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艺术展览--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首页
新闻
展览
名家
评论
观点
欣赏
知识
专题
中国当代艺术网
>
艺术技法
原色、间色和复色
现代光学向人们展示了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三棱镜或雨后彩虹亲眼观察到这种现象。在阳光的作用下,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在这丰富的色彩变化当中,逐渐认识和了解了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性质,总结出色彩的变化规律,并把颜色概括为:原色、间色和复色三大类。 (1)原色:也叫“三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自然界中的色彩种类繁多,变化丰富,但这三种颜色却是最基本的原色,原色是其他颜色调配不出来的。把原色相互混合,可以调和出其他种颜色。 (2)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
[详细+]
2010/01/23 11:16:1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工笔画有哪些主要的染法
分染(渲染)——手拿两支笔,一支蘸颜色,一支蘸清水,用颜色笔上色之后,再用清水笔晕开,不露笔痕。一般分明暗染结构时用。 罩染——以平涂为主,以水色和半透明色覆盖。用笔要轻,颜色要淡,透露出分染过的底色。 烘染——以颜色或墨从物象周围烘托,使其更为鲜明突出。 衬染——在宣纸或绢的反面上色,使其色彩更为厚重,造成丰富的层次感。 刷——以大笔或排笔涂大面积颜色,常用于画天、地、背景和水。 填——留出墨线,以不透明色充填,使墨线更为突出。
[详细+]
2010/01/23 11:16: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写生训练巧用补色
写生色彩训练,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专业课程。当学生面对其中诸多色彩对比变化时,让学生如何思考和理解,又如何来学好这一课呢?文金杨在《绘画色彩学的教学问题》中强调:“色彩的对比变化,除明度与纯度的变化外,主要是补色的影响。”我认为以补色对比为知识导向,来感受和理性分析客观自然色彩,要比以往约定俗成的冷暖对比启蒙有其可操作的独特优势。它不只在写生训练上避免了学生色彩的单一或概念用色,而且体现了一种新的色彩课程理念。 在自然界中,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处在邻近色的包围之中,或并列或聚散。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颜色并列、聚散时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效果,是色彩教学的主要内容。学而得法或学而不得法,可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结果,鼓励引导学生采取“比...
[详细+]
2010/01/23 11:15:5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
工笔花卉以线为造型基础,运用毛笔勾线,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平、圆、留、重、变五个字。 “平”:即指勾线时在线条的每一点上用力都一样,“如锥画沙”。勾线时,笔尖要按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然后向行笔方向再用一个“拖”的力量。压力与提力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只提不按就“飘”“轻滑”;只压不提就是“抹”。线条切忌忽轻忽重及“撩”“挑”“滑”。 “...
[详细+]
2010/01/23 11:15:4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认识色彩与光
绘画色彩研究的范围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色彩现象的成因;二是表现色彩的绘画技巧。 对于色彩现象的成因以及色彩概念和原理的认识,通常从光色谈起。因为光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色彩的起因。光让我们感受到瑰丽的色彩世界,光决定了我们的视觉对自然界的感知。没有光线,色与形在我们视觉中就消失了。我们在绘画中运用的一切有关色彩的法则都是自然规律的反映。 光色是一种物理现象。我们知道,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光分离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光谱,并把阳光分解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现代科学证实,光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辐射能,具有波动性及粒子性。色彩世界的本质是一种光波运动,缤纷的色彩是光线辐射的结果,而不同物体对吸收和反射光波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如我们看到的绿色树叶,它是...
[详细+]
2010/01/23 11:15:35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传统山水画的技法
传统山水画的技法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山石的皴法上,有荷叶皴,披麻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大、小斧劈皴,折带皴,卷云皴,雨点皴,豆瓣皴等等,我们将其概括为三大类:1、线皴(以披麻为主),面皴(以斧劈为主),点皴(以豆瓣、雨点为主)。 (1)披麻皴(线皴): 皴的笔法如披开的麻披状,呈长线条,表现山石的明暗凹凸,充实结构和脉胳体积感,以及江南多见的有草木的松软土质。用笔微带交叉。 短而松散叫解索皴。 梗直而乱叫乱柴皴。 细而短叫牛毛皴。 上述三例属线皴类。 (2)斧劈皴(面皴): 最能体现山石的坚硬质感,用笔如斧劈木之痕,特别是花岗石或人工爆破后的山岩,多呈此状。大斧劈先以笔肚着力,横卧纸上一扫,笔锋中带有飞白,表现山石的阴背面较合适,小斧劈则以扁笔作挑剔状,并略似...
[详细+]
2010/01/23 11:15:31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色彩感觉的培养
要画好水粉静物写生,你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水粉静物写生也同样如此。 从美学角度来看,描绘静物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物品审美需求的反映。静物画题材非常富于绘画性,有着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另一方面,它在绘画基础训练中又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色彩静物写生就可以被视为色彩训练最基本的手段,学生们可以在光色相对稳定的画室里,较长时间进行深入的写生练习,从容地观察各种光影现象和色彩关系,研究各种不同物体的固有色,在不同情况下的光源色、环境色中的变化。还可以根据绘画者自身的要求和需要,任意选择对象并随意组合相应的静物内容和主题,从而组织出一个从造型到色彩都符合练习要4求的画面。所以水粉静物写生常作为各类美术院...
[详细+]
2010/01/23 11:15:2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线的表现力
线条作为最基本、最单纯、最简单、最朴素的造型语言,被各种绘画所广泛使用,但是,线在中国画里却有着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张彦远就在《历代名画记》中宣称:“无线者非画也”,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在中国画里,线条不仅起着塑造形体、界定形象的作用,它还无时无刻不在表现作者的个性品德、人格修养和思想感情。线是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画的灵魂,石涛和尚就精辟地道出了线条的重要意义:“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石涛画语录·一画章》)。 线条语言虽然单纯,但中国画在表现不同对象和物体时,通过对线条进行各种微妙变化,使其产生了独具个性的形式语言,如根据丝绸、棉布和麻料等不同质地的物体,使用不同线型、力度、弹性的线条进行表现。这种不同变化、不同形式和不同...
[详细+]
2010/01/23 11:15:12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色彩对比
1、色彩对比: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该想象分为两大类: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2、色相对比 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 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他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以其他色彩比较也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为色名对比。 除了色感偏移之外, 对比的两色, 有时会发生互相色渗的现象, 而影响相隔界线的视觉效果, 当对比的两色, 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时, 对比的效果越明显, ...
[详细+]
2010/01/23 11:15:00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中国画用线随想
作为中国特定语言的确良符号体系,中国画的线是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它讲求功力,讲究线的象征意义。中国画的线要有雕刻感,金石感,要知“折钗股”那样饱含力度,要像“屋子漏痕”沉着稳重,像“吴带当风”飘逸潇洒。王大原祁的“金刚杵”,传统的十八描等等这种功能形态,都在这个体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中国画的线,午变万化,无究无尽,它可以表现物体的造型,用线条来界定物象的形态特征。它可以表现物名胜形状的质感与肌理,比如高古游丝描与铁线描不同的持感的表现,斧劈皴,雨点皴的不同的肌理感受。也可以表现量感,通过线条勾勒的运动和结构方式不同张力,充分表现不同物象的量感。可以表现空间感,通过线的虚实,强弱的布置和浓...
[详细+]
2010/01/23 11:14:57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网
上一页
1
...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艺术技法
/导航
全部
国画
油画
书法
版画
雕塑
摄影
民间艺术
水粉
水彩
紫砂
工艺
篆刻
艺术家
陈寅
安士东
王立杰
李建华
李波
段渊古
田亚洲
李富贵
孙旭
李雪山
王昉
党天才
李水泳
李金秋
彭追云
段春晓
李雷
潘帅
李进
吕士荣
张建新
张丽平
庞银时
姚惟
朱启彭
杨玉文
王同义
王亚平
周燕弟
谢晓刚
钟延
孟丽
袁峰
李达
韩方
杜中良
李玉凤
王海鲲
王世森
阙长山
王传银
艺术视频
中国美术家网艺术家推荐-韩志冰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2
聂晖在马来西亚传播中国文化01
寇月朋紫砂壶制作
艺术玩家-寇月朋
梦归香格里拉-寇月朋
寇月朋清静世界艺术巡演-宜兴大觉寺美术馆
艺术知识
理论
史论
技法
访谈
趣闻
谈中国书画识古陶瓷真伪
潮湿天气书画藏品如何防潮
丰子恺书画作品辨伪
鉴藏:古玉作假面面观
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 保管好字画简易方法
行家讲述珍贵书画保养方法
油画保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才能保持书画藏品的青春常驻
书画表面各种污渍的去除方法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中文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ANGDAIYISHU.COM
,
All right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