗憾。 大英博物馆是一个旧式的罗马建筑,大台阶,大石柱。跨过这个不事张扬的门,豁然开朗,看到非常现代的陈设。馆中央是原来大英图书馆的阅览室,是一个屋中屋。阅览大厅四周全是书架,有两三层楼高,阅览室的顶部是穹顶彩线,阅览室中央是书桌,围成很多圈。穿过色彩斑斓的非洲展厅后,直奔最里面然后右转,是中国展厅。大英博物馆对中国的介绍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中国展厅有很多充满历史气息的珍宝。按照官方的说法,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展厅中,有中国历代珍稀物品达3万多件。按照英国人编排的时间顺序一路逛下来,就像是在读一部浓缩的中国简史。 站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展厅前,...
[详细+]
2012/07/31 13:14:53
来源:
鲁中晨报
编辑:
刘扬
退休老师收藏千件农耕器具
重庆24中学七旬退休老师刘映升,四处收集各类农耕用具。如今,由生产、生活、民俗民风三部分主题陈列的近千件反映农耕文化的用具,在位于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的刘家免费迎客。其中部分器具如今难得一见。 你见过中间有一块用石头砌成的形如宝塔的猪槽吗?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在刘老师家的露天展场,看到了这一“异物”。中间石宝塔直径约20厘米,高约15厘米。刘老师对该物件的注解是“乳猪槽”。“中间的宝塔,是为了防止猪仔抢食时,将脚踏入槽中把饲料弄脏,现在这种猪槽已罕见。” 在生产用具展馆中,3个似磨子却以木头和竹子为原料的东西,让人费猜。 刘老师称,它的名字叫砻,俗称擂子,就是打米机的前身,“上世纪50年代农村常用品。”砻的上下磨轮是木材做成,上下...
[详细+]
2012/07/31 13:13:50
来源:
重庆晚报
编辑:
刘扬
青年画家现场卖画凑路费
“这么热还有这么多人啊,淘宝节真是越来越热闹了。”昨天上午,山东商报社区淘宝节第157期在上新街南口西广场上如期举行,铁杆淘友赵先生看到眼前热闹景象,忍不住发出了感慨。 最近两天,省城持续的“桑拿天”让市民吃尽了苦头。本来记者还在担心高温会影响淘宝节的人气,赶到现场才发现自己是杞人忧天,只见偌大的广场已经被淘友们占得满满当当,现场热闹非凡。家住北园大街的梁大妈告诉记者,为了抢占摊位,她早上六点多就赶过来了。 在昨天的淘宝节现场,记者还见到了一位“奇怪”的淘友,只见他抱着几幅字画,既不像别的淘友那样卖力吆喝,也不铺开摊位,只是静静的站在广场西头。通过聊天记者了解到,这位淘友姓张,他介绍自己是一位青年书画家,怀中抱着的就是他最新创作的作品,本来想到现场找一位买主,但去了以...
[详细+]
2012/07/31 13:12:35
来源:
山东商报
编辑:
刘扬
百方对砚惟妙惟肖
(记者于敢勇通讯员邓光斌摄影报道)充满灵气的猴子、憨憨的大笨狗、热恋亲吻的鲤鱼、比例匀称的高尔夫球……一块块图案精美、雕刻细致的端砚对砚令人大开眼界。昨天上午,中国砚都首届对砚展在肇庆市松涛宾馆文博馆开幕,展期将持续到8月30日。这次展出的一百方对砚作品以端砚为主,大部分是由收藏家提供,部分作品是由收藏家与砚雕大师共同创作而成。 一对特色端砚非常难得 这些端砚对砚作品材料大部分是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宋坑、梅花坑等端砚名坑砚石,其石质细腻、娇嫩、致密、坚实,石眼、火捺、青花、鱼脑冻、金线、玫瑰紫、彩带纹等石品丰富多彩。艺术方面突破了传统制砚的思维局限和拘谨,充分利用石色、石品花纹,通过艺术加工或艺术想象,赋予生命及文化内涵。在端砚界,单方特色石品的端砚已是难寻,一对极...
[详细+]
2012/07/31 13:11:26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编辑:
刘扬
徽章达人张海辞职去伦敦
奥运会是个大舞台,在这里展现魅力得到乐趣,不仅仅是赛场上的运动员,还有赛场外的很多人,这些人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投入和参与到奥运当中。日前,记者就在奥运村外遇到了一名来自中国的“徽章达人”张海,为了能在奥运会上换到更多的徽章,张海辞掉工作,带着5万元钱只身来到伦敦,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跑遍全世界,收集超5万 “徽章达人”,指的是那些收藏和交换徽章的人。每届奥运会,大约会发行3000至4000款不同主题的徽章,而奥运“徽章达人”也就随之而生。日前,记者来到奥运村附近探访,一位全身佩戴徽章的中国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记者上前询问之后得知,这人叫张海,来自北京,他就是传说中的“徽章达人”。 张海的身材看上去很健壮,所穿的T恤和外面的马甲上挂满了以前收集来的徽...
[详细+]
2012/07/31 13:10:01
来源:
山东新闻网-山东商报
编辑:
刘扬
收藏家30年搜罗百种军事扑克
在建军85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徐州市王陵街道王陵社区居民姚焕新从收藏30余年的一万多副扑克中精心挑选出来100余套军事题材扑克,并于今日无偿捐赠给徐州市工程兵指挥学院。看着桌上堆成小山一样的扑克牌,官兵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称就像在看一本本小型百科全书。 “打扑克作为世界各地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说到扑克的来历还与军队密不可分,相传著名军事家、汉代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在军中发明了"叶子戏"的纸牌游戏,叶子戏大约在13世纪传入国外,其推广者正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在捐赠仪式现场,姚焕新还向官兵们讲解有关扑克牌的历史。据介绍,扑克牌的雏形就在中国,而且叶子戏与军队有着不解之缘,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融合了中外各国的纸牌游戏,才逐渐形成了今天...
[详细+]
2012/07/31 13:09:2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刘扬
徐悲鸿与孙多慈的师生恋
仿佛命中注定,孙多慈会遇见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并成为她终生的恋情。出生安庆的孙多慈,清丽、温婉、乖巧,她18岁时来到南京中央大学,作为艺术系旁听生,成了徐悲鸿的学生。 那年,徐悲鸿在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美术,也专心绘画,他看到孙多慈第一次交上来的画作,非常吃惊,这个女学生用笔坚实厚重,造型准确传神。 他感觉这个女孩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华和悟性,而她年轻的脸庞,明亮的眼睛,略带伤感的目光,又让徐悲鸿心生怜悯,就有心培养她。初遇徐悲鸿的孙多慈,心底对他无限崇拜,她的话不多,并没有更多地接近老师。 有一天下课,徐悲鸿对孙多慈说:想参观我的画室吗?孙多慈对这突如其来的邀请,又惊喜又意外,她羞涩地点点头。孙多慈在老师的画室里,看了很多他的画作,她深深眷恋在那苍凉的画作中...
[详细+]
2012/07/31 13:08:08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刘扬
深藏寺庙漳州小姐楼
“小姐楼”深藏寺中?你没听错,小姐楼,就藏身在漳州南山寺内陈太傅祠后面。 小姐楼,民间称“闺楼”、“绣花楼”。朱门红墙的小楼,二层结构,雕花房檐,完全看不出其经历过千年风霜。 据南山寺师傅介绍,“小姐楼”曾一度毁坏严重,几经翻修保留下来,但再也看不出唐代建筑的痕迹了。 话说这“小姐楼”还是一座有故事的楼。 相传,该寺原是唐太子太傅忠顺王陈邕的住宅,因规模过于宏大,有人密告其犯有僭越之罪,朝廷派钦差大臣前来查办。 祸将及身,陈邕之女金花急中生智,劝父献宅为寺,自己则削发为尼。钦差见寺释疑,陈邕方幸免于难,因而“小姐楼”也称“金花楼”。 但据对地方文物有深入研究的90多岁的陈北恺老先生说,那楼上供奉的是...
[详细+]
2012/07/31 13:07:17
来源:
东南网
编辑:
刘扬
上一页
1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艺术趣闻
/导航
全部
环球
名人
收藏
拍卖
科技
鉴赏
文物
市场
建筑
文化
历史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